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西遊記原著: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職業悍匪-混世魔王☆
戰力指數:一顆星☆:武功平平,不會變身,無貼身寶物,無狐朋狗友助陣,擅長耍刀和貼身搏鬥,三腳貓爬雲功夫,跟隨匪徒較少,槍炮也不多。
性格特點:以貌取人,盲目自信,狂妄自大,欺軟怕硬,典型的市井無賴,見利忘義,土匪本性。
社會關係:與其餘黑道並無往來,無帶頭大哥的保護傘,系地痞流氓類型。
最後結果:被當時的花果山水簾洞洞主悟空實力碾壓,洞毀魔亡。
和大部分武俠小說一樣,第一位出場的惡勢力刀客總是實力平平,西遊記中第一位閃亮出場的匪徒混世魔王,可謂是氣場強大,威震花果山一帶,名字聽起來就相當霸氣,自認為天下無敵,不僅是魔而且還稱王,其實名不副其實,稱王明顯是自誇。混世魔王混跡在花果山附近景色宜人的山水之地--坎源山水髒洞。
★原著:筆峰挺立,曲澗深沉。筆峰挺立透空霄,曲澗深沉通地戶。兩崖花木爭奇,幾處松篁鬥翠。左邊龍,熟熟馴馴;右邊虎,平平伏伏。每見鐵牛耕,常有金錢種。幽禽斯朔聲,丹鳳朝陽立。石磷磷,波淨淨,古怪蹺蹊真惡獰。世上名山無數多,花開花謝蘩還眾。爭如此景永長存,八節四時渾不動。誠為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髒洞!
★混世魔王是悟空的近鄰,魔鬼相同,聽名字就知道邪惡出身,此悍匪槍炮不多,匪徒也少,武功不入流,雖然會點爬雲功夫。
★原著:眾猴道:「他來時雲,去時霧,或風或雨,或電或雷,我等不知有多少路。」
★但即不會變身,又無寶物隨身助力。和所有悍匪不一樣的是,混世魔王雖然是一副兇相,但很注重儀表形象,是當時的著西裝的流氓,悟空沒回花果山前,混世魔王打家劫舍無惡不作危害相鄰,手持大刀打扮入時,逍遙自在日子過得好不快活,而且他要比當時的悟空時尚的多。
★原著:頭戴烏金盔,映日光明;身掛皂羅袍,迎風飄蕩。下穿著黑鐵甲,緊勒皮條;足踏著花褶靴,雄如上將。腰廣十圍,身高三丈。手執一口刀,鋒刃多明亮。稱為混世魔,磊落兇模樣。
混世魔王整日在花果山附近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渾渾噩噩的打發日子,並以打家劫舍為生,一點遠大抱負都沒有,唯一的理想就是擴大地盤發展匪業。當得知悟空不在花果山後,不但不照顧一下高鄰的子民,不找機會光明正大的和悟空比試一下武功,反倒明目張胆的趁猴王不在,搶了花果山的盆碗家當,平了花果山,還順帶劫持了一群武力弱小的猴民,估計是等悟空回來,索要地盤和錢財,大魔王一點沒把猴王放在眼裡。
★原著:卻把毫毛一抖,收上身來,又見那收不上身者,卻是那魔王在水簾洞擒去的小猴,悟空道:「汝等何為到此?」約有三五十個,都含淚道:「我等因大王修仙去後,這兩年被他爭吵,把我們都攝將來,那不是我們洞中的家火?石盆石碗都被這廝拿來也。
★混世魔王命運真是命運不濟,遇到了悟空。由於當時信息不發達,魔王手下又不認真巡山,信息搜集不給力,混世魔王也沒親自取證調查,直接稀裡糊塗的就和花果山水簾洞洞主悟空搶地盤,展示強大實力。當混世魔王見到了當時打扮不入流,沒顏值的悟空時還不具慧眼,不及時認錯,結果慘遭滅門,洞毀人亡,可惜了一番匪業。混世魔王真是混世沒混明白,白稱王了。
混世魔王如果早預料到悟空將來會發達,以他欺軟怕硬的性格,估計早就宴請悟空高鄰,和悟空混成鐵哥們了,以後也好借著齊天大聖的威名,匪業有個大發展。可惜混世魔王和當時的花果山水簾洞洞主悟空見面時,悟空實在是顏值一般,又矮又瘦,尖嘴猴腮的猴王可謂是不倫不類,寒酸難看,連個兵器都沒混上,江湖上也沒名沒號,悟空裝束更是不僧不俗,連一身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一副難民模樣。悟空在當時和花果山一帶名號響噹噹,威震武林的大匪首混世大魔王根本沒法相提並論,不在一個檔次上,混世魔王怎能瞧得上悟空呢!混世魔王怎麼沒料到以後猴頭猴腦的悟空會有很好的發展前途,甚至在佛道仙界和地府都混的風生水起,是響噹噹的人物。估計混世魔王知道這情況後做鬼都腸子悔青了。
★原著:魔王笑道:「我常聞得那些猴精說他有個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來了。你們見他怎生打扮,有甚器械?」小妖道:「他也沒甚麼器械,光著個頭,穿一領紅色衣,勒一條黃絲絛,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
★混世魔王和悟空過招時,開始還自持是威震一方的悍匪,盲目自大,假裝講究武德,見赤手空拳不是悟空對手,立刻露出無賴本性,毫不客氣持刀就砍。
★原著:那魔王伸手架住道:「你這般矬矮,我這般高長,你要使拳,我要使刀,使刀就殺了你,也吃人笑,待我放下刀,與你使路拳看。」悟空道:「說得是。好漢子,走來!」那魔王丟開架子便打,這悟空鑽進去相撞相迎。那魔王丟開架子便打,這悟空鑽進去相撞相迎。他兩個拳捶腳踢,一衝一撞。原來長拳空大,短簇堅牢,那魔王被悟空掏短脅,撞丫襠,幾下筋節,把他打重了。他閃過,拿起那板大的鋼刀,望悟空劈頭就砍。悟空急撤身,他砍了一個空。
★混世魔王和後面出場的妖怪比起來,一點政治背景都沒有,又不是名門望族,只是個乘人之危,以貌取人欺負鄰居的標準地痞流氓。悟空赤手和他用大刀相博,也不好對付,可見大魔王刀法不錯,有較好的武功底子。最後逼得悟空不得不用身外身法,拔幾根毫毛變成小猴才把他搞定了,真是秀才遇到兵,甚至猴王連批判大會都沒開,沒宣布混世魔王的罪證九九八十一條,按照猴王的火爆脾氣,根本沒給魔頭申訴辯護悔過的機會,直接熱身當場就給打死了,可惜這威震一方的悍匪死的一點都不悲壯,最慘的是匪窩都被毀了,這也難怪,悟空不在,他乘人之危的連搶東西帶搶猴民,落個悽慘下場也不冤枉。最後死在了威震江湖的悟空手裡,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也算對得起他混世魔王的名號,光榮就義了。
★原著:悟空見他兇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丟在口中嚼碎,望空噴去,叫一聲:「變!」
★原著:即變做三二百個小猴,周圍攢簇。原來人得仙體,出神變化無方。不知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那些小猴,眼乖會跳,刀來砍不著,槍去不能傷。你看他前踴後躍,鑽上去把個魔王圍繞,抱的抱,扯的扯,鑽襠的鑽襠,扳腳的扳腳,踢打撏毛,摳眼睛,捻鼻子,抬鼓弄,直打做一個攢盤。這悟空才去奪得他的刀來,分開小猴,照頂門一下,砍為兩段,領眾殺進洞中,將那大小妖精,盡皆剿滅。
總結:★作者書寫混世魔王看相似簡單,實則用心良苦的塑造悟空形象,悟空自此平匪後在花果山一帶揚名立萬,彰顯了實力,才得以結交了牛魔王等諸弟兄,為悟空取經事業奠定了穩固大後方的基石,自剷除混世魔王后,加上悟空知名度增加,成為佛仙道家三棲明星,悟空老家花果山就基本上一片祥和,才有後續艱難取經路上的故事發生。估計取經回來後,鬥戰勝佛會祭奠一下混世魔王,為當初不給他改過機會悔過呢!混世魔王角色的出現也可謂拋磚引玉,正所謂一將成名萬古枯,無名無姓天地所生的猴子最後終於成佛,少不了混世魔王慘死這樣的事情發生。
混世魔王的章節是西遊記精彩紛呈後續的開篇,唯美樂章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