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商獲得好玉,也多運銷上海,香港。稍次或中平的,運銷騰衝,所以騰衝與玉石廠向有淵源。湞僑看皮殼就可以斷定玉的內容五六成,俗稱「劍膽琴心」
挖到一個好玉,把玉的麵皮洗淨,擦去一小層沙皮,在陽光下用薄鏡片聚起光來,透視下去,微露一點水色,就可以賣到好價錢。富了第一家,經轉手賣給第二家,再賣給第三者,若財力眼裡俱足,敢於大膽解剖下來,現在全體如一的很好的翡翠,就價值連城,親朋大放火炮祝賀,掛上紅彩,玉是富了第三家,好貨富三家就是這個意思。和順老同盟會員,瓦城僑領寸海亭,1919年曾以7千盧比買的重約百餘兩的一個好玉石,把它整個磨光,關澤為脂肪,色綠似秧草,但他膽氣不夠大,不敢解剖,而運到上海,作價12萬出售,買到此玉的又解開,內外一致,確實難找的好翡翠,又作價30萬轉售出去,繼得次玉的,又把它製成手筺心,掛片,珠子等,又賺了一大筆錢,這樣買賣一次賺錢一次,不僅是富三家了。
要知道是否是好玉而不損傷整個玉石的結構,玉主便在經紀人的指點下,請玉匠開個口子,稱這種工序為開亮洞。經紀人憑著豐富的經驗,在整個地掌握了一個蒙頭玉的特點後,便指點解玉匠在一個玉顏色最好,質量最佳的地方開一亮洞,這種亮洞很小,最多不過半寸左右,但有碧如翡翠,有的像松尖似的黃中透綠,有的似橄欖水似的純淨,這種亮洞被成為神仙口子。蒙頭玉的價值就靠這種神仙口子來體現,有的神仙口子確實體現整個玉石是「神仙」,再通過雕刻家的鬼斧神工,便渾然滴翠 ,成為稀世之寶,而有的只那麼方寸,半寸是「神仙」,是個只有那麼漂亮口面,全身是芋頭梗的繡花枕頭,甚至是放射光彩的假口面,不值分文,也有一個玉的一部分是好的,一部分像石頭,一刀解出洋房,汽車,一刀解進萬丈深淵,稱「一刀窮,一刀富」「三刀四刀披麻衣」.。亦稱隔夜窮,隔夜富,頭一天玉商把鈔票數得唰唰得響,第二天就買到地質得玉,就變成了窮人。
據龔子俊介紹,有一騰衝毛家村人,叫毛成榮,每天在玉石廠挑水賣帶抽大煙,平時是個懶漢,有天身上沒錢,就想辦法去試試,拿到千鈞到人家挖玉石的洞子隨便撬兩下,就耳聽千鈞發出噹噹聲,恰巧弄到玉石,是一件黃沙皮殼得蠻身松花,連忙把爛衣裳脫下,包起跑到家一看,驚得連話也說不出來,毛成榮平時向別人借一個銅板都借不到,別人說:」小毛,挑擔水來。」現在大家說,你要三千五千來我這裡拿,有的人向他借玉石看一眼送他兩個盧比,後再勐拱作價3.8萬盧比售出,買珠拿到上海賣66萬申洋,合雲南銅洋72萬元。
無論什麼物品比翡翠高貴的少有,要獲得一個無瑕美玉是萬中選一,如舊社會買彩票一樣,交易中弄虛作假是屢見不鮮的,曾經有一伙人專門出售好手鐲,他們的商品往往拿到買方家中成交。有一老夫婦人乘老闆外出之機,以600塊大洋向這夥人買了一隻手鐲,珍藏在枕頭下,最後被一個內行人認出是贗品,這個見多識廣的人說:「你不要相信這個手鐲的顏色,不久就會退盡」。並斷言這夥人用溫火捂玉的方法,把顏色捂進素玉裡去,這種產品當時難以識別,時間會作出鑑定,1980年騰衝玉石收購部門高價買到一個好玉,但派人運到外地途中出了問題,原來該玉的「神仙口子」是人工鑲嵌的,經車上震動,脫落下來,證實是假口面。玉的鑑定,製作是很有學問的,人們在玉市場上往往會變得很嚴謹,感到盲目而輕率的可怕。
想知更多關於翡翠知識~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