近日,袁家軍書記在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結表彰大會上強調七個「有」、六個「要」,不僅將我省交出「兩手硬、兩戰贏」高分報表的主要因素作了全方位的總結,更是對全省的幹部在應對新挑戰、新矛盾,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講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毛澤東曾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面對疫情期間國內外各種思潮的暗流湧動與「謠」來「謠」去,作為黨的幹部就應該大膽講政治,講原則,對那些似是而非的問題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敢於亮劍,絕不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猶抱琵琶半遮面。
敢擔當是最基本的素質。「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在疫情大考之中,全省60餘萬名醫務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各行各業勞動者堅守崗位、敬業奉獻,廣大青年挺身而出、主動作為,在艱苦危難前展現出了數代人的時代擔當。作為黨和人民的幹部,無論是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還是改革發展穩定等艱巨任務,都應能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時分豁得出去,用鐵的肩膀肩負起該負的責任。
善創新是立潮頭的關鍵。「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浙江作為創新強省,這些年來開展的「最多跑一次」和政府數位化轉型等改革,充分展現出了整體智治的強大效能以及走在全國前列的創新能力。特別是在疫情這場大戰大考中推出的「大數據分析+網格化排摸」、「一圖一碼一指數」等做法,更加突出了善於創新在關鍵時刻發揮出的關鍵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實際,除了要解決「不敢幹」的問題,更要從能力入手,解決「不會幹」的問題,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新思路、新舉措和新方法,以新發展理念幹出新業績,實現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