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咱們說到李龍王到黑龍江大興安嶺地界,發現白水江中蟠踞著一條孽龍白蛟,兇猛異常,但是李龍王說想要除去白蛟,單單靠他一人之力恐怕難以取勝,還需大家相助才行。
原來呀,龍蛇相鬥,多靠尾巴,老李幼年失去尾巴,所以單憑一人之力,打不過白蛟。
百姓們受盡了孽龍白蛟的苦,自然願意幫忙。於是李龍王便將戰勝白蛟的方法告訴了鄉親們,讓他們奔走相告。
原來,李龍王讓大家一要準備饅頭和糯米糰若干,二要準備生石灰若干。苦戰時,如果看見白水泛起,一定是白蛟佔了上風,大家就向江中拋撒幹石灰燒他,不讓他休息;如果見黑水湧起,一定是自己一時居上,所以立即投饅頭和米糰,吃飽了好繼續戰鬥。
到了約定好的戰鬥之日,可了不得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頭是饅頭,一頭是石頭、白灰地來助陣。就這樣,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李龍王與白蛟苦戰了七天七夜,終於打敗了孽龍白蛟,佔踞了白水江,而白蛟則逃往黃河棲身。雖然黃河也時有泛濫,但他畢竟領受了黑龍的教訓,同時也深知過去罪孽深重,因此收斂多了。
作為李龍王來講,他一心一意要消滅白蛟。說實在的,那是拿命玩啊,因為它沒有尾巴,在水裡作戰很困難。好在最終在大家的幫助下,李龍王取勝了,也不負皇帝信任、師父重託。
話說,李龍王佔據白水江後成天東奔西忙,從而使東北乃至京、冀、魯、豫一帶常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為感謝他的恩德,將白水江更名為黑龍江。
從此以後,江上商賈和民眾的船隻又川梭般地往來起來,過去遷出的居民也紛紛遷了回來,兩岸又出現了安居樂業欣欣向榮的景象。
因李龍爺是山東文登人,為了能得到李龍爺的庇佑,數百年來,黑龍江上每每行船或放木排時,船老大總要先問一聲:「船上有文登人嗎?」或「船上有山東人嗎?」一旦有人回答:「有!有!有!」船老大就可以放心地行駛。
話說,李龍王在東北打敗白蛟之後,名聲大振。道光皇帝根據文登知縣歐文的奏請,為李龍王親筆題寫了「溥惠佑民」的金匾,李龍王正式列入國家祀典。古往今來的文獻記載中,皇帝為一個傳說中的人物題寫金匾並不多見。從此李龍王更加名揚四海,威震八方,人們的祭祀活動由此更加興盛起來。
那麼,人們都是用什麼方式祭祀咱們這位平民龍王的呢?歡迎關注Hi威海城市客戶端,《威海老故事》咱們下回接著講。
【來源:威海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