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1例(上海4例,廣東4例,山西1例,河南1例,雲南1例),本土病例1例(在四川);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9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94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262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4079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817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2月17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04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185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6789例,現有疑似病例4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890102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7014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1例(境外輸入9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0例(境外輸入9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198例(境外輸入178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8702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7899例(出院6534例,死亡125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6例(出院46例),臺灣地區757例(出院616例,死亡7例)。
網傳「山西臨汾市場一次性筷子核酸檢測出現陽性」
官方:
純屬謠言,公安機關已介入
12月18日凌晨,「健康臨汾官微」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據臨汾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總調度室消息,近日,網傳「臨汾市場一次性筷子核酸檢測出現陽性」,在此,臨汾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總調度室嚴正聲明,所傳內容純屬謠言,公安機關已介入,追查造謠、傳謠人員。
臨汾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總調度室表示,希望廣大市民注意甄別疫情信息,及時關注官方發布的消息,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良好的疫情防控秩序。對於編造虛假信息、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等違法行為,公安部門將依法查處,嚴厲打擊。
一天兩地通報冷凍食品外包裝檢測陽性!
12月17日
二地通報
冷凍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陽性
01
重慶大渡口區
12月16日晚上,重慶大渡口區在常態化排查中發現,重慶萬噸冷凍品交易市場一批次巴西進口冷凍牛肉個別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02
江蘇無錫
12月16日,無錫市梁溪區聚盛食品商行(梁溪區通沙路88號無錫天鵬食品城內A75、76)一批庫存緬甸進口「凍帶魚」(生產批號20202)在常規檢測中發現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市、區相關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對涉事單位開展全面調查。
安徽通報:國產雞腿,沒問題
12月17日,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最新情況通報稱,12月15日接到協查函稱在無錫市檢測出來安嘉吉蛋白營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生產的冷凍雞腿外包裝中,有一個批次外包裝核酸檢測為陽性。
該陽性核酸檢測結果不是在來安縣發現,是接無錫市協查通報後進行調查。來安縣相關人、物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不是國產雞腿有問題。
冷鏈食品如何安全食用?
市民在購買冷凍冰鮮產品時,應到正規的市場和超市,並在指定區域進行購買。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可要求查看已消毒證明。選購冷凍冰鮮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及包裝表面,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來挑選。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張伯禮:12月中旬到明年1月底仍屬高危時段
進入冬季以來,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疫情出現零星散發的情況?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做出解答。
張伯禮院士認為,近期我國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病例,但一旦發現就能夠很快控制,很少傳到三代,證明我國對於疫情防控的經驗和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張伯禮院士提醒,進入寒冷冬季,今年12月中旬到明年1月底仍屬高危時段,仍需高度警惕和預防。對此,張伯禮院士也從三個方面給出了建議。
第一,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例如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以前的經驗證明了這些方法是有很好防控作用的,希望大家能夠堅持,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情況就會大大改善,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慎終如始。
第二,希望各個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有需要回家過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不要都趕到春運高峰那幾天放假,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擁擠,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問題。
第三,醫療衛生部門要隨時做好準備,不能掉以輕心。發熱門診也好,隔離病房也好,各種的人和物的準備,依然不能懈怠,一旦發現個別零星散發病例,就能在第一時間把病毒阻斷,不讓病毒發展。
張伯禮院士表示,今年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疫情,大家儘管放心,過一個祥和的、快樂的春節,這個一定能夠達到。
中國疫苗,重磅官宣!
「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處於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
鄭忠偉說,評價一個疫苗需要多項綜合指標,其中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是最重要的。「我們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圖源:@新華視點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和有關方面以戰時狀態推進疫苗各方面工作,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奮力攻關。目前5條技術路線共15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相關方面正在繼續科學嚴謹推進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國際認可的技術標準做好審評審批工作,確保疫苗安全有效,經得起各方面檢驗,經得起歷史檢驗。
已經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包括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2個滅活疫苗、北京科興中維公司的1個滅活疫苗、軍事醫學研究院和康希諾公司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科院微生物所和智飛生物公司聯合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得到有效控制,國內已不具備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的條件,因此上述Ⅲ期臨床試驗主要在海外進行,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
面對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新情況,遇到的新問題,需要更多的創新思維、更多的責任擔當。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此前公布的消息,我國已於6月啟動新冠病毒疫苗的緊急使用。
來源:科普中國
編輯:歐夢霞
初審:鄭坤慧
終審: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