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難辦的事有很多。
最近,有一件尤其艱巨的挑戰,被NHK攻克了。這件事,就是「向大眾解釋『同人』是什麼東西」。
「ねほりんぱほりん」,是NHK介紹各種社會文化與現象的定期節目
一直以來,日本的同人文化都非常興盛,但「同人」這個話題,因為涉及作品版權、放送尺度、個人隱私等問題,報導起來很麻煩。
但是在10月14日,NHK播出的文化節目「ねほりんぱほりん」裡面,製作組用玩偶巧妙地做了一期「同人漫畫家」專題。
這期節目播出後,反響很不錯。不但節目內容切中要害,頻繁爆出金句,同時也考慮到了作家的隱私與原作者的版權,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評。
為了避嫌,節目中的「原作漫畫」示例,也是製作組專門畫的仿冒品
接下來,就一起看下這期節目的概要吧。
首先,NHK請出布偶牛,向大家解釋什麼是 「同人小薄本」:大家常說的同人誌,就是「有相同興趣或志向的人,自費製作的雜誌」。
因為這種書籍頁數一般較少,所以也戲稱為「小薄本」
本次介紹的,就是亞文化裡面受人矚目的「漫畫同人誌」。
畫面的背景,是經常舉辦各種動漫同人展的「東京國際展示場」
漫畫同人誌裡面,8成是以其他漫畫、動畫為基礎的「二次創作」作品。
二次創作的原作,經常是當時最熱門的動畫、漫畫或遊戲
在每年舉辦兩次、日本最大的同人展會Comic Market上面,每年都有50萬以上的人來買「漫畫同人誌」。
從CM參展社團目錄的厚度上,也能看出漫展規模有多大。
為什麼這麼多人,不辭辛苦做「二次創作」呢?NHK的小豬玩偶,用「食物」做了比喻。
比如飯店裡的菜,雖然原本的樣子就很好吃。但總會有人好奇,「冬陰功加漢堡肉,會不會更美味?」
同樣的邏輯放在漫畫上,就是類似「如果把哆啦A夢的手臂,換成雷射槍」的點子。
同人作家「yaoi」用經典的日本童話《浦島太郎》為原作,做了一次「二次創作」的示範。
同人情景1:如果浦島太郎有女朋友。
首先,是比較普通的腦洞向發揮——既然浦島太郎,是個善良男子漢,幫助被欺負的海龜。那麼他有女朋友,也不會讓人覺得奇怪吧?
可以看到,第1種創作方式,是在原作基礎上擴展設定。接下來,還有徹底魔改原作的第2種選擇。
同人情境2:玉手箱之後的世界。
在這個例子中,海龜突然化身美少年,情況變得基情四射——
美少年:其實,我是那時候你救下來的海龜。
浦島太郎:咦咦————!
當然,也有面向少年,福利向的闡釋手法。
同人情境3:受到龍宮公主的歡迎。
公主:你在叫我嗎?
浦島太郎:龍宮公主!你為什麼在這裡?
公主:當然是幫浦島大人洗背啦。
幻想系、BL化、福利向。現實中的主流二次同人大多都走了這幾條路線。然後這些作品,也是作者興趣的徹底展現。
節目金句:同人誌,就是作者的病例書
這種改編與商業作品很不一樣,不會考慮多數人的胃口,甚至可能否定原作,讓一部分人不喜歡。但是在同人會場裡面,所有人都分享著自己的解釋,並且奇蹟般地互相尊重。
同人文化能夠如此和諧,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明白,人與人不一樣,喜歡的東西並不相同。
節目金句2:某人的地雷,就是另一個人的主食
這些表現者,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賠本的。
同人漫畫家裡面,6成純賠錢。但就算賺了,一般也不會賺太多……但就算這項買賣不成立,漫畫家們也要參加活動。
就算虧本,也一樣參加!
最終,有少數社團的實力得到大量觀眾的認可。名聲鵲起,觀眾大排長龍,成為受到特別照顧的「牆邊社團」。
受歡迎後,「牆邊社團」有「自己的存在,被全盤肯定的感覺」。
特別受歡迎的少數社團也能賺到錢。但這些社團,有「為原作做貢獻」的不成文規矩。某位作家,就說「自己畫本子以後,在原作遊戲裡面氪了數百萬日元」——
靠同人賺到的錢,也要返還到遊戲原作上面去——至於是原作FGO,還是碧藍航線,這就不清楚了(反正都可以用OurPlay加速)。
節目還提出另一個尖銳的問題:如果原作者生氣,同人漫畫家要怎麼做?
受訪的漫畫家,回答的也很簡單:
原作者是神。
原作者胸懷寬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二次創作才能夠進行。
如果原作者說「不樂意」,那麼下一個瞬間,他就已經準備好不幹了。
然後在漫畫界,與同人漫畫有關係,對二次創作寬容的漫畫家很多。比如《魔法老師》的作者赤松健,就在節目中坦白,自己也曾經妄想過《美少女戰士》。
赤松健:年輕的時候,我曾經幻想「美少女戰士組CP」的情景
赤松健成名以後,也曾看過別人畫的《魔法先生!》同人漫畫,並讚賞這些創作。
赤松健:同人作家,畫的比自己好
赤松健認為,這些東西,沒有足夠的愛是無法創作出來的。日本的同人文化,也已經成了動漫文化不可缺少的基礎。
赤松健金句:同人文化,如同大山的基石。如果沒了,日本漫畫的頂點也會變低
接下來,還介紹了幾組非常有趣的特殊「同人漫畫家」。
首先,是活躍在商業、同人兩端的「田中圭一」。田中圭一的工作之一,就是創作商業漫畫。
田中畫完商業原稿,終於有了休息的時間……
既然是休息時間,就來畫自己的同人吧
工作時間畫漫畫,休息時間畫漫畫休息。看起來,這位作家已經夠瘋了。
但強中還有強中手,另一位同人作家「ケント」,為了讓家裡面滿意,「姑且考上了東大」,「當了公司管理」,並「找到一起畫同人的老婆」。
隨隨便便上東京大學的怪物,人生意義卻是畫同人
最後,節目做了總結。漫畫同人誌,作為亞文化,一直都在發展。雖然這個渠道,對大多數人來說並非是好生意。但作為喜歡同樣東西的人,相互聯繫用的工具,同人漫畫,也包含著超乎想像的熱情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