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周辰)訊,這一輪「順周期」行情中,兩個品種漲勢最好,分別是電解鋁和有機矽。然而,近兩日突然有消息說有機矽下遊接受不了漲價,導致有機矽板塊承壓嚴重。龍頭新安股份今日下挫3.73%,龍二潤禾材料今日更是大跌11.94%,此外矽寶科技、合盛矽業今日的跌幅也均在5%以上。
那事實真的如此嗎?據生意社監測數據,截至11月24日,數據監測主流地區有機矽DMC市場報價均價參考在31500元/噸,與上周末(11月20)日相比,均價上調5734元/噸,漲幅22.25%;與11月1日相比,均價上調11100元/噸,漲幅54.41%。行業網站卓創資訊多方求證後表示,目前的真實情況是大部分廠家都封盤,有錢都買不到!
有機矽DMC價格走勢圖
對於今日股價的大幅調整,有市場分析認為,這主要還是因為11月板塊漲幅偏大所致,同時疊加了「順周期」板塊在本周一全面高潮後目前進入到了階段性退潮期,但是有機矽的基本面邏輯仍然很硬,對於後市依然看好。中信證券分析指出,當前有機矽行業需求旺盛,供給端短期尚無新增產量釋放,行業供需節奏錯配背景下預計有機矽DMC將維持在較高價格區間,相關公司業績彈性較高。
有機矽價格創年內新高
最近,在A股市場最火的一個詞彙就是「漲價」,11月以來大幅上漲的題材大部分與漲價有關,如鈦白粉、銅、鋁等。漲價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因素:第一,疫情導致國外工業廠商難以進行正常生產工作,供需失衡,導致漲價,進而傳導至國內廠商提價;第二,疫情期間各國「大放水」,通脹苗頭開始顯現,助推上遊資源類品種漲價。
梳理發現,本輪有機矽的行情是從今年八月底開始。進入11月,由於價格頻頻上漲,停止接單成為主流,漲價潮不停,斷貨潮悄然而至。此後,11月9日中天東方停車整頓,11月13日美國邁圖關閉紐約有機矽產能,更是加劇了供需失衡局面,造成市場極度缺貨。
截至目前,根據行業網站卓創資訊,價格已經從8月底的16000元/噸一度上漲至目前33000-34500元/噸。業內人士表示,本周龍頭企業檢修完成,有機矽DMC恢復短暫報價,報價再次大幅上漲,目前工廠依舊以處理前期訂單為主,現貨基本沒有,聽聞二級市場有少量現貨,惜售情緒濃厚。
中信建投最新觀點稱,本輪有機矽價格普漲的原因包括,海外矽製品供需緊張,9-11月為有機矽行業傳統旺季等。今年年初至8月有機矽價格徘徊在低位,實際上行業除個別優質企業外,大部分企業的有機矽業務都在盈虧平衡線附近,本輪有機矽漲價會明顯提升相關公司的盈利水平。
有機矽價格漲勢有望延續至2021年一季度
對於後期有機矽價格走勢,中金公司分析認為,短期來看,有機矽需求仍在復甦階段,尤其是外需。供應端新安、興發投產後產能仍處於爬坡階段,供應短期無法大幅增加。從行業開工率來看,近三個月行業開工率在95%以上,處於近五年來的高位。有機矽價格上漲趨勢在2020年四季度甚至2021年一季度不會變化,價格空間看至25000-30000元/噸。不過,隨著有機矽產能加速投放,中金公司同時也提示,2021年二季度有機矽可能面臨上再次過剩風險。
根據氟矽協會統計數據,2020年有機矽行業新增產能達到單體77萬噸,其中興發12萬噸、東嶽5萬噸、新安20萬噸,此外合盛計劃年底前投放40萬噸。而目前已經開工計劃於2021-2022年的產能高達98萬噸,包括合盛雲南40萬噸,以及大概率2022年投產的東嶽30萬噸、 雲南能投 20萬噸、佳輝8萬噸。
中金公司表示,目前中國有機矽行業進入供給側優化階段,特別是在2015年後,環保、安全標準提高,實力較弱的部分企業自發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度穩步提高。未來投放的新增產能主要來自行業規模靠前企業,預計2020-2024年,中國聚矽氧烷產能、產量年均增速在8.7%和8.9%。需求端來看,隨著終端應用的不斷開拓、國內有機矽人均用量持續提升,同時一帶一路等欠發達地區的市場滲透,未來有機矽需求有望保持在5-10%左右增長。
招商證券分析師周錚指出,國內有機矽行業快速發展,龍頭企業控制力強。在經歷上一輪國內供給側改革後,有機矽行業落後產能逐步出清,競爭格局趨於穩定,現有生產企業僅10家。近幾年國內行業擴產主要來自龍頭企業,目前行業前五大生產企業合計產能約佔行業總產能69%,龍頭企業市場控制力不斷增強。
A股上市公司中,目前龍頭公司規模效應顯著,包括新安化工50萬噸、合盛矽業56萬噸、興發化工34萬噸、三友化工20萬噸、魯西化工8萬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