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龍頭股,毛利率高達80%,說是下一個愛爾眼科,股票有機會嗎

2020-12-05 厚金說

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這家上市公司,不同於以往那些大市值的公司,它的總市值僅有400億,是一家醫療公司,也是A股市場有關近視矯正方向的細分龍頭:歐普康視。相信,一看到這家公司的名字,絕大多數的朋友還真不熟悉,也難怪,如果對視力矯正沒有關注或者沒怎麼關注醫療板塊,對這家公司並不了解。

歐普康視上市的時間並不長,2017年1月登陸深交所創業板,至今也不過3年多的時間,主要做硬性透氣性角膜接觸鏡類的產品。當然,以公司多年來的發展情況以及勢頭來看,已經是A股板塊的細分龍頭公司。

那麼,這家公司到底如何,值不值得我們關注呢?上市以來股價翻漲近20倍,如今到頭了嗎?總是將它與愛爾眼科對比,誰又能更勝一籌呢?毛利率高達80%的它,到底怎麼樣,未來還有機會嗎?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一探究竟!

01、近幾年的情況如何?

由於歐普康視上市的時間並不長,所以披露的財報期數也不是很多,最早時間在2014年。從情況來看,整體還是十分不錯的,自2014年至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沒有一年出現過負增長,每年保持超30%以上的增速,同期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也是優秀,沒有出現過一年的負增長,且保持著高速增長之態。

業績方面呈現不錯,公司其他財報情況自然也是比較好,淨資產收益率方面,常年大於20%以上,負債率方面常年在10%左右,屬於低負債公司。而公司產品的毛利率,往年在75%-78%之間,今年三季度披露的信息顯示,已經達到了80.5%,屬於高毛利率企業。整體來看,算是一家穩定成長的公司。

02、近期公司的情況如何?

歐普康視,作為醫療板塊的近視矯正細分方向的龍頭公司,隨著近視人群數量越來越多,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明顯。雖然,今年上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範圍內的公司也處於停業狀態,期間導致公司核心業務銷售受損,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11%、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24.81%,可見受創影響情況。

不過,隨著國內市場的穩步恢復,公司業務也是逐步恢復營業,三季度財報顯示,雖然較去年增速有所放緩,但已經實現正增長。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25.1%;歸母淨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21%;扣非歸母淨利潤2.6億元,同比增長26.5%。

單季度來看,恢復情況也是十分不錯,7-9月份歸母淨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32.7%,環比大幅增長66.3%。盈利方面有著很大的改善,一方面是得益於三季度暑期學生放假的旺季增量,還有一方面是得益於上半年疫情壓縮的剛性需求得以釋放。所以,一二季度雖然有著影響,但現如今影響不大,恢復正常的增長態勢。

以歐普康視現在的情況來看,因為其業務的特殊性,再加上現在近視人群數量逐年遞增,市場對其的預測均是普遍樂觀。預測2020年年度公司淨利潤將同比增長25%,預測2021年、2022年淨利潤將同比增長30%、25%左右。當然,對應這三年,實際增長情況或還能有著超預期的表現。那麼,對應的估值又是如何的呢?

03、估值分析:

將歐普康視現在的情況參照股票價格計算,估值約為109.4倍。近些年,公司的平均估值波動區間在47.6倍-74.4倍。對比來看,現在109.4倍的估值,明顯高於平均估值水平區間。不過,這來也要區別看待,本身醫藥醫療板塊的公司平均估值水平就比較高,如果有著穩定的業績呈現,更是能再高一籌。雖說,高於平均估值波動區間,但也需要參考未來業績具體的情況。

對應2021年、2022年的估值,經過計算,分別約為84倍、67倍。參考近些年的平均估值,也是處於中高位。

總的來說,歐普康視這家公司,自上市以來的表現,不管是股價還是業績成長,均是不錯。獨特的「賽道」再加上近視人群的逐年遞增,對應未來的業績確定性也是很高的。不過,以現在的估值來看,還是有些偏高的。再者,雖然看上去歐普康視與愛爾眼科是同行業的兩家公司,但細分還是有著明顯區別,既然有區別,自然也就沒有太大的對比性,均是兩家不同細分的優質公司。

好了,關於歐普康視我們就點評分析到這裡了,本文不存在任何推薦,所聊到的股票不構成任何推薦,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看完點讚,股票長紅!

相關焦點

  • 愛爾眼科:抓大趨勢乘優質賽道!眼科龍頭股價10年40倍
    投資一個衰退行業,即便它做到了市場佔有率第一,都會被新技術降維攻擊。而跟著趨勢走的朝陽行業,諸如眼科,市場需求力旺盛,這個行業直接進入衰退期的概率會小很多,因一直有推動公司持續發展的力量。這就如同90年代末和2000年代的房地產,趨勢形成後一段時間不可逆。
  • 資本玩家愛爾眼科:4年敗訴9起醫療糾紛案 核心手術毛利率達57%
    愛爾眼科則是中國眼科連鎖醫院龍頭、市值近3000億元的明星公司,一直以來頗受資本市場矚目。   12月30日至今,艾芬與愛爾眼科多次通過微博發布相關聲明,在事件雙方「抗疫醫生」「發哨人」「3000億白馬股」等標籤的影響力下,#武漢醫生艾芬發聲#、#愛爾眼科回應艾芬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等詞條接連衝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 經久不衰醫藥股能否捲土重來?重點關注這18隻十倍醫藥龍頭股
    這十八隻10倍醫藥龍頭股或有行情出現 1、中藥龍頭:000538雲南白藥 市值1123億,最新股價87.9元。A股歷史上,漲幅非常靠前,歷史收益驚人。但是近年來,利潤增長放緩,2020年一季度實現淨利潤12.82億元,同比下降34.48%。
  • 一夜暴跌230億,是什麼遮住了愛爾眼科的眼?
    1月4日開盤,大A股一片欣欣向榮,但愛爾眼科大幅低開超9個點,而後跌幅雖收窄至5個點以內,但午後再度下挫,盤中最低掉至67.41元/股。 截至當日收盤,愛爾眼科報收68.22元/股,跌幅8.91%,總市值相比上一個交易日蒸發約230億元。
  • 愛爾眼科:2017年年度報告
    ,本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愛爾指愛爾眼科國際(香港)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亞洲醫療集團指亞洲醫療集團,本公司全資子公司愛爾眼科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亞洲服務指亞洲醫療服務香港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香港愛爾的控股孫公司亞洲護眼指亞洲護眼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香港愛爾的控股孫公司成都東區愛爾指成都東區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康
  • 這隻「高瓴概念股」會是下一個愛爾眼科嗎?
    打新「吃肉」的機會又來了!下周二(6月16日),A股主板的甘李藥業正式IPO,其63.22元的預測發行價,成為年內為數不多「身價不菲」的新股。按照今年來主板新股平均7個漲停來計算,中一籤料賺接近10萬元。
  • ...選股不妨看看這20隻優秀的龍頭股,未來股價有望翻10甚至100倍
    上市公司財報 ,重點需要看這三個指標 第一,看營收和淨利潤,淨利潤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業績,有淨利潤才能給投資者帶來回報,利潤是支撐上市公司價格的核心,看財報重點看淨利潤的變化,是增長了還是下降了,增長或下降的幅度是多少。
  • 愛爾眼科悄悄創新高!醫療糾紛中的「白內障手術」有多少明與暗?
    但針對這一說法,艾芬並不認可,並稱愛爾眼科混淆視聽,並對外展示其病歷中與愛爾眼科核查報告有出入的證據。為何一個常規的白內障手術會鬧出這般風波?作為市值達3000億的行業龍頭上市企業,愛爾眼科到底有沒有「逐利」的內在驅動?白內障手術在愛爾眼科的服務業務體系中又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 愛爾眼科的艾芬之問 5個併購隱患 陳邦快慢經怎麼念
    艾芬質疑武漢愛爾眼科治療不當,「沒有檢查眼底,就做晶體植入,延誤了治療時間」,在術後反映視力模糊的情況下,仍未引起院方重視,以致錯過補救機會。艾芬認為,愛爾眼科行為有違醫德,「一門心思要跟你換晶體,至於你這個人有沒有別的病,都是次要的事情」。甚至,其還爆料自己的檢查資料被醫院篡改和調換,索要最初的檢查照片時,愛爾眼科醫生王勇竟發給她一張假照片。
  • 愛爾眼科「白馬」基因:併購閉環下的布點加速度
    即便如此,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仍說,公司現在才18歲,成長剛剛開始,「未來眼科市場會有15%~20%的增長,作為非公眼科醫療龍頭,未來愛爾眼科應會高於市場平均水平,預計保持30%增長」。  陳邦將愛爾眼科的發展主因很多歸結於「天時」和「地利」,即國家醫療改革和巨大人口基數的紅利。
  • 從市值60億到2000億,愛爾眼科為何這麼強?
    然而愛爾眼科的表現卻稱得上「抗跌」,自上周四創了新高之後,接連4條陰線使愛爾眼科跌去了約10%,要知道在這上市的近11年時間裡,愛爾眼科的市值已翻了30多倍,現在市值超過2000億元、市盈率仍然有150倍,愛爾眼科為何這麼強?
  • 漩渦中的愛爾眼科:靠「院中院」模式起家 集權管控藏隱憂
    1月4日,這家市值剛剛邁過3000億元的民營眼科龍頭盤中一度逼近跌停。當天收盤,愛爾眼科收報68.22元/股,暴跌8.91%,全天成交額高達111.5億元,市值較前一交易日縮水約275億元。這也是愛爾眼科近兩年來最大的一次跌幅。不過在1月5日,愛爾眼科估價企穩,收報69.06元/股,微漲1.23%。近年,愛爾眼科屢次因醫療事故和「擦邊球」式的營銷推廣被投訴。
  • 「大胃王」愛爾眼科的併購之路:萬億藍海,還是陷阱大雷?
    來源:EMBA微金一口氣要收購30家醫院股權,愛爾眼科在擴張路上走得越來越快,併購神話究竟還能走多久?作為國內首家IPO上市的民營醫療機構,愛爾眼科的發展,其實一直備受醫療行業多方人士的關注。現金流承壓、商譽高企、產品投訴、廣告違法、高管套現減持。愛爾眼科的牌面似乎難言樂觀,重重問題下,愛爾眼科的繁華盛景能維持多久?
  • 愛爾眼科深陷醫療糾紛 併購基金擴張股民買單模式能走多遠?
    比如2015年,在愛爾眼科做眼科手術的病例數為32.32萬例,較2014年增長了29.03%;同一報告期,愛爾眼科實現收入31.66億元,較2014年增長了31.79%。此後的2016年-2019年愛爾眼科公布的實施手術數與公司當期營收的增長率之間均呈現這樣的特點。尤其是2018年,這二者增長率之間的差距高達24.24個百分點。
  • 愛爾眼科一家獨大,剛申請IPO的三家眼科連鎖如何進行區域突圍?
    來源:動脈網在社會辦醫的大潮裡,愛爾眼科是最靠前也最閃亮的浪花之一。且不論登陸創業板十年中暴漲30倍,目前市值近兩千億,光是其引發的行業討論熱度也一直居高不下。不信?去百度搜搜「下一個愛爾眼科在哪?」就有相關結果約712000個。
  • 被砍傷眼科醫生陶勇聲援艾芬!3000億市值愛爾眼科回應:加強白內障...
    希望有一個健全監管機制的前提下,能夠籌集資金,共同設立一個真心的向大眾宣傳高度近視發生視網膜脫離的風險性、進行廣泛和深入的醫療科普,讓高度近視的患者對視網膜脫離的危害有充分認識,形成定期檢查周邊眼底的意識的公益項目。
  • 窮人有翻身的機會嗎?還會有10年漲24倍的投資品種嗎?
    要不是前幾天艾爾眼科出了事,很多人並不知道 ,這也是個牛股 什麼是好股? 消費品,重複購買,現金流好,品牌優秀 茅臺酒的毛利率都維持在80%以上,所以各種費用及成本就會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各種成本早就被利潤覆蓋掉了。
  • 愛爾眼科:光明和黑暗之間
    但好景不長,只過了3個月,王女士就出現了視物彎曲的情況,並且很快視力嚴重下降,降到了0.03,戴眼鏡也矯正不過來。別說做財務工作了,連正常生活都困難,宛如盲人一樣。自己8歲的兒子放學回家,還要學著照顧媽媽。她到南昌大學二附院討說法,周文天對她說:「這是黃斑出血導致的,是你自己的眼底病變,和醫院的手術無關。」
  • 復盤與展望(下):前十年磨中國劍 新十年鑄世界尊 ——愛爾眼科三大成功要素與三大基礎能力
    3.1中流擊水篇:雙模型解構愛爾眼科中長期增長空間,2030年營收有望達400億立足過去才能放眼未來。通過前兩個部分我們系統總結出愛爾眼科在過去十年屢創輝煌的三大核心能力。如今的愛爾眼科在三大能力不斷升級的推動下會駛向何方是市場始終關注的焦點。
  • 關於愛爾眼科的雪球訪談整理
    因為愛爾體外培育的醫院,從一開始,就按愛爾的管理、醫療標準、企業文化來建設,所以不存在磨合和融入的問題。愛爾也通過愛爾管理學院不斷地培養管理人才,愛爾有專門培育管理人才的「嶽麗計劃」和「湘江計劃」。所以我並不擔心。 醫療政策,總體趨勢是支持民營資本進入醫療行業,因為醫療這個總盤子,只靠國家投入,只靠公立醫院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