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李延年《李延年歌》
從古至今,才子佳人的故事都是讓人津津樂道的,絕美愛情令人豔羨不已。在民國時期,也有一個這樣的妙人兒,因為太漂亮讓民國一高官一見傾心,拋棄首富之女,執意娶她,她就是張樂怡。
l初次相見,一眼終身
1907年,在江西九江的廬山上,張樂怡出生了。她的父親是張謀之,有著與生俱來的商業天賦,當時是江西一帶赫赫有名的富商。
勁風湮細雨,峭壁曉嵐生;瀑布懸雲際,清泉墮碧汀;蜿蜒松頂道,峻險石盤城;坐愛廬山秀,崖巖也有情。——《秀甲東南》
廬山有著得天獨厚的藝術氛圍,張樂怡自小便聰明伶俐、熱愛文學,她喜歡接受新鮮事物與新鮮知識,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經常充當家族與洋人打交道的「翻譯官」。人如其名,是個樂觀而善良的姑娘。
都說「商人重利輕別離」,但張樂怡的父親張謀之雖然混跡在生意場上,做事圓滑,但知市儈而不市儈,是個樂善好施的人,經常從自己的腰包裡掏錢接濟窮人。張樂怡耳濡目染,從來不擺富家大小姐的架子,總是對那些苦難人家施以援手,又生得非常美麗,明眸善睞,顧盼生姿。因此,她的美名傳得更甚,甚至要大過自己的父親,當地的百姓直接稱讚她是「天上來的女菩薩」。
1927年,民國財政部部長宋子文來到廬山避暑。廬山是一個絕妙的仙境,即使身處炎夏,也十分清涼。宋子文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人,想到母親,便想在廬山為母親建造一座避暑山莊,於是認識了懂建築的張謀之。張謀之力邀宋子文到他家做客,並且為了表達對貴客的歡迎,張謀之領著張樂怡出來見宋子文。沒想到,張樂怡甫一出現,就讓宋子文眼前一亮,全然忘記了民國前期首富盛家的七小姐盛愛頤還在等待著他。
l喜結良緣,相伴一生
宋子文對張樂怡一見鍾情,但同時他也意識到,他們倆人之間有著很深的年齡差距,他也相信以自己的財力與實力,給張樂怡幸福並不是難事,於是他對張樂怡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在他猛烈的追求攻勢下,張樂怡也開始為這個儒雅紳士的男人心動。自此宋張兩人便在張謀之的同意和撮合下,開啟了讓人豔羨的「廬山戀」。1928年,兩人喜結連理。
結婚後,張樂怡開始幫助宋子文打理家族事務,成為了宋子文的賢內助,夫妻二人的感情更加深厚。二人一生一共育有三個女兒,個個都如花似玉,待到女兒們都長大成人各自成家,各自生兒育女,這個小家庭變為了一個小家族。因此宋張兩人的晚年生活,因為有女兒和外孫及外孫女的陪伴,也充滿了樂趣,並不孤單。
1971年宋子文在舊金山因病去世,1978年,張樂怡81歲,在紐約病逝。這段令人豔羨的「廬山戀」,便自此落下了帷幕。
l結語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宋子文與張樂怡用一生書寫了這樣的愛情故事,讓人不由得也心生憧憬。
據說,兩個人相愛的概率僅有百萬分之四十九,茫茫人海,但願每個人都可以遇到這百萬分之四十九,並且牢牢抓住對方的手,風雨同舟,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