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的合安鐵路廬江軌道板廠。
中新網合肥11月29日電(劉鴻鶴 韓新亮)11月29日,隨著最後一片CRTSIII型無砟軌道板的澆注完成,合(肥)安(慶)鐵路廬江軌道板場圓滿地完成了1—5標段142公裡範圍內50288塊CRTSIII型無砟軌道板的生產任務,為合安鐵路後續鋪軌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為2020年底該鐵路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RTSIII型板式無砟軌道板是與「復興號」列車組並稱為中國高鐵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的核心產品,與以往引進的日本CRTSⅠ型板式無砟軌道雙塊式軌枕和德國CRTSⅡ型板式無砟軌道博格板相比,具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用料節省、施工便捷、功效相對提高、造價相對低廉等優點,可適用於時速300公裡以上的城際鐵路及嚴寒地區高鐵。近年來,更是在鄭徐、京瀋、昌贛、商合杭、合安等高鐵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1月29日,由中鐵四局一公司承擔的合安鐵路1至5標段142公裡範圍內的最後一塊CRTSⅢ型無砟軌道板生產完成。
「控制軌道板翹曲變形技術是CRTSIII型軌道板預製的核心技術,也是高鐵行駛過程中保證『硬幣不倒』的關鍵性要素,更是打造中國高鐵建設中『中國標準』的重要指標。」中鐵四局承德軌道板場場長兼廬江軌道板場場長劉玉波介紹說,「我們在CRTSIII型軌道板預製領域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之路。」
我們的技術團隊經過長期實踐,反覆試驗,最後從模具檢測、反拱設置、混凝土配比、布料振搗、自動補水、蒸汽養護6個方面將軌道板翹曲變形控制在±0.3mm以內,遠超於國內±1mm的設計標準,並使軌道板合格率控制在98%以上,從而在施工角度找到了解決軌道板翹曲變形這一世界性難題,填補了我國高鐵軌道板預製技術的空白。」中鐵四局一公司精測大隊隊長張杰勝說。
無砟軌道板外形尺寸3D智能檢測系統。
據介紹,此前由中國中鐵四局一公司QC小組主持的《提高CRTSⅢ型無砟軌道板翹曲變形合格率》《提高CRTSIII型無砟軌道板張拉一次性合格率》兩大課題,分別在新加坡、日本召開的第43屆和第44屆國際質量管理大賽上獲得金獎,兩次登頂國際建築業「質量奧林匹克」巔峰。這也是中國高鐵技術獲得國際認可的重要標誌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