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動漫自媒體人,我在過去可沒少寫過《一人之下》的解讀文,而有意思的是,自從兩年前開始,相關文章的評論區總會出現如下這系列說辭---
「我只想知道第三季上映沒?」
對於一部動畫來說,評分固然是衡量品質的因素之一,但要說到最直觀最關鍵的影響那還得屬用戶的期待。這不,《一人之下》做到了,而與此同時這部被動漫迷們期待了兩年之久的第三季也總算在前兩天到來了。
目前豆瓣8.8,而開播當天總累計的播放量也超過了1億(目前累計達1.3億),相信如此成績也足夠傲立在四月新番季的頭部位置---
不過問題來了:為何《一人之下》的人氣能夠如此蠻橫的增長?這其中究竟存在不存在所謂的「水分」呢?
今天這期內容我將就這個問題給大夥帶來詳盡的解答,也順帶給你們詮釋這部國產動漫的精妙所在---
01.不得不提的製作團隊
《一人之下》漫畫連載自2015年2月,而到了16年7月第一季動畫便已製作上線了。
彼時,操刀動畫製作的團隊當屬日本動畫公司Pandanium,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中日合作的品質居然遭到不少動漫迷吐槽,饒有著毀原作的意味。
而到了17年10月,當第二季動畫更換成上海繪夢之後,這部作品也總算挽回了名聲,並與同年上映的《全職高手》合稱為年度國漫雙雄,贏足了動漫迷的口碑。
需要強調,《一人之下》第三季的製作團隊又再度歷經了變更,從大名鼎鼎的繪夢替換成了名氣相對羸弱的「廣州大火鳥」。
但即便如此,第三季品質卻在一眾動漫迷看來當屬前所未有的精湛---
甭管是人物形態,還是北京街頭的場景,在我看來分毫不輸曾自詡為「新海誠御用團隊」創作的《肆式青春》,尤其在一系列接地氣的風俗文化的加入後,整部第三季頓時被濃濃的生活煙火氣息所包圍,很難不為之怦然心動。
當然,能力絕非一蹴而就的,大火鳥雖在17年6月才正式成立,但這家公司已經參與過諸如《我的天劫女友》《少女前線人形小劇場》《妖精種植手冊》《實驗品家庭》等等番劇的製作。
尤其是《實驗品家庭》,這部新番曾在當年同步在中日兩地播放,劇情中規中矩,但劇中出現的一系列唯美色調的場景以及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畫面,卻引起了中日兩地動漫迷的競相追捧,並被國內權威動畫媒體賦予了「奇蹟團隊」的稱謂---
不過時間到來2020年4月,大火鳥在如上精湛畫面的基礎上還繼續給我們帶來了眼前一亮的提升,而這就是王也和諸葛三小夥的對戰,它甚至被不少動漫迷讚譽成「國漫最牛的打鬥戲」---
從每一招式的細節拿捏,到分鏡的運用,再到特效的加持,整一個過程行雲流水光彩奪目,讓人很難相信這會是二維國漫能夠做到的程度。
事實上,如果你也是一位日漫粉絲,那想來也能在如上打鬥場景品出濃烈的《博人傳》味兒---
嘿,這可不是抄襲,相反是「風格延續」,畢竟當年憑藉《博人傳》第65集名躁二次元圈的「黃成希」這次也被大火鳥誠邀進了製作團隊,以「最強臨時工身份」給我們呈現出了史上最強的國漫打鬥畫面。
就這品質,你們還能按捺住點播的衝動嗎?
當然,部分動漫迷會不解黃成希到來的原由,認為這是殺豬焉用牛刀的體現。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不妨看看黃成希微博的一連串頭銜和其中的這番話吧---
「師承山下宏幸,火影疾風傳博人傳主力畫師,刀劍神域劇場版原畫」
可以知道,這是一位原本在日漫行業已不愁聲望的大神,而這一次《一人之下》劇組能誠邀到他,歸根結底都是這部國漫長久以來的影響力所導致的---畢竟有誰不想為自己喜愛的作品出一分力呢?
當然,《一人之下》的聲望不僅是它能吸引黃成希加盟的原因,也同是它能夠輕鬆獲得過億播放量的另一個關鍵---
02.《一人之下》的地位和成因
正如前文所說,這是一部連載自2015年2月的國漫,而截至今年為止它已經走過了整整5年曆程。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就在這中規中矩的連載時長裡,《一人之下》已然在連載平臺收穫到超200億人氣的關注度,超過了包括《火影》《海賊王》《死神》在內的一眾日漫經典。
甚至在不少動漫迷眼中,《一人之下》當屬長篇連載國漫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國漫之光。
而就在前些年,日本知名的NHK電視臺就曾在某檔透露「中國動漫正成為日漫最大威脅」的節目中,對《一人之下》進行了毫不吝嗇的讚嘆---
「甭管色彩搭配、畫面構圖、還是打鬥場面的繪製均具備超一流的水準......中國近幾年來已經出現了很多通向世界,並擁有可怕實力的漫畫家」
如上說辭出自集英社編輯長「細野修平」之口,而這部國漫也在17年年底成功登陸了JUMP+平臺,並吸引了不少日本動漫迷的喜愛。
所以不難想見,《一人之下》被贈與的國漫之光的頭銜絲毫不虛,而作為一名忠實的漫迷,除了集英社編輯長讚嘆的繪畫功力之外,我們也理應清楚《一人之下》的劇情也同樣是迄今國漫領域中數一數二的存在---
過去5年,《一人之下》連載的集數已經達到了近500集之多(已有《海賊王》一半),而概括來說也就主要經歷了這幾個關卡:初入異人圈-羅天大醮-碧遊村-秦嶺-四川唐門。
從主線來看,米二從開篇便設定了諸如甲申之亂、八奇技、馮寶寶身世、36賊等等懸疑。但犀利的是,5年過去了,這系列懸疑依舊未有絲毫的揭露,相反還通過後續旅程埋下了更多不解之謎。
比方說羅天大醮給我們帶來了天師度,而碧遊村篇則借八奇技擁有者馬仙洪引出了異人製造機以及幕後黑手馬大姐的陰謀,至於秦嶺篇則再進一步的揭露了無根生的生平履歷、南派丹法祖師紫陽山人的蹤跡,以及海外異人勢力的端倪等等。
從如上脈絡可以看到,米二似乎從一開始便謀下了一個長篇大局:以甲申之亂八奇技等終極秘密為引子,逐步牽扯出曾關聯命運的一眾人和事。整體推進節奏相當緊湊,而依次展開的伏筆也吊足了動漫迷的胃口。
當然,步伐邁得大了,就總會引來不少非議,在老早之前就曾有動漫迷擔心《一人之下》會以爛尾收場。
但只要你是一位緊追漫畫更新的粉絲,你一定清楚,即便到了5年後的今天,這部作品也依舊有條不紊的推進著,不得不佩服米二的統籌能耐。
不僅如此,就在主線劇情之外,米二還通過多個人物,詮釋出了一個又一個鮮活且令人動容的故事---
比方說羅天大醮篇出現的「田晉中」,此人和老天師為同門師兄弟,但區別於天師的當世最強實力,田老卻幾乎一輩子在輪椅上度過。當然,這還不算慘,真正的可怕在于田老餘生都被疲憊的精神折磨著---他不能入睡。
他的此等悲慘只為了給張懷義保守36賊的秘密,從當年奉命下山尋找後者並遭遇一系列的摧殘開始,田老便無怨無悔地堅持了下去,直到全性龔慶的到來,方才得以解脫。
再比如四川唐門篇中的唐妙興,在張楚嵐等人拜訪的時候,他可是一派之門長,擁有著無數人可望不可即的聲望和能力。
然而即便如此,為了唐門能夠在現代社會獲得更高的話語權,他還是毅然決然地巧施妙計,利用張楚嵐等人的資源幫助唐冢深處的36賊許新重獲天明,並獨自走上了衝擊丹噬的道路。
最終唐妙興掌門死了,但他曾留下來的對自家門派絕技的自傲和大無畏精神,終究會感染著一位又一位動漫迷,讓我們永久銘記他的那顆炙熱的心。
當然,米二在《一人之下》中對人物的精彩刻畫絕不僅有如上兩位,包括張楚嵐對馮寶寶的付出,王也對家人和天下的關懷,諸葛青在面對八奇技誘惑時的掙扎,以及無根生等36賊或許為了民族大義而一生顛沛的歷程,通通能讓漫迷們表以無盡的感慨。
什麼叫做共情能力?我相信米二在《一人之下》的劇情當中,已經借一位又一位鮮活的角色給我們淋漓盡致地詮釋了。
從如上內容可以看到,《一人之下》第三季之所以能夠首日破億,少不了大火鳥和黃成希的加持,也離不開過去5年米二在漫畫中的口碑和人氣積澱。
不過如上因素也只是「人和」,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承認天時和地利(也就是環境)---
03.它還生對了時代
環境力量是不容小覷的,就正如自千禧年以後被三大民工漫統治的日漫領域,雖說後來也曾出現過諸如《約定的夢幻島》《鬼滅之刃》等等佳作,但若想復現三大漫的江湖地位,我相信在《海賊王》仍未完結的當下是不會具備多大機會的(《鬼滅》有些希望,但劇情似乎有點兒短)。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國漫,恰恰因為2015年之前,國漫領域並不存在一部名聲強悍的長篇作品,故而《一人之下》的到來便填補了動漫迷們的期待空缺,並憑藉出色的人設、劇情、分鏡的創作成為了一眾國漫迷對長篇國漫質量上限的所有想像。
自此,甭管後續推出了多麼精彩的作品,《一人之下》都會被反覆拿來比對,成為了國漫質量評判的一把標尺(日漫則是《海賊王》)。
這個現象在經濟學領域被稱作為「價格錨點」,形容消費者在對一件商品進行估值的時候,往往會借用腦海中最印象深刻的同類對比物,並由此釐分出質量優劣和性價比的高低---
換句話來形容這也是所謂的「認知佔據」,而一旦一件商品佔據了人們的意識,那它在傳播學角度看來便會獲得其餘事物不可能具備的傳播優勢,逐步鞏固著自我的霸主位置。
可以想見,如今的《一人之下》便是如此,自從在2015年2月連載開始(彼時的國漫仍處蠻荒期,《大聖歸來》對國漫行業的振興還要再等5個月)它便憑藉摧枯拉朽的創作質量,輕而易舉地佔據了一眾國漫迷的認知,並成就了一系列的佳話。
那如此說來,站在過去5年的人氣、品質、以及生對了時代的基礎上,第三季動畫開播首日即收穫1億播放量,還會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嗎?
所以剩下時間,我們不妨好好欣賞《一人之下》第三季的每一集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