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轉型迎合中國市場

2021-01-09 人民網

  圖為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海報。
  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韓國影視劇,作為韓流文化的象徵之一,在國內外市場積聚高人氣。韓劇節奏快,編劇與拍攝幾近同步的製作方式,已成為業界的標識之一。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邊拍邊播」的韓劇正在謀求轉型,這既有製作更高質量劇集的要求,更有迎合中國市場需求的考慮。

 

  成片製作

  接軌海外市場

  2016年初,韓國KBS電視臺電視劇《太陽的後裔》、SBS電視臺電視劇《師任堂》有望在登上韓國熒幕的同時,同步亮相中國影視劇市場。這對韓國幾大主流電視臺而言,可謂是一次新的嘗試。

  一直以來,「直播電視劇」成為韓國電視劇的關鍵詞。根據收視率、觀眾反應,影視劇製作方會相應地修改劇本,角色的關係可能會發生改變,影視劇集數可能會發生增減,結局甚至可能從悲劇轉為喜劇。

  韓國電視臺的新嘗試,簡單來說,就是成片製作、成片輸出。

  現在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提高作品的完整度和質量。KBS電視局企劃組組長鹹英勳認為,在劇本已完成的情況下進行拍攝,可以讓演員對劇情把握更完整、更投入。而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有韓國媒體稱,海外影視劇進入中國市場要經過幾個月的審批,而且要提交一定的樣品,按目前韓劇的製作形式很難滿足這些要求。

  鹹英勳指出,電視劇《太陽的後裔》投入了高額製作費用,考慮到中國市場規則,選擇了成片製作的方式。雖然這對於韓國影視劇產業發展是一重大挑戰,但相信也是絕好的機會。

  韓國影視業界相關人士指出,縱觀韓劇的發展史,《冬季戀歌》《大長今》等韓劇在中日地區播放、獲利,取得了顯著經濟效果,成為韓劇走向產業化的轉折點。而中國是韓劇的重要市場之一,積極應對中國市場的變化,也正是韓國影視劇產業化的表現之一。

  韓流湧動

  提振韓國經濟

  從1993年中國內地首次播出的韓劇《嫉妒》,2001年中國中央電視臺配音引進《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到《藍色生死戀》《大長今》,再到《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從傳統電視平臺轉戰視頻網站合作,韓劇走進中國市場的歷史已超過20個年頭,幾番掀起韓流熱潮。

  中國市場究竟對韓國意味著什麼呢?

  第一,增加影視作品版權產值創收。從韓劇製作商將視線轉向中國視頻網站之初,韓劇每集網絡傳播權售價為1000美元至3000美元,到2013年單集突破1萬美元,此後售價頻頻刷新紀錄。2013年韓劇《繼承者們》熱播,單集售價為3萬美元,網絡傳播權售價自此開始不斷攀升。MBC電視臺電視劇《命中注定我愛你》網絡傳播權售價為每集約12萬美元,2014年底SBS電視臺電視劇《匹諾曹》每集價格更是高達28萬美元。

  第二,帶動韓國消費品出口激增。據韓國貿易協會統計,2014年1月至5月,韓國對華消費品出口額達到32.2億美元,同比增加9.3%。該協會分析認為,韓國對中國的消費品出口明顯增長,是受2013年底、2014年初韓劇在華人氣火爆的利好影響。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角在人氣韓劇中使用的化妝品、穿著的服飾及劇中出現的食品銷量均激增。

  第三,促進韓國旅遊業發展。走劇中角色走過的路,尋找劇中的拍攝地,品嘗劇中的美食……2014年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在中國網絡熱播期間,據韓國駐華大使館領事部統計顯示,1月至3月申請韓國訪問籤證的中國人同比增加45.1%。而據韓國旅遊發展局統計數據顯示,同一時間內訪韓中國遊客達103萬,同比增加43%。分析認為,韓流風潮的熱度與中國遊客的數量成正比。

  中韓合作

  打造精品影視

  韓劇尋求出口到中國市場的同時,中韓影視行業也在加深合作,從版權購買到共同製作,中韓兩國正在不斷積極探索。

  幾年來,《神話》《林師傅在首爾》等多部中韓合拍影視作品已相繼問世。在中國華誼兄弟娛樂投資有限公司電視劇事業部副總裁程春麗看來,中韓合拍劇表面上看來紅紅火火,但共同問題是在兩國收視表現均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中韓雖然同屬亞洲國家,受儒家文化影響深厚,但在很多理念及處世方式上還是存在很大區別;二是演員語言不通,對情感表達產生影響;三是對方演員的配音很難與本土演員的語言融為一體,影響電視劇的整體效果。

  2014年7月,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共同籤署《中韓關於合作拍攝電影的協議》。根據協議,中韓雙方將為兩國共同製作的電影提供更多優惠,中韓合拍的電影若獲得「中外合作攝製片」的認可,在中國國內可被列為「國產電影」等。2015年6月,中韓自貿協定的籤署,為兩國文化產業內容的長期合作與發展提供了保障。

  曾執導中韓合拍電影《分手合約》的韓國導演吳基桓告訴本報記者,合拍電影協議的達成,讓他對未來韓中兩國影視作品的合作市場更加充滿期待。中國將更加關注韓國導演的視角,韓國也將更加關注中國的影視作品意識,中國導演去導韓國的影視作品,韓國導演走進中國市場,相信兩國的力量相加,將超越好萊塢。

  韓國KOEN傳媒公司董事長安仁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韓中兩國在合作拍攝電視劇、電影及綜藝節目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包括稅金問題等規則和限制。隨著兩國制度大環境的不斷改善,希望韓中兩國在電視作品合拍、共同製作等市場合作空間將更為廣闊。

  程春麗表示,期待中韓影視劇的合作能夠具有精品意識,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反覆播出,可以行銷到世界,重播次數越多越能證明其生命力和精品的價值。

  (本報首爾8月2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4日 22 版)

相關焦點

  • 「肯德基的兄弟品牌」轉型包子鋪 百勝中國持續發力中餐市場
    對此,百勝中國向記者回應了該消息,稱東方既白作為百勝中國旗下的中餐品牌,正在探索中。實際上,百勝中國一直在發力中餐市場,包括此前收購黃記煌,前不久推出螺螄粉等預包裝新品。無論是從門店轉型還是加碼零售業務,不難看出百勝中國想要在中餐市場立足的野心,而東方既白這個百勝中國手中的中式快餐品牌,或將成為百勝中國發力中餐市場的重要抓手。
  • 熱播韓劇出現中國品牌,韓國網民不爽了
    觀察者網注意到,一些韓媒藉機炒作,認為要提高警惕,嚴肅對待中國資本通過文化產業「侵入」韓國社會的問題,「如同好萊塢製作的電影《花木蘭》一樣,未來韓劇也有可能走上迎合中國人口味以扭曲自身的道路」。還有韓媒直接造謠,聲稱中國已經推出「東北工程」意在把韓國歷史納入中國歷史,推出「泡菜工程」掠奪韓國飲食文化,煽動韓國民眾敵視中國。
  • 熱播韓劇出現中國品牌,這樣的植入讓韓國網民很不爽
    觀察者網注意到,一些韓媒藉機炒作,認為要提高警惕,嚴肅對待中國資本通過文化產業「侵入」韓國社會的問題,「如同好萊塢製作的電影《花木蘭》一樣,未來韓劇也有可能走上迎合中國人口味以扭曲自身的道路」。還有韓媒直接造謠,聲稱中國已經推出「東北工程」意在把韓國歷史納入中國歷史,推出「泡菜工程」掠奪韓國飲食文化,煽動韓國民眾敵視中國。
  • 資本市場反映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特徵
    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30年歷史中發展最快的年份之一,A股、估值體系正在趨向合理,再加上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規模又迎來新一輪擴容,這些都將促進資本市場走向成熟。
  • 雙語:國產電視劇將來能否超越韓劇?
    自從KBS2電視臺播放的韓劇《太陽的後裔》在中國掀起一陣韓劇狂潮,我們不禁捫心自問:為什麼擁有如此龐大觀眾群體的中國不能製作出如此受歡迎的電視劇呢?   What’s wrong with China’s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s and directors?   中國的電影、電視劇行業以及導演究竟哪裡出現了問題?
  • 涉網紅概念大漲後大跌 星期六否認迎合市場熱點炒作股價
    是否迎合市場熱點?另外,深交所還要求星期六結合公司近三個月的股價走勢,補充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公司董監高和持股5%以上股東的具體減持情況、未來三個月申請解除限售情況等,說明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情形,是否存在利用其他非信息披露渠道主動迎合「新零售」、「網絡直播」等市場熱點進行公司股價炒作並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
  • 中國女人韓劇病
    到2月19日,該劇播放量衝破10億大關,刷新了韓劇播放紀錄。一時間,星星燎原,歐巴風靡。一場不聊「星你」的聚會,最難將息;至今不知都教授為何尤物的男女,難免羞愧。韓劇在中國有過高潮。大約10年前,《大長今》、《藍色生死戀》、《浪漫滿屋》等韓劇也可謂氣勢極盛。從2005年左右,韓劇受到美劇和開始「回水」的日劇的雙重夾擊。
  • 那些讓我們瘋狂的韓劇怎麼不香了,你們的老公又換了誰?
    嗨,大家好,我是吉雅,娛樂你我他,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韓劇的那些事。曾經的曾經,韓劇在中國一度火到沒朋友,火爆的程度讓多是迷妹守在屏幕前,瘋狂地迷戀韓國歐巴,還有歐巴的大長腿。韓劇是怎麼火起來的呢?說起韓劇,《藍色生死戀》必須有姓名,劇中的主演宋慧喬一直火到現在,依然是很多男生心目中的喬妹小可愛。兄妹、車禍、絕症這些劇情走向更是後期很長一段時間裡韓劇的標配。溫柔男主霸道男二同樣英俊瀟灑,同樣深情,氣質修養好,身份背景強大,讓多少迷妹恨不得魂穿女主,和心目中的長腿歐巴熱戀一場。回想那時候的我們怎麼會這麼迷戀長腿歐巴的呢?
  • 翻拍韓劇、日劇、美劇,中國電視劇要一條路走到黑?
    2.翻拍韓劇:從無處不在到銷聲匿跡在中國,韓劇應該是被翻拍得最多的。《藍色生死戀》《夏娃的誘惑》《天國的階梯》《冬季戀歌》《新娘18歲》《咖啡王子一號店》《未生》……很多經典韓劇都曾被翻拍過。《回家的誘惑》無疑給韓劇翻拍打了一劑「強心針」。此後,源源不斷的韓劇被中國翻拍,成為備受追捧的中國偶像劇。凡是大火的韓劇,中國都會收入囊中進行翻拍。比如,此前大火的《繼承者們》、《太陽的後裔》都被傳出翻拍的消息。甚至在《太陽的後裔》還沒播完時,中韓雙方就開始商討翻拍事宜了。
  • 德國三大車企發力電動化數位化轉型 看好中國市場
    中新社柏林12月5日電 (記者 彭大偉)截至當地時間4日,德國三大車企大眾、寶馬、戴姆勒均公布了未來5年內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的重點投資和發展計劃。三大車企均表示看好正持續復甦的中國市場。戴姆勒本月4日宣布,未來五年將在研發、不動產、工廠及設備領域投資超過700億歐元,繼續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其中,大部分投資將用於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業務。同時,戴姆勒卡車也將通過該業務規劃加快實現零排放運輸的計劃。
  • 韓劇《驚奇的傳聞》根淺套路深,迎合年輕觀眾,無逆轉,不小強
    《驚奇的傳聞》秉持了韓劇的一貫套路,年輕人喜歡什麼,我們就演什麼,從劇情的發展到結局,都能一眼看到邊框,但年輕人卻仍舊免不了繼續追劇的心情,於是不得不用根淺套路深來形容它的定位,畢竟劇情的拍攝雖然套路化,卻屬於十足的商業圈,以小博大的典型案列,甚至在影視圈裡也能混得一席高價。
  • 德國三大車企發力電動化數位化轉型,中國市場成為主要目標
    而截止當地時間12月4日,德國三大汽車巨頭大眾、戴姆勒以及寶馬相繼公布了在未來五年內加速電動化、數位化轉型的重點投資以及發展計劃。並且三大車企此次轉型更是將目標放在了中國,表示更加看好經濟持續復甦的國內市場。其中,戴姆勒公布未來五年將在研發、不動產、工廠及設備領域投資超過700億歐元,繼續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
  •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資本市場反映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特徵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資本市場反映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特徵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30年歷史中發展最快的年份之一,A股IPO規模全球排名居前。無論是資本市場各類資產總市值的擴大,還是公募和私募基金規模的增長,以及外資的流入規模,都是前所未有的,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的結構正在優化、估值體系正在趨向合理,再加上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規模又迎來新一輪擴容,這些都將促進資本市場走向成熟。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中國經濟的轉型步伐並沒有放緩,而資本市場恰好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特徵。
  • 2500億箱包市場面臨挑戰,是轉型升級?還是等待時代的淘汰?
    隨著國內市場消費升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箱包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但傳統箱包商家同時也面臨著產業大調整的挑戰與機遇,誰會在時代的浪潮裡脫穎而出?誰又會被時代逐漸淘汰?據統計,2019年我國箱包市場規模約為2530億元,同比增長22.64%,增速領先於全球。隨著我國人均經濟水平的提高、消費欲望的提升,2020年我國的箱包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 韓劇現京東等中國元素廣告 韓網友挑刺:還以為是中國電視劇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韓劇再現「京東、即食火鍋」等中國元素廣告,韓網友挑刺:還以為是中國電視劇【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韓國《首爾新聞》10日報導,最近韓國tvN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女神降臨》引發韓國網民不滿,理由是劇集裡出現中國商品的植入式廣告,比如公交車站出現中國企業京東的廣告
  • narudo商機價格大猜想,是迎合市場?還是漫步雲端?
    作為一個新品牌,首款產品上市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凸顯的是一個品牌的定位和市場策略。那麼,narudo商機的價格究竟是怎麼樣的走向,是迎合市場,還是漫步雲端呢?  如果迎合市場,那麼這款手機的價格應該不高於¥2500。
  • 龍虎網朱妮:傳統門戶+O2O 迎合時代做好服務
    龍虎網總經理朱妮認為,傳統門戶不妨著力發展O2O,迎合時代做好服務,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首席記者 羅嘉 攝華龍網5月24日17時25分訊(記者 周夢瑩)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傳統門戶網站也面臨著轉型的「瓶頸」。今(24)日,「一帶一路」建設與網絡媒體責任論壇在重慶舉行。龍虎網總經理朱妮認為,傳統門戶不妨著力發展O2O,迎合時代做好服務,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
  • 傳統批發市場的轉型之路:怎麼轉?各有各的招兒
    各有各的招兒傳統專業市場,顯然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時刻。怎麼轉?每一家企業都拿出了自己的解題思路。80後的孫賢鴻是合肥四季青服飾批發市場商管公司負責人,之前就在鄰近的專業市場從事了10多年的管理工作,深刻體會到轉型的陣痛。他入職後,帶領商管團隊開出了最徹底的改革「藥方」。
  • 迎合年輕人消費升級需求 內地潮玩市場升溫
    迎合年輕人消費升級需求 內地潮玩市場升溫 2020-12-14 18:45:08 程景偉 攝   中新網廣州12月14日電 (記者 程景偉)近年來,隨著國人消費理念的不斷升級,「個性化設計」「潮流屬性」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消費關鍵詞,帶動了中國潮玩市場逐漸升溫。  潮玩指巧妙融合了潮流文化及內容的玩具。
  • 為了迎合中國吃貨的「胃」,這款餅乾做到如此地步,難怪那麼火
    為了迎合中國吃貨的「胃」,這款餅乾做到如此地步,難怪那麼火!Tim Tam餅乾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這是最近在我國很火的一款進口餅乾。這款餅乾作為澳大利亞國寶級的餅乾,口感真的讓人難以抗拒,而且很多人都稱它為餅乾界的「勞斯萊斯」,這款餅乾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都有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