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系統通過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所有工廠資源,來優化生產的整個過程,要致力於將成本不斷降到能生產出高質量、高要求的產品,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產。
眾所周知,MES系統即生產製造執行系統,該系統通過與ERP等相關聯的系統全面集成,能夠為企業建立一個具體的生產製造集成平臺,實現對生產全方位的管理。
MES系統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業務邊界範圍,而該範圍需要在ISA標準定義該系統的基礎上,結合生產工廠的自身特點來劃定。主要包括設備運行管理、生產排產、質量管理、生產監控、數據實時採集等幾大業務範圍。
1、生產排產
在生產製造過程中,生產排產的主要任務就是下達的生產計劃進行接受,在接受之後,不可盲目的對計劃進行安排,要切實結合企業的資源與設備的能力、工藝要求、生產車間部門的生產操作安排等,隨後科學地進行生產安排並進行詳細的排產。
2、質量管理
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質量數據信息,MES系統會對這些信息進行記錄與匯總,並對這些數據不斷地分析,對各工段的生產進行工藝質量監視,總結出產品的質量情況並不斷完善生產工藝的質量。
3、設備運行管理
對於生產階層的管理者來說,實時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對於及時發現設備故障、降低設備成本具有重大意義,系統會實時採集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數據信息並加以自動分析,生成一系列的設備運行情況統計報告。
4、實時數據採集
通過數採設備對設備、質量、工藝與物料等信息進行採集,而系統中的實時數採模塊會通過特定的通訊方式接受這些數據,隨後,為其他版塊提供數據支持。
讀到這裡,大家對MES系統的業務範圍也應該有了一定的見解,該系統融入了人工智慧技術,使得數據利用更加的高效,為企業快速清晰的實現判斷和優化提供了可能,做到真正為企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