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庶有別,長幼有序」這是中國封建王朝家庭地位的表述,看起來嫡比庶的地位要高;但還有一句話「男尊女卑」同樣適用,男比女的地位高,這就讓後世費解了,嫡女和庶子誰的地位高呢?
一般情況下,古代嫡女的地位要比庶子高,但有兩種情況除外:
1、家中無嫡子,而這個庶子是要繼承家業的子嗣,那麼這個庶子的地位要比嫡女高。
2、嫡子通過努力,在社會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有了比家族嫡子更耀眼的社會地位,那麼這個庶子的地位要高於一般的嫡女。
嫡庶的區別
在古代,只有富貴人家才能妻妾成群,妻是娶回來的,而妾是買回來的。妻生的兒女為嫡,妾和丫環生的兒女為庶,所以地位上嫡子女比庶子女在家族的地位要高很多。
主家的爵位、財產絕大部分由嫡子繼承,而嫡女會被當作聯姻的工具,找到家室相似的人家作為主母迎娶。
都是嫡子、嫡女,就要比較長幼大小了,一般嫡長子和嫡長女的地位會比較高一些,當然如果嫡長子不堪大用,為了家族的傳承和延續,會讓嫡次子、三子等繼承家主之位。
家族的重視和培養不同
嫡子和嫡女從小被當作未來的家主和夫家的主母培養,因此,家族往他們身上傾注的關愛和資源都是最大的:拿最高的月例銀子;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美食;請最好的老師;有最多的僕人丫環伺候著,總之所有人都在圍著他們團團轉。
而庶子、庶女的地位就會差很大,如果作為母親的妾室能夠得到老爺的寵愛,那他們的生長環境還能不錯,雖然比不上嫡子嫡女所獲得的資源,但也會接受很好的教育。
庶子想要有出息,就要發奮用功,或者在仕途上拼出個官身,或者在經商上有一定能力,總之長大成人之後,哪怕得到不多的財產,也能舒服地養活自己的妻子兒女。
因為是庶出的身份,他們聯姻的對象,就是別家的庶子、庶女或者比自己家族低一些的家族的嫡子女,因而,他們之間的結合比之嫡母所出的兄弟姐妹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庶子女的逆襲
庶子想要有所成就,在家族或者社會地位上趕上或超過嫡子女的層次,在封建社會是相當難的。
古往今來,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有了士大夫或者官身存在,在家族中的地位就會有所提高,如果自己有真本事,做到高官顯爵,那地位可就不是嫡子能比得了。
嫡女也是一樣,如果能找到一個有本事的潛力股郎君,在他發達後,作為高官主母的地位,也不是一般本家嫡女能比得上的。
綜合來看,如果庶子不能繼承本家,或者沒能在社會上得到很高的成就,地位比之嫡女要差,這可從四大名著《紅樓夢》中嫡女和庶子的描述上,就明顯地看出二者地位上的巨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