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同名漫畫《金秘書為何那樣》改編的韓劇,人物、服裝、造型等要素高度還原原漫。韓國國內創下了水木劇(周三、周四播出)的首播收視率最高紀錄,同時在中國收視率再創佳績,斬獲了不少粉絲,豆瓣評分高達8.3分。根據三文娛對韓國漫改電視劇歷史介紹中可以看出:「人氣漫畫」改編電視劇,已經成為韓國電視劇的高產地,其中對於主要目標受眾為女性的韓劇,「少女漫畫」更成為被改編的主力。
《金秘書為何那樣》人物、服裝、造型等要素高度還原
「少女漫畫」成韓國漫改影視劇主力 更成為中國國漫輸出首選地
2004年改編自漫畫《full houst》的《浪漫滿屋》最高收視率超過了34%,輸出後風靡整個亞洲,同時成為了很多中國國內韓劇粉絲的「韓劇啟蒙」作品。多次被改編的《城市獵人》,通過「韓國撒狗糧」模式的改編,讓韓劇粉絲注意力轉移到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它在中國取得1億4000萬次的點擊量,男主角李敏鎬在中國也獲得了大量的粉絲,2014年,獻唱央視馬年春晚,成為首位登臺春晚的韓國藝人。
此外,還有《宮》、《花樣男子》等一系列少女漫畫漫改作品。這些火爆的IP為韓國的電影、電視劇行業注入了取之不竭的創作靈感和源泉。使得「韓劇」像「日漫」一樣,成為韓國文化輸出主要途徑。
「少女漫畫」成為被漫改集中地
韓國作為中國國漫輸出的第一大國,青春戀愛類題材的國漫受到了廣大韓國女性漫迷的喜愛。相比具有中國特色的神話漫畫,「少女漫畫」戀愛題材的作品更容易打破文化壁壘。有鹿文化的女性向作品《霸情惡少:調教小逃妻》,成功登上了NAVER的搜索榜第一位,《豪門第一盛婚》也登上了kakao的首頁推薦。極光動漫的《我的黑道男友》曾位列Naver Webtoon的TOP100榜單第三。少女國漫受到國外漫迷的喜愛,打開了海外漫畫市場,成為國漫運營市場變現的途徑之一。
《霸情惡少:調教小逃妻》 和《豪門第一盛婚》
女性向漫畫持續升溫 真人漫改影視劇漸火
女性向漫畫一般是圍繞少男少女、青春、校園、偶像等關鍵字撰寫的青春言情漫畫,目標受眾為女性群體。
2018年,內地版《流星花園》翻拍上線。雖然收視率和豆瓣評分都比較慘澹,但是2001年改編於神尾葉子的漫畫原著《花樣男子》的《流星花園》,在臺灣地區一經播出就迅速走紅,以平均收視6.99刷新了臺劇收視紀錄,並迅速火遍亞洲。隨後,2005年、2009年陸續推出了日版、韓版《花樣男子》,同時捧紅了李敏鎬等新一代青春偶像。漫改作品從17年前就已經在影視改編劇中萌芽,「浪漫的情節、朦朧的感情、帥氣的外表、竊喜的心情、堅韌的灰姑娘」成為了女性向「瑪麗蘇」青春愛情偶像劇的關鍵詞。
華東師範大學的筆者黃平,他在評論文章中寫道:「金庸先生的小說,最受華師大中文系學生歡迎的不是《射鵰英雄傳》,不是《天龍八部》,而是《神鵰俠侶》。它是金庸先生小說中最有言情色彩的小說,相比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人生哲學和韋小寶一口氣娶了七個老婆。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腥風血雨的武林、江湖兒女的愛恨情仇,讀者也為楊過對於小龍女一往情深的愛情故事所揪心。
截止2018年8月19日,騰訊動漫周總排行榜TOP70人氣排名中,有25部女性向少女漫畫。佔比35.7%。
騰訊動漫8月19日的人氣總榜月榜排名,下標紅線的為女性向漫畫
2017年「女性向」成為漫畫行業的關鍵詞之一,瑪麗蘇、霸道總裁作品是各大平臺暢銷榜的常客。據悉,女性向作品代表平臺「快看漫畫」也在2017年12月宣布完成D輪1.77億美元的融資。
同年年底,愛奇藝攜手有鹿文化、碩牛文化打造「蒼穹計劃」項目,將10部精品漫畫改編為網絡大電影,其中就有7部為女性向漫畫。有鹿文化《有極品辣媽好威武》在五一期間的旗開得勝,上線三天點擊率破650萬,在網絡大電影中分帳第一,全網播放量第二。根據《霸情惡少:調教小逃妻》改編的電影《我的南宮大人》即將在愛奇藝電影頻道播出。《豪門第一盛婚》、《惹上首席總裁》、《名門天后》、《絕品透視》已先後開始開拍。
《我的南宮大人》宣傳片
國內女性漫迷佔46.9% 00後為主要用戶
根據易觀千帆提供的資料,截止2018年6月份,漫畫臺、騰訊動漫、快看漫畫、看漫畫APP用戶性別屬性分析表格顯示。國內女性漫畫迷平均數據佔46.9%。比2017年網易動漫公布的42%佔比的比例上升11.67%。校園、戀愛、青春為主題的漫畫題材僅次於熱血主題漫畫,並不斷上升。
截止2018年6月 四大平臺用戶性別屬性分析
根據看漫畫的用戶年齡分析,目前國內主要用戶群體年齡在24歲以下,為00後人群。佔比76.7%。網易漫畫顯示,初高中人群較多。
截止2018年6月 看漫畫用戶年齡分析圖
國內漫畫衍生品市場購買潛力巨大
動畫片是低齡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現代社會大多數為雙職工家庭,父母忙於工作可能忽略和兒女的親子關係,而購買玩具給自己的兒女作為陪伴是促進親子關係的主要途徑之一。根據京東消費價值顯示,購買物品分類類型佔比從大到小分別是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女性成為主要購買群體,媽媽更在家庭消費結構中佔據主要地位。有鹿文化曾經對漫畫產業鏈做過一個分析,如下圖所示:2018年衍生品市場的變現能力可達5000億以上。
有鹿文化對泛娛樂市場分析
低齡女性向真人版動畫片《巴啦啦小魔仙之魔法的考驗》於 2014 年 1 月 23 日在全國上映,經過兩周左右時間的「廝殺」,共收穫1865萬票房,累計觀影人次達到 62 萬。「魔法召喚器」的套裝產品,動銷佔比甚至佔到了巴啦啦小魔仙電影項目所有產品動銷的 26%。巴啦啦小魔仙電影衍生玩具的 9 個單品一共出貨了 1500 萬元人民幣,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 4500 萬元人民幣,幾乎是票房的 3 倍。2014年的的動漫產業鏈發展處於衰退期,《巴啦啦小魔仙》文化產業轉化的變現能力可以說是一枝獨秀了。
玩具反鬥城渠道巴啦啦小魔仙電影衍生玩具銷售TOP5
巴啦啦小魔仙電影衍生玩具銷售情況
(以上數據,感謝湖南大學 羅曉星 碩士論文中的數據提供)
中國動漫行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2018年騰訊鵝漫U品與貓眼娛樂籤署戰略合作,通過傳播平臺把內容孵化成為IP,發展漫畫衍生品,「由點到面」帶動國內IP衍生品產業的興起和正向發展。
有鹿文化CEO蔡勁:「女性人群的消費能力上升,校園、青春、戀愛為主題的漫畫和影視劇佔所有題材漫畫的第二位。無論國內還是韓國受歡迎程度不斷增加。女性用戶將成為泛娛樂的主角,女性向漫畫擁有良好的目標用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