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24日,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濟南育秀中學小學部四(1)中隊的少先隊員學習大會精神並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正值全國節能宣傳周30周年之際,結合「綠水青山,節能增效」的主題,不斷地增強人們的「資源意識"、"節能意識"和"環境意識"。 少先隊員們:
你們在生活中有哪些環保小妙招呢?
你們知道怎樣進行垃圾分類嗎?
為保護綠水青山,你們可以做些什麼?
經過紅領巾小主人的商議,將「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文明城市從我做起」的主題活動確定下來。
「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濟南育秀中學小學部四(1)中隊輔導員張明娟老師指導隊員在領秀城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情況的調查研究,並設計宣傳單發起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倡議。活動得到了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分局、市中區十六裡河街道辦事處和環境衛生所的大力支持,魯能領秀城黨員隊伍也加入到了紅領巾環保公益活動中。
活動前期,輔導員張老師召開研究啟動主題會,讓參與這一課題研究的隊員明白活動意義,分工合作、明確任務要求,制定出研究小隊的活動方案。
張老師專門錄製了一節《垃圾分類社區課程》的微課,向隊員們介紹垃圾分類知識,傳播綠色環保新風尚。
吳佳桐和袁晨歌利用課餘時間一起整理垃圾分類的相關資料,設計宣傳單頁。
隊員們在社區課程研究的實踐中,學會利用網絡調查問卷的方式,提高自己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通過網絡發放調查問卷的同時,隊員們深入社區,分別走進社區商業街、社區醫院、貴和商業綜合體等地方,實地調查垃圾分類實施情況,拍照並填寫記錄表。
隊員們在調查問卷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收集和處理信息,根據調查結果,合作完成一份《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文明城市從我做起》的倡議書,向領秀城居民發放。
倡議書是經過隊員們的精心設計,正面是垃圾分類的圖片指引,居民可以貼在家中垃圾桶上,每次扔垃圾之前,明確垃圾的類別,做到準確分類投放和存儲;反面是垃圾分類的《倡議書》,增強居民保護環境的意識,讓居民知道自己可以為保護環境做什麼。
垃圾分類,小小宣講員——魏澤宸製作了垃圾分類的小程序,用編程的方式創新宣傳形式,寓教於樂。
邀請到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分局、濟南市市中區十六裡河街道辦事處和環衛所的工作人員參加本次公益活動,同時,魯能領秀城黨員先鋒拉起紅領巾的手,通過垃圾分類、綠色環保的相關宣傳實踐,讓隊員們加深環保理念,並踐行環保行為。少先隊員拉起夥伴的手,拉起父母的手,拉起社區居民的手,共築碧水藍天。
通過這次「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文明城市從我做起」的公益活動,紅領巾們學到了垃圾分類知識,踐行了保護環境的理念,鍛鍊了志願服務社會的能力,為泉城濟南添一抹文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