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青春之軀駐守戰疫堡壘前哨

2020-12-24 國際在線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團隊。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

這是一個特殊的團隊。

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489名醫護人員懷揣著同樣的使命,在戰疫一線輪番上陣,連續奮戰84天,上演2016小時生死速救,共計為23187人次疑似、輕症、重症、垂危患者進行了篩查、分類、診治、搶救、轉運服務。

其中,咽拭採樣10253人次,搶救急危重症1134名,緊急心肺復甦57人次,呼吸機救治400餘人、插管17人,輸液治療22842人次……

這個團隊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

一個個數字記錄著他們不懼風險、爭分奪秒的日常,更註腳著一個個生命在他們悉心治療下被挽救、治癒和康復的感動。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以青春之軀、以奮鬥之姿築起並守護一座戰疫堡壘的前哨。

發熱門診醫護人員為患者輸液。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

2019年12月31日,當疫情初現時,武漢協和醫院便迅速響應,24小時開放發熱門診。

發熱門診是前線中的前線,被稱為堡壘裡的哨點。開放之初,這裡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不明原因」發熱患者每天都在遞增,300㎡空間的發熱門診裡,不乏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情複雜多變,隨時需要搶救。

面對急劇攀升的就診需求,發熱門診克服重重困難,快速完成緊急擴增改造,將面積擴增至2層樓近3800㎡,猶如一個可獨立運行的小型「戰地醫院」。

在發熱門診,預檢篩查候診區、醫生診療區、採樣檢查區,輸液搶救區和重症留觀區五大區域一應俱全,患者在這裡可「一站式」完成預檢篩查、醫師診療、咽拭採樣檢驗、B超放射、CT 檢查、輸氧輸液治療、生命監護和插管呼吸機搶救、轉運救治等全部診療流程。

1月份的武漢,感染人數不斷攀升,前往發熱門診就診患者的不安情緒充斥其間。

在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辦公室主任、內分泌教授袁莉的回憶中,對於醫生和患者而言,那都是極為艱難的一段時間。

在疫情暴發後,作為門診辦公室負責人,袁莉第一時間投身戰疫一線,每天連續工作十餘個小時。

「高峰期日接診患者近1000人次,危重病人搶救最多的一天達到70人次。」袁莉說。

那時,發熱門診「重症留觀區」患者病情瞬息萬變,隨時可能上演生死速救。「快快快,上氧!面罩給氧!」「快!搶救!血壓沒有了!」「快快快,要(心肺)復甦,馬上復甦!」……深夜的寂靜,總會被這類此起彼伏的呼救聲刺穿。

發熱門診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咽拭子標本採樣。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

一次接班,保健病房護士高雨薇接收了一位剛入院情況並不樂觀的老年患者。一下午的搶救,由於老人病情太重,最終未能挽回生命。

那一刻,高雨薇只能忍住悲痛,繼而轉身投入到另一位患者的緊急搶救中。

高雨薇說,她那時才明白為什麼會有醫護人員身心俱疲,感到無力和焦灼。

那一夜,高雨薇曾躲在被子裡大哭一場,她說需要把心中積壓的情緒發洩乾淨,再穿上戰袍投入新的戰鬥。

其實,發熱門診的工作,不僅艱苦,而且兇險。

咽拭子標本採樣,操作看似簡單,但直面患者口咽部,長時間暴露在大量病毒密集的環境裡,感染風險極高;心肺復甦,有氣溶膠高度釋放,有感染風險;氣管插管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卻被譽為「風險最高的操作」。

即便兇險萬分,這些卻都是發熱門診工作的日常。

面對患者來源廣、焦慮情緒高、病情變化快、感染科風險高等高強度、高壓力挑戰,發熱門診一直努力接診每一位患者、不放棄任何一絲生機,即使身著密閉厚重的防護裝備,極度挑戰生理極限,醫護人員仍然選擇攻堅克難,迎難而上。

他們許下錚錚誓言:「患者以性命相託,我們必排除萬難,全力以赴。」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最美面罩姐姐」、感染科青年護士喻銀燕。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

「我是一名醫生,我要回去。」疫情來襲,正在上海進修學習的感染科主治醫師朱彬說出這句話。交通暫停,朱彬歷經曲折,輾轉近千裡終於回到武漢,與同事並肩作戰,投身到一線戰疫的隊伍中。

「往前衝,是我的天職!」感染科青年護士喻銀燕,是第一批進入發熱門診支援的醫護人員。穿著密不透風的醫用防護服,汗水蒸髮結成水珠布滿防護面罩上、掛在眼睫毛上,喻銀燕依然全神貫注投入工作,成為大家心中的「最美面罩姐姐」。

「我不累,我能堅持。」急診科副主任樊紅教授,從美國歸來還沒顧上倒時差,顧不上考慮自身安危,更顧不上回家看一眼,就立即投入到重症留觀區作戰,一幹就是一個月。24小時值守下來,疲憊不堪的她經常不知不覺睡著。

「我沒事!」是急診科護士長馮霞的口頭禪。從大年初二起,馮霞主動請纓進入發熱門診A4留觀區負責護理管理工作,自此一直沒有回家,每周都給自己排七天班,即時白班也常常忙到半夜。胸外按壓、協助插管、緊急搶救、轉運患者,她總是衝在最前面。

被稱為「鏗鏘玫瑰」的耳鼻咽喉科80後護士長餘晶晶,疫情暴發時,腿部還在手術後恢復中。面對大量患者以及醫護人手不足,餘晶晶義無反饋請纓參戰,在危險的咽拭子採樣崗位上,每天從早到晚一心撲在救治最前線。

「捨得一身剮,疫情奈我何?」重症病房護士長萬佳面對危險,每次都是選擇「我來」。面對咽拭子標本採樣的高風險,萬佳帶領護理團隊挑起採樣重任,高峰時期每天核酸檢測達700餘人次。

「吾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當下,亦如是……」這是14歲女兒寫給父親、急診科青年醫師孫鵬的一封家書。從疫情暴發之初,孫鵬就堅守在發熱門診一線,不能回家,沒有一天休息。女兒用信表達著對父親的思念,其中話語也溫暖、鼓勵著父親和所有奮戰在戰疫前線的人們。

…………

在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489名醫護人員中,類似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在那段忘卻了時間的日子裡,他們每天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與死神搏鬥,以一身白衣、守生命平安。

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察看患者CT片。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

在武漢協和醫院,有一處俗稱A4的發熱門診重症留觀室,是由骨科A區4樓臨時改造而成。

A4,肩負著醫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重任,是收治患者情況最複雜、病情最危重的病區。在這裡,集聚著來自醫院各個科室、不同專業的醫護人員,每天都上演著生死賽跑。

A4的醫護人員,都是臨危受命,面對未知的新冠肺炎疫情,曾經充滿恐懼和忐忑,但更多是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信心和責任。

一次,一位55歲的男性危重症患者轉入A4病區,情況十分危急。患者除了呼吸窘迫,同時伴有嚴重貧血,血紅蛋白不及正常人的一半,血小板只有普通人的十分之一,隨時有生命危險,急需輸注血小板。

刻不容緩,心外科主治醫師李庚立即聯繫武漢市血液中心,經過積極協調,終於在當晚11點拿到了珍貴的紅細胞和血小板,當輸注後患者轉危為安,所以醫護人員懸著的心才算落了地。

在A4,醫護人員為了節約防護用品,少喝水以減少上廁所頻次,為了挽救患者生命,一個班下來,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但沒有人有怨言,沒有人選擇退縮。

在整形門診護士湯亞男的回憶中,一踏入戰場,醫護人員彼此依靠和慰藉,所有人都團結在一起,擰成一股繩。

「沒事,我在這,我來!」「這氧氣瓶快沒氧了,我去搬!」「你一個人能行嗎,我給你幫忙!」「那人氧飽和度不好,大家都多注意下!」「治療室收藥的人手不夠,我去幫忙!」「打針的人手不夠,我去幫一下!」「120送人來了,快上氧氣和監護!」「我先跟你說下,等會交班的時候提醒一下我」……湯亞男說,這些彼此熟悉的聲音,忙而不亂,穩而不雜,每天都溫暖和鼓勵著彼此。

「戰場上,沒有停頓,沒有時間去容得下你懈怠,所有的事情就像洪水決堤奔著你來,推著你滿場子使勁轉!可就是這樣,沒有一個戰友不給力,沒有一個戰友退到幕後。即便是想上廁所,即便是口罩裡浸透了汗水,即便是霧氣花了眼睛,也沒有一個小夥伴輕易中途退場。」後來,湯亞男在一篇文章裡這樣寫道。

如今,疫情陰霾逐漸散去,勝利曙光已透過晨曦,白衣執甲的戰士們已然踐行了自己「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錚錚誓言。

醫護人員彼此互相鼓勵。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團隊,同樣是一支青年軍。在489名醫護人員中,35歲以下的青年醫護就有308名,他們青春無畏、青春無悔,挺身而出,勇挑重擔,正是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的生動實踐。而今,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團隊獲授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相關焦點

  • 武漢協和醫院的戰疫女神
    樊紅:疫情不結束,一天不懈怠樊紅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回國後第二天就來醫院報到,沒顧上倒時差,沒考慮自身安危,更顧不上與家人團聚,立即投入到了發熱門診留觀室的籌備工作中。1月20日,發熱門診留觀區A4正式開張,一個新的病區開張,又是一個專門收治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病區,處理起來千頭萬緒。大到申請呼吸機等大型設備,對諸多原本專業並不對口的支援人員的培訓,小到喝水、吃飯等日常生活細節,還要儘量保證所有人員不被感染,無一不需要操心。
  • 協和戰疫紀錄片《重生》燃情上映
    (簡稱「     武漢協和醫院」)舉行。雖然湖北省應急響應級別,已降到2級,但作為「前哨」的發熱門診,防控措施並沒鬆懈。疫情遠去,但對王偉仙來說,不堪回首的那段艱難時光,仍駐留在記憶深處。     2019年12月31日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開放夜診隨後接診量不斷增加
  • 7層防護之下,記者探訪武漢肺炎隔離區、發熱門診
    今天20日晚,武漢市公布了61家發熱門診名單。21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探訪了武漢兩家發熱門診,了解救治一線的最新情況。
  • 北京發熱門診「升級」:234個社區醫院已建發熱篩查哨點
    大醫院蓋起新樓,將門診、住院、檢測功能集於一體;社區則新增發熱哨點,承擔「首診負責」制,以實現對發熱患者的閉環管理。截至11月30日,北京33所醫院發熱門診改造完畢,23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完成建設。改造仍在繼續。
  • ...玫瑰別樣紅——記西安市紅會醫院新冠肺炎發熱門診抗疫女子特戰隊
    張玉琪和張瑾、魏莉萍正在對一位發熱病人做預檢處理,詳細詢問病人臨床表現及流行病學史,測體溫,採血,採集拭子,送核酸檢測樣本,發熱病人留觀……新冠肺炎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正在給一位發熱疑似「病人」採血「經過一個多月的戰疫磨鍊,堅守在紅會醫院新冠肺炎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對處理疑似新冠肺炎發熱病人的每一個環節,早已爛熟於心。我們19名醫護人員中,17位為女性。
  • 武漢90後女醫生的戰疫日記:我在發熱門診的這一個月
    △葉黎文在工作  1992 年出生的她,是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呼吸科最年輕的醫生,2019 年 7 月畢業參加工作,到崗才半年多。但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之始,她就衝在了最前面。  發熱門診第一個值班醫生  1 月 4 日,早上 8 點,葉黎文成為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發熱門診正規運行後的第一個值班醫生。
  • 「我是一名醫生,我要回去上班」 武漢協和醫院朱彬千裡奔赴一線
    朱彬通過千裡「偷渡」的方式,從上海趕回武漢,投入到武漢協和醫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一線工作。朱彬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醫師,2019年12月初,作為科室年輕骨幹,朱彬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進修學習,按照計劃,他將在上海進行為期3個月的進修。但疫情在12月底爆發。
  • 納溪人民醫院門診支部:支部鋼堡壘 黨員鐵戰士
    四川新聞網瀘州2月21日訊(祝相平 凌菡 文/圖)瀘州市納溪區人民醫院門診支部委員會,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凝聚力量,醫務工作者紛紛主動請戰,奔赴疫戰前線,展現了黨員和醫者雙重身份義無反顧的責任與擔當。
  • 青春在戰疫中閃光
    「我現在所在的是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ICU,目前還有一些痊癒的新冠肺炎患者進行基礎疾病治療。」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ICU的護士張珊珊在工作崗位上啟動了連線,她的愛人全蜀在視頻的另一端,那是五四青年節前夕,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聯合舉辦的「綻放戰疫青春·堅定製度自信」五四青年節主題活動現場。
  • 南京中大醫院三批專家堅守武漢,參與救治重症患者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前線仍有一些醫務人員和專家承擔著重症患者的救治,包括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的三批專家,目前他們分別駐守在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著名重症醫學專家邱海波,1月19日出徵武漢,兩個多月來,邱海波始終奮戰在「最前線」,發現俯臥位通氣治療技術,以其精湛的醫術拉回「掙扎在懸崖邊上」的重症患者;提議專家下沉、增設重症收治醫院、全國重症馳援、創建方艙醫院……目前,邱海波駐守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定點醫院,奮力攻堅最後的「重症堡壘」。
  • 築強戰鬥堡壘 高揚黨的旗幟 滄州市傳染病醫院疫情防控救治備戰...
    連日來,滄州市傳染病醫院廣大黨員幹部和全院職工迅速行動,挺身而出,始終衝鋒在疫情防控救治備戰的最前線,黨員打頭陣、當先鋒,築強戰鬥堡壘,高揚黨的旗幟,全院幹部職工眾志成城,讓黨旗在疫情防控救治備戰一線高高飄揚。
  • 聚焦丨張龍:聚青春力量 書戰疫擔當(44)
    現推出【聚焦】張龍:聚青春力量書戰疫擔當。 張龍在抗疫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上發言聚青春力量 書戰疫擔當大家好,我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張龍,也是第三批援助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向全國蔓延,危急時刻,我所在的急診科迅速反應,積極響應醫院黨委相關工作部署,緊急成立疫情防控一線小組,科室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纓,自願承擔門診發熱患者篩查救治工作。1月23日,醫院高度重視,急診科緊急擴建發熱門診。由於過年人手不足,我便號召在鄭的科內職工共同參與,大家聽到消息後,紛紛第一時間響應。
  • 收下1.8萬個口罩的莆田系醫院:入圍肺炎定點名單,未收治發熱病人
    紅十字會信息出錯1月30日,微博認證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的用戶發微博求助,表示武漢協和醫院物資即將全部用盡,「不是告急,是沒有了!」同日,湖北省紅十字會官網披露的物資使用情況公布表顯示,向武漢協和醫院捐贈口罩3000個,折合金額1.2萬元。
  • 一切為民的時代答卷 | 中共北京協和醫院第八屆委員會工作回顧
    北京協和醫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患者」的辦院方向,書寫了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全體協和人深入推進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銳意改革創新、深化內涵發展、服務人民健康,奮力建設六大體系,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協和人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赤誠。醫院連續十一年蟬聯中國醫院排行榜榜首,在國家首次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排名第一。協和經驗作為國務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國家衛生健康委公立醫院黨建的先進典型向全國推廣。
  • 天津市腫瘤醫院發熱門診正式交付
    繼「火雷山」醫院、西安公共衛生中心交付後,中建安裝在天津抗疫一線再創「中國速度」。2月20日,中建安裝參建的天津市腫瘤醫院發熱門診項目正式交付,並具備接診條件。 天津市腫瘤醫院項目總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其中總部院區面積1100平方米,由原體檢中心改建而成,改建為14間隔離病房,3間就診室等配套醫療設施。
  • 「五一」假期武漢多數醫院照常接診,部分醫院需提前網上預約
    「五一」期間,「雲門診」照常接診,患者可登錄同濟醫院官方微信或掌上同濟App「在線問診」。除急診外,門診正常開診後所有科室均實行分時段預約就診,可提前五天在醫院官方微信或掌上同濟App上進行預約掛號。武漢協和醫院門急診照常。專家排班有變動,請以實際排班為準。
  • 海醫二院發熱門診護士:醫護人員是穿著防護服的"緝毒警察"
    中新網海南新聞2月20日電 這是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發熱門診護士林芳玉19日在該院發熱門診記錄下的戰疫日記。 穿著防護服的「緝毒警察」  還記得1月22日那天,我剛下了夜班,早上就接到了護長臨時通知,讓我和另一位同事張雷到發熱門診支援。
  • 淄博市中心醫院:線上發熱篩查門診裡的「網紅醫生」
    疫情期間,群眾普遍存在緊張、焦慮情緒,淄博市中心醫院網際網路醫院APP裡,於發濤每天都會收到幾十條類似的問診,除了專業的建議,還要給患者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安慰他們緊張壓抑的心情。打開於發濤的網際網路醫院個人主頁,看到的是接診506人次的赫赫「戰績」,作為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助理,一名青年黨員,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他主動承擔了線上發熱篩查門診的重擔,連續10天,從早上到夜間幾乎沒有閒暇。由於諮詢量大,接診及時,他也成為了線上發熱篩查門診裡在線時間最長的「網紅醫生」。「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衝鋒在前。」
  • 33所醫院發熱門診改造完畢 北京發熱門診將達到101所
    原標題:全市發熱門診將達到101所   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 孫樂琪)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截至11月30日,本市33所醫院發熱門診改造完畢,經院感專家組驗收合格後即可開診。屆時,全市發熱門診將達到101所。
  • 國家衛健委:武漢發熱門診日接診量10261人 需留觀的377人
    針對網傳武漢疑似病例存在住不上院的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介紹,武漢已開放和即將開放的床位總數超過1萬張,平均每個醫院一天接診的發熱病人是174人。從目前的情況看,看病難和住院難的問題有了很大程度的緩解。焦雅輝介紹,最早一批武漢的兩家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和肺科醫院開放的床位是6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