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九個月可能少出生50萬嬰兒?新冠疫情中即將到來的生育率危機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譯言 譯言

疫情期間,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各國都報導出生育率降至多年來的低谷的問題。16日韓聯社報導稱,韓國政府為解決生育率問題,於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並將從2022年起向有0-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8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

為什麼政府已經到要用獎勵金的方式激勵國家的生育率?經濟學家給出了答案——結合08年經濟危機和20世紀初西班牙流感疫情的數據,他們推測新冠疫情對生育率的影響可能是長期的和全球性的。

新冠疫情可能會導致一次範圍廣、時間久的生育率暴跌。大範圍的感染使國家陷入經濟衰退,而按照經濟推理和過去的證據表明,這將導致人們生育率下降。明年的出生人口可能減少30萬至50萬——經濟學家們基於從生育行為的經濟研究,以及2007-2009年經濟危機和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數據中得出。

當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發生之初,一些人開玩笑地猜測,由於人們與伴侶被迫」困在了家中」,九個月後出生人數會激增。這種猜測是基於暴風雪或重大停電事件9個月後出生數出現峰值的「神話「;但事實證明,這些故事往往經不起統計檢驗。除此之外,由於新冠疫情不僅僅是臨時的被困在家裡,它正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造成人們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和焦慮。這才是出生率將大幅下降的原因。

經濟衰退就意味著出生率下降

眾所周知,生孩子、養育孩子的代價是昂貴的,需要投入金錢、時間和精力。經濟建模分析,成年人會"選擇"生育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一生健康的孩子數量,但不得不屈從於生育相關的費用。這種框架預測,終身收入水平更高的人們會選擇生育更多的孩子。生理上的限制可能會阻礙一些人達到目標的出生人數或導致錯過最佳時機。但是,有相當多的經驗支持這個框架的預測,即收入的增加指向更多的出生,經濟學家稱之為"積極收入效應" 。

而新冠疫情嚴重破壞了經濟,經濟衰退可能會持續數月。美聯儲預測,到2020年底失業率仍將為9.3%。巴雷羅、布魯姆和戴維斯(2020)預測,疫情中42%的短期裁員將是永久性的。儘管這些人中許多最終還是會找到新的工作,但研究表明,與失業會對終身收入產生持續、巨大的負面影響。

州級數據的比較提供了經濟下降和出生率之間的更直接聯繫。根據經濟學家對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生命統計出生數據的分析、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人口數據以及2003-2018年勞工統計局的州失業率,經濟衰退更嚴重的州出生率下降更大。在這個簡單的分析中,我們發現失業率每上升1%,出生率就降低了1.4%。更詳細的研究可包括其他可能相關的因素,如獲得長效可逆避孕藥具機會的增多、獲得更好的健康保險的機會以及其他因素。然而,如果包括這些因素,預計最後的數值會更大,也就是生育率降低得更多。

最佳的生育時機由經濟發展周期決定

除了要多少孩子的問題外,父母還面臨著何時生孩子的決定。如果信貸市場是完美的,父母可以借貸和儲蓄,以支付撫養孩子的費用,並最好地選擇何時生育。但是,對於受信貸約束的人來說,在收入低的時候很難選擇生育。因此,如果金錢對生育力很重要,那麼我們預計生育會隨著商業周期而變化。

有充分證據表明,出生率實際上是順周期的。數據證明,丈夫在婚姻期間失業一段時間的婦女最終的孩子較少(Lindo,2010)。這表明,經濟狀況的暫時變化能夠導致出生率的變化。此外,如果經濟狀況的衝擊是持久的,那麼出生率的變化也將是一樣。影響更深、更持久的經濟衰退將意味著一些人的終身收入降低,這也意味著一些婦女不僅推遲生育,更決定生育更少的孩子。

前車之鑑:西班牙流感對生育率的影響

公共衛生危機可以說是直接導致生育率波動的因素——1918年西班牙流感提供了一個比較明顯的對照。下圖顯示了流感和肺炎(西班牙流感的主要死因)導致的死亡率的每月趨勢和以受孕為統計的月出生率:

可以發現,死亡率的大幅增長與出生率的大幅下降相匹配。確定因果關係一般來說是很困難的,但峰值匹配的精度強烈地指向這是一個因果影響。粗略估計,這一時期的穩定狀態下月出生率應該是每1000人生育24個。而西班牙流感疫情下每1000人約有21人出生。這表示下降了 12.5%。

而西班牙流感同新冠疫情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西班牙流感導致的分娩人數下降,很可能是由於公共衛生危機產生的不確定性和焦慮,這會影響人們生育的願望,並在生理上影響懷孕和分娩結果。在新冠疫情中,情況可能也是如此。但是,與我們今天所經歷的不同,西班牙流感爆發時經濟僅略有收縮,因為正在進行的戰爭支持了製造業。這表明新冠疫情可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因為這場公共衛生危機也沉重打擊了經濟。此外,今天婦女能夠獲得更有效的避孕方式。另一方面,西班牙流感死亡中,有較大比例集中在生育年齡。

那麼,新冠疫情會如何影響生育率呢?

新冠疫情以來,美國月度失業率在4月份從3.5%躍升至14.7%,5月份為 13.3%。值得注意的是,《勞工數據報告》還指出,由於收集這些數據的技術問題,可能意味著這幾個月的實際失業率可能分別高出5和3個百分點。這將使失業率達到19.7%和16.3%。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僅經濟衝擊就意味著明年的出生人數將下降7%至10%。因為2019年出生人口數為380萬,那麼到2021年將減少266,000至380,000例。

除了經濟影響,由於公共衛生危機及其造成的不確定性和焦慮,以及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造成的社會性疏遠,出生人數可能進一步下降。我們對西班牙流感的分析表明,在一場沒有嚴重經濟衰退的流行病中,每年的出生率下降了15%。而且那還發生在一個避孕措施沒有那麼容易調節生育的時期;現在就不是如此了,那麼按理來說生育率下降應是更劇烈的。

結合這兩種影響,經濟學家推斷美國出生人數可能下降30至50萬。如果勞動力市場在2020年之後仍然疲軟,出生人數可能會進一步減少。我們現在的處境可能是長期的,並將導致許多人長期失去收入。經濟學家預計,這些分娩中有許多不僅會被推遲,而且可能永遠不會發生。這是一場可怕的災難的又一代價。原文出處: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half-a-million-fewer-children-the-coming-covid-baby-bust/%3famp

【有所刪減】

原作者:Melissa S. Kearney and Phillip B. Levine

譯者:Evan

版權說明

本譯文僅用於學習和交流目的。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譯者、出處,並保留文章在譯言的完整連結。商業合作請聯繫editor@yeeyan.com

原標題:《未來九個月可能少出生50萬嬰兒?新冠疫情中即將到來的生育率危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梁建章:中國跌入低生育率陷阱,未來低生育率危機比日本嚴重
    隨後日本生育率逐步下降,到1950年代末,日本生育率已降至2.1的更替水平。之後一直到1970年代中葉,日本生育率都在更替水平上下波動,沒有明顯的變化。1989年,日本生育率創下1.57新低時,震動了日本政府和國民,被稱為「1.57危機」。到1995年,日本的生育率首次低於1.5,並在2005年跌到1.26。
  • 評論: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該警惕生育率「跌跌不休」
    2019年12月26日,是任日本首相安倍在談到日本的低生育率危機時說:「現在事態十分嚴重,說是國難也不為過」。屆時我國的生育率很可能就在1.1至1.2之間,比1.5的警戒線低得多。值得一說的是,只有在新出生人口當中,一孩數量多於二孩數量時,二孩生育堆積效應才趨於結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和2019年的出生人口中,二孩數量都是多於一孩數量,所以可以判斷這兩年仍然存在二孩生育堆積效應。
  • 現在生育率很低,未來對國家有哪些影響?
    目前,國內呈現的是一個結婚率持續下降,離婚率不斷上升,生育率極度低迷的情況。2016年我國放開了二胎政策後,除了2017年我國的出生人口還有1723萬人,到了2018年出生人口減少了200萬人,跌至1523萬人。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疫情加速世界後霸權時代到來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文/吳心伯)縱觀人類歷史,經濟與技術發展推動社會進步,而戰爭與危機則改變國際政治進程。新冠疫情作為百年一遇的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其衝擊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料,它不僅引起了對衛生健康領域前所未有的關注,也加深了我們對國家治理、國際合作以及國際格局變化的理解。
  • 武漢左嶺抗擊新冠疫情紀實
    3月5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左嶺街道,司機志願者為需要出行的居民服務。 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中國日報3月16日電(記者 吳勇 周荔華 蘇峰 李定澱)住在武漢市最東邊左嶺街道的尹少情除了協助村民應對新冠疫情,其他時間都在忙著照顧她剛出生的孫子。
  •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4000萬 美國仍深陷疫情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020/eb5b26f59a9f4105a22ee324db4c585b.mp3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4000萬 美國仍深陷疫情
  • 新冠疫情如何 「洗牌」我們的食物供應鏈
    他說:「我生活在英國,在疫情爆發初期,早在我們被告知禁止晚上去酒吧之前雜貨店貨架就銷售一空,學校關閉,學生停止上課,人們每天佩戴口罩成為強制性規定,當大米和麵食吃完的時候,一些人突然意識到即將發生的嚴重情況。」其他國家的居民生活狀況可能更差,世界糧食計劃署認為,非洲 36 個國家 7300 萬居民因新冠疫情面臨著嚴重糧食危機,相比之下,歐洲僅有 50 萬人面臨糧食危機。
  • 聽聽丨亞洲國家生育率為什麼越來越低了
    統計數字顯示,200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771萬人,2002年下降到1647萬人。此後,在2003年到2013年間,我國出生人口在1600萬上下波動。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出於安全考慮,託兒所需要兩個方向的避難路,滿足新耐震標準等等,需要符合很多條件。滿足這些要求以後,又要周邊居民不抱怨、要滿足作為託兒所可能支付的房價,又因為日本多數人每日通勤,還要保證車站到託兒所的距離不是很遙遠等等。
  • 《哈利波特》電影演員幼子感染新冠 出生僅3個月
    傑西·凱夫社交媒體帳號截圖海外網1月6日電 據多家外媒報導,《哈利波特》電影女演員傑西·凱夫(Jessie Cave)5日發布了一張她3個月大的兒子在醫院的照片,稱這名嬰兒的新冠檢測呈陽性我可憐的孩子新冠檢測呈陽性。」她還配上了一張照片,可以看到她在一個病房內,一個打開的筆記本電腦畫面是詹森在講話,電腦後面有一名嬰兒。凱夫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最後三部中扮演了拉文德·布朗。這位女演員的第三個孩子在2020年10月份出生。談到兒子的情況,凱夫稱「他做得很好,謝天謝地,醫生們都很警惕和謹慎。」
  • 新冠疫情給準媽媽帶來了巨大壓力,必須重視!
    新冠疫情給準媽媽帶來了巨大壓力,必須重視! 在處理自然災害,如饑荒、地震和流行病的研究中有一個共識,即孕婦在這種危機中所承受的壓力對她們和未出生嬰兒的健康都有短期和長期的影響。
  • 中國新出生人口為何越來越少?斷崖式下降是否會更嚴重?
    按照專家估計,由於恰好演上1976~1979幾年的人口低峰期,再加上80後、90後的生育意願已經提前透支,未來幾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將會繼續下降。 按照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果我國人口總和生育率維持1.6不變,中國人口數量將在2027年到頂,頂峰人口14.42億人。
  • 日本最大水產市場暴發疫情,東京都政府:仍在正常營業,不是集體感染
    內虛外邪:日本痼疾交織疫情危機日本疫情第三波爆發,與日本經濟社會的各種痼疾攪合在一起,讓很多日本人對前途感到擔憂。可能由新冠疫情引發的心理健康危機和失業危機在日本更為突出,直接導致令人咋舌的自殺數據。據日本政府公布數據顯示,僅10月一個月,日本自殺死亡人數達2153名,而從疫情爆發至10月30日,日本死於新冠疫情的人數為1733名。疫情之下,日本的痼疾被一一暴露出來,還有諸如急劇下降的人口、日益龐大的國債、不斷增多的失業人群……這些問題互相交織。一是生育率和人口數均持續下滑。
  • 聯合國:繼新冠疫情跟糧食危機後,下個世界性危機或已即將降臨
    之前地球上的資源在供應全球人口的時候就出現過問題,即因為疫情爆發的糧食危機。,眾多地方因為疫情原因,耕地無法得到耕種,直接導致現在多國農業生活受阻。在之前,全球就曾陷入過糧食危機當中,不過好在因為技術的進步,以及一代一代科研人員的攻關,提升了糧食產量,暫時緩解了糧食危機。現在最嚴重的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的爆發,在本次全球新冠疫情當中,各國經濟遭受嚴重打擊。
  • 新加坡研究:孕婦感染新冠 嬰兒出生全自帶抗體
    ▲ 自帶新冠病毒抗體的嬰兒(路透社)據路透社18日報導,一項在新加坡開展的研究發現,5名確診新冠肺炎的孕婦誕下的嬰兒全部自帶新冠病毒抗體。不過,研究人員還表示,抗體對嬰兒們的保護程度仍不明確。據報導,這項研究共調查了16名女性,她們中大部分人新冠病毒感染程度較輕,在年齡較高的婦女中,其感染的嚴重程度和體質指數(體重與身高比值的平方)呈正相關。這一趨勢在普通人群中也有類似表現。新加坡婦產研究數據顯示,被調查者中有5名確診新冠肺炎的孕婦,她們誕下的嬰兒全部自帶抗體。
  • 新冠疫情最新消息:衛生系統不堪重負!美國新冠住院患者人數達到創...
    美國醫院的新冠患者人數不斷攀升,這個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激增趨勢在周三創下又一個紀錄,住院患者超過了10萬人。  新冠追蹤項目(Covid Tracking Project)的數據顯示,住院人數達到100226人,持續攀升時間已超過兩個月,是疫情上兩次病例激增持續時間的約兩倍。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從國際比較看,當前中國總和生育率水平不僅低於全球平均的2.47,還低於高收入經濟體的1.67。從分孩次出生數看,2015-2019年一孩出生數分別為879、981、713、629和593萬,二孩出生數分別為658、715、892、760和747萬(2019年數據為估計),三孩及以上出生數分別為118、90、117、134和125萬(2019年數據為估計)。
  • 新冠疫情下一個「震中」可能在這 保衛戰須提前打響
    根據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截至4月25日,非洲大陸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9422例,相比上一周增加45%。世界衛生組織此前已警告,擁有13億人口且集中最多發展中國家的非洲大陸可能成為新冠疫情大流行的下一個「震中」。疫情「至暗時刻」正在逼近這片大陸。
  • 全面二孩五年|如何應對低生育率和老齡化難題?
    目前高收入國家總和生育率平均已經降到1.7左右,中高收入國家已經降到1.8左右。其他各類國家,包括中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下降。這是因為,生育率下降是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代表的現代化進程所推動的,是未來很長時期的客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