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漫漫發展史中,科學技術呈爆炸式增長,而人類的生命在這歷史長河中只不過是渺小的蜉蝣一瞬間,人生在世不過百年,你是否有過星空下的幻想?你是否嚮往過若干年後的未來?是否幻想過幾百年?幾千年後的世界?哀吾身之須臾,我們所經歷的不過是漫長時空中的一瞬,其實近些年來就有一種技術已經漸漸被運用,它可以讓你穿越到幾十,幾百年後的未來,可以讓你出現未來的世界裡,它就是人體液氮冷凍技術。
在科幻小說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主人公睡在一個玻璃箱狀的物體裡面,然後睡一覺之後就穿越到了幾十或者幾百年後的未來,這其實就是一種低溫冷凍保存人體,通過到達某一時間段復活。譬如大劉的三體中,章北海和羅輯以及其他面壁者用的冬眠艙,比如我們看科幻電影中星際航行中用到的冬眠艙,其原理也和這個是一致的,在現實中的冷凍技術雖然沒有像科幻作品中那樣完善,但是已經向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思路和一個研究方向,有待我們去發現和研究。回到現實,冷凍技術真的可行嗎?
那麼何為人體液氮冷凍技術?人體液氮冷凍技術,其實可以通俗的認為是類似於青蛙熊之類動物的一種冬眠現象,但是但是這個技術在本質上是不同於動物的冬眠,畢竟人類是不會冬眠的。
人體液氮冷凍技術也可以叫做人體低溫保存技術,低溫生物學是一門研究低溫條件下,生命現象以及生物體保存的自然科學。人類歷史上許許多多的重大科學發現都是來自於生活中的偶然,例如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和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都是發現於偶然,而這次的人體冷凍技術的發現也是來自偶然,其來源要追溯到遙遠的1949年的英國,英國生物學家波爾熱和史密斯偶然發現精子在甘油溶液中可以經歷低溫冷凍而不死亡,這也許是一個毫不起眼的發現,但是偉人們都有著超越時代的頭腦,他們能看到比常人看得更遠的東西,能聯想到比常人更遙遠的未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偉人之所以是偉人的原因,他們超越時代的發現,使低溫保存作為低溫生物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並且成功登上了歷史舞臺,也為人類穿越到未來和星際旅行人體保存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行可試的思路。低溫保存是指將活的生物體,採用一系列特殊的方法冷卻到一定的溫度進行保存,等到到達待所需要時間,再將生物體按特殊的方法解凍,恢復到正常溫度,並且保持正常生命體徵的一種方法。根據著名的阿倫尼烏斯公式估算溫度對生物體生化反應速度的影響,若一生物體在4℃下能存活2小時,則其在-40℃下可保存數日,-80℃下可保存數月,-196℃下甚至可以保存幾個世紀。在-196℃的低溫下,生物體代謝基本停止,從而達到了長久保存的目的。
其實這種技術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實際運用,比如說在醫療方面的運用也是我們這些常人可以瞥見的,比如說一些在現代無法治療的絕症,就可以利用這個技術,暫時將人體冷凍起來,等到未來醫療發達的時候再將其復活進行治療。可能是因為文化差異,中國是實行人體液氮冷凍技術實例比較晚的國家。
而美國是發展這一技術運用的先驅者,據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在美國已經有大約150人選擇將自己的遺體完整保存在液氮罐中,而有80人就像三體之中的雲天明一樣只保存了自己的頭部或大腦。而中國最早的是2017年5月初,開展了首例人體冷凍操作。49歲的癌症患者展文蓮去世後,她的遺體被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工作人員進行降溫,最終用液氮凍存。這也是我國的第一例人體冷凍,我們也向這個技術邁進了一步。
他們有的是為了一瞥遙遠的未來,有的是為了治療身患的絕症,有的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未來的求知的渴望,不論是什麼原因,他們都是人類在這個方向技術領域的先驅者,是無所畏懼的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