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書的時候偶然間看到一句紀伯倫的話:
「如果有一天你不在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長,只是開始修養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一切,才剛剛開始。」
深以為然,以前的時候我們或許是尋找愛情,是渴望成功,追求的似乎也只是空泛的成長,隨著一個人年紀的不斷地往後推,我們對於生活、對於人生的體會與感悟也就越多,總會在某一個瞬間會突然發現一些生活的真相,也就是在這些過程裡慢慢地明白了一切都是需要建立在自己的行動之上。
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而一個人最好的活法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三多一少」,真正明白後,日子就會越過越好。
多學習
在生活裡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很多,讀書的時候,我們要學習的是書本上的知識;而入了社會之後,我們除了要學著將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去,還需要不斷地向身邊的那些同事、領導不斷地去學習他們的經驗;再當我們成為孩子的父母之後,就需要學習有關育兒方面的知識。
總之,隨著一個人身份的變化,無論在生活的哪些方面,我們都離不開學習。
前段時間,朋友和我說了一個經歷,他說他突然發現自己以前學到東西真的太少了,書讀的不多,學歷也不算高。
當他真正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便開始自主學習自媒體,因為本身有著一些寫稿的經驗,但對於運營卻一竅不通,現在正在學習自媒體的運營,而在此同時,也開始學習有關電子商務方面的知識,準備改變現狀。
透過這個很小的事例,仿佛又再一次看到了許多人的縮影,因為不安於現狀而不斷地去做出改變,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學習,學習知識豐富自己;學習他人的經驗,武裝自己。
這是很值得認可的,只要願意去學習,那麼就意味著有朝著好的方向改變的可能,而一個人一旦安於現狀,不願意去學習,那麼這個人這一輩子可能也就只能局限於現有的一些認知中,眼界與格局很難懂得擴大與提升。
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我們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生活才會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向去發展。
多滿足
相信很多人接觸的一個價值觀就是:「知足常樂」。
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滿足,那麼即便擁有的再多也不會真正的快樂,因為在他眼裡,還需要得到更多,還要擁有更好的東西。
但古往今來,大多數人之所以難以成功,又或者總是失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一個字:貪。貪念太重的人,是難以滿足的,就如同我們常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一樣的道理。
所以,人一定要學著去克制自己的貪慾,任何事情其實恰到好處就已經是最好,太少或者太滿,都只是在為自己增添苦惱。
懂得知足的人,雖然擁有的財富或者得到的東西並不是特別多,但是他們卻活得很自在也比較輕鬆,不會太過的患得患失,更不會把生活經營的一地雞毛。
在我還在讀高中時,接觸了一位老師就是一個典型的懂得知足常樂的人,老師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是在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時,他總是會對我們說:自己從來就不會拿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因為很明白那些不屬於自己的,即便得到了也不會長久,好好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就是保持常愉的秘訣。
多滿足,多知足,對於一個人的生活真的太重要了!
多努力
前段時間,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裡寫道:「經年之後,官二代繼續延續權力,富二代繼續延續財富,窮二代如果不努力,那麼繼續延續貧窮」
在下方就有人留言說:「努力了其實對於生活的改變也並不會有多大」。
這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個回復的人一定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因為他在一定程度上否認了努力的價值。
就好像我們常說的一般: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而他卻並未真正認識到這一點。
在生活裡,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的人,想要改變現狀的方法甚至可以說捷徑,就好像讀書對於寒門子弟而言是最近的一條路。
一個人如果不努力,那麼生活也就只能一直停留在原地,沒有任何的改變,而一個人願意去努力,至少會給自己帶來一些經驗,一些感悟。
多去努力吧!生活不會因為你「想」而變好,但是卻會因為你「做」而變得更好,努力去學習,努力去工作,努力去掙錢,努力去做好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具有詩意。
少抱怨
很多人總是喜歡去抱怨,對於生活中發生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總是要抱怨幾句。
偶然一次兩次還可以接受,但如果一個人把抱怨當做了一種習慣,就只能說明這個人的負能量真的很高,在生活裡,自然幸福感也就會很低。
依舊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好像做自媒體,總是有很多人會抱怨自己圖文的閱讀量不高,抱怨自媒體平臺沒有加大推薦,但其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一篇文章的閱讀量往往最重要的是內容質量,內容好,自然就會有人願意看,平臺也才會真正認可你的文字,給你加大推薦。
如果內容質量不高,卻總是想要高閱讀,只知道去抱怨,這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抱怨會引發一系列的負面情緒,最終影響到你的心情與生活,事後,你還要花費時間在後悔上。
這得不償失,那麼最重要的一直都是去找到問題的所在,隨後去解決問題,提升文章的質量,而並非一味的去抱怨。
所以,一定要學著少去抱怨。
少去抱怨,生活才會越來越好;心態放正,心情才會越來越好。
少去抱怨,日子才會越過越順,世上本無事,不過庸人自擾。
少去抱怨,學著去接受生活裡的那些不完美,就會發現生活原本就是支離破碎,所以總是需要我們縫縫補補。
在《傅雷家書》中提到:
「得失承辦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人生,多去學習,多點滿足,多去努力,少去抱怨,儘可能的把事情做到無愧於心,生活就一定會是在變好的途中。
文/拾書情感
一個理性的文字治癒師(喜歡不要忘記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