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如海,深邃而神秘。
一入股海,回首無路。
有人浪裡淘金,有人葬身魚腹。
此時的黃明(化名),坐在翠湖的長椅上,仍在專注地翻看著手機。
翠湖,昆明著名的公園。
深秋漸涼,公園裡遊人寥寥。
手機裡股市行情在閃爍,一紅一綠。
「這下全完了!」
這是黃明見到我講的第一句話。
黃明是個資深股民,甚至也算是一個高手。
踏入股市已10年,期間也起起伏伏。
近兩年,他似乎技術長進,股途坦蕩,
據說已賺取數十萬。
悲劇來自於他的重倉品種。
今年6月29日,他買入了仁東-控股。
黃鳴對這隻票已觀察了許久。
他看得出,這是一隻莊股。
甚至他自以為看出了主力的運作規律。
那就是調至10或者20日均線,就會上去。
主力要賺錢,要護盤。
所以29日,一開盤他便重倉了該股。
果然,當日大陽拔起,幾乎漲停。
這就是黃明的風格:重倉以赴,一擊必中。
儘管第二天有所回調,但黃明不急。
他知道很快就會拉起。
事後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這的確是一支莊股。
四個多月時間,「仁東」翻了近一番。
股價從他的入手價34元附近一路漲到64元附近。
此時,黃明已賺得盆滿缽滿。
看著帳戶裡的資產已接近40W。
黃明笑了,他很滿意這次中線操作。
四個月,一倍利潤,算得上大神了。
大神之所以成為大神,就是對於市場一直是戰戰兢兢的,是敬畏。
太放任自信,只會導致市場嗅覺靈敏度的降低。
11月7日,晴。秋高氣爽。
黃明如往常一樣,9點整坐在了電腦前。
「仁東」已經橫盤調整一個月,這兩天剛剛站穩5日均線。
這是入手仁東以來,最長的一次調整。
黃明靜靜的看著電腦。
他相信他的機會又一次來到。
「仁東」如此長的調整時間,跌幅卻不大,說明主力還不想走。
既然如此費時費力的盤踞,又不走,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還要拉。
從趨勢來看,這票還未出過主升浪。
黃明認為,不僅要拉升,而且要暴力拉升,甚至不排除連續漲停板。
這一天,他砸下百萬以61.5元的價格再次加倉「仁東」。
這是黃明炒股以來最大的一筆。
而且這「巨資」來自於融資和借貸。
「狠幹一把,過個肥年。」這是他的原話。
此後兩天,一如預料。
看著幾乎完美的圖形,小陽線預熱,溫和放量。
黃明更加的放心。
甚至接下來兩天的小幅回調,他也不當回事。
「主力故伎重演而已。」
11月24日,「仁東」收出中陰線,連破5、10兩根均線支撐。
黃明後進的百萬資金已經出現浮虧。
有點不妙。
看著這根K線,不大不小,黃明有點懵。
還好,20日線支撐還在。他稍許安慰。
當天晚上,有點焦躁,他也說不清為什麼。
第二天,早盤競價波瀾不驚。
黃明長舒一口氣。
沒想到,9點30分剛一開盤,「仁東」便急不可耐的下殺。
黃明想減倉,幾次輸進去,又撤了回來。
他還想再等等,看看到底主力要幹什麼。
當日,下午2點整,「仁東」突然直線下跌。
僅9分鐘,便封死跌停。
周三收盤,黃明有些沮喪。
破位了,看來明天要割掉一部分了。他這樣想。
然而,意外不可預料。
周四,卻是一字板,一字跌停,百萬封單。
這種跌停,這樣封單,沒有人能出的去。
黃明不知所措。
出什麼事了?他到處查看「仁東」的消息面。
除了前幾天的「國資放棄合作」,沒什麼大的利空。
況且要跌也要利空出來當日,怎麼幾天後突然崩盤呢?
他想不通。
股票就是這樣,有時候漲跌就是莫名其妙。
黃明想不通,但不影響股票繼續跌停。
跌停!跌停!跌停!
跌停!跌停!跌停!……
黃明喃喃著:「跌停,10個跌停了」。
風不大,卻吹落了翠湖裡的樹葉。
一片飄在黃明的腳旁。
「沒機會了。一點機會也沒了。」面對我的勸慰,他這樣說。
「不知何時才能開板,即使開了,也與我沒關係了!」他氣若遊絲。
天堂與地獄有多遠,黃明說也許僅僅是一隻股票的距離。
枯葉黃,秋水涼。
黃明禹禹而去,落日剪影下的他,顯得孤單而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