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命理學中「十二支骨象」之醜土
(龍易居士)
所謂「骨」者,體也!其本意也,精髓也!「十幹骨象」和「十二支骨象」是我國古代先賢們總結出來的關於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精闢性概論,凡是從事我國命理學研究的人士都知道「十幹骨象」與「十二支骨象」這些概念,但是,這些先輩們僅僅為我們留下了意境優美的七言詩句卻未曾作出過多的解析而稍顯遺憾。今天,我們本著緬懷先賢、弘揚傳統學術的觀點,和龍易先生一道來共同重溫和解讀這些古人們的智慧結晶與曠世精華,誠惶誠恐,謝謝!
龍易先生將把「十幹骨象」與「十二支骨象」分成二十二篇文章來逐一與大家共同學習,文章中的詩詞記載可能與原文略有出入,皆因版本差異而已,未敬之處,還望海涵!
《淵海子平》卷三中關於「十二支骨象」之「醜土」的記載如下:
隆冬建醜怯冰霜,誰識天時轉二陽。
暖土誠能生萬物,寒金難道只深藏。
刑衝未戌非無用,類聚雞蛇信有方。
若在日時多水木,直須行入巽離方。
醜土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二位,從命理學的觀點來看,醜土位於「月建」的隆冬十二月(也稱臘月)。所謂「月建」,即是指搖卦當月的月地支,也稱月令、月將,這是易學上的一個專業術語,是我國農曆標識月份的一種形式,分別為:一月(亦稱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亦稱冬月)建子、十二月(亦稱臘月)建醜。我們知道,一年四季中的一二三月為春季,四五六月為夏季,七八九月為秋季,十冬臘月為冬季。學習過命理學基礎知識的人都很清楚,「醜」這個字從陰陽五行來論,屬於陰性溼潤的土壤,她與十天幹中的「己土」具有很多相似的外象,大家可以去參考龍易先生以前發布過的《龍易居士教你自學命理基礎知識之己土》以及「十幹骨象」之己土的文章,裡面都有詳細的特徵描述,所以,我們就不在這裡作過多的贅述了,望諒!總之,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天幹中的己土與地支中的醜土在陰陽五行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需要提醒的是,己土的外象表述沒有醜土的外延那麼豐富而已。醜土處於一年四季的隆冬時候,屬於潮溼冷寒之體,我們可以想像,像這樣的土壤如果再遇上冰霜雪雨的浸漫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糟糕自然環境,大地冰封雪凍可以說是毫無生氣可言,更別說植生萬物了。所以,古人說「隆冬建醜怯冰霜」是很有道理的。易學上說「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至」者極致也,也就是說每年的夏至時是陽氣旺盛致極向陰氣轉化的開始,冬至當然就是陰氣旺盛致極向陽氣轉化的開始,冬至開始就是「一陽生」,臘月(十二月丑月)開始就是「二陽長」,正月開始即是「三陽開泰」,三陽」表示陽氣逐步超越陰氣,冬去春來,萬物復甦,「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在古人的詩詞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嚴寒潤溼醜土對於陽和溫暖之氣的渴望期盼之情。冬去春來不僅僅是自然界的循環交替,更是每個人命運的真切而美好的夙願。
我們知道,按照命理學的觀點,醜土坐下即有己土癸水辛金三種天乾物資藏於其中,水溫則土暖,地豐則生養萬物,藏於土壤之中的辛金屬於軟弱溫潤之體,天生具有「熱則喜母寒則喜丁」以及「土潤則生土重則埋」的生存喜忌原則,寒土相凍怎能出世,自然和這寒節的醜土一樣希望得到光與熱的溫暖與沐浴從而破土而出展露自己的清亮本色與光彩。
按照命理學的觀點,人命理中的「醜」土如果遇見「未土」和「戌土」這兩個因素就構成了「醜戌未」三刑的不利局面,為什麼呢?研究過命理學的人都知道,醜中有旺水(癸水),恃旺刑戌中墓火(丁火);戌為六甲之尊,未為六癸之卑,戌恃尊而刑未之卑。未恃有旺土(己土),刑醜中旺水(癸水),未恃有旺火(丁火),刑醜中辛金,戌恃辛金,刑未中乙木,這些局面都是倚強凌弱,仗勢欺人,故醜戌未三刑稱之為「恃勢之刑」。人命遇此,多因仗勢欺人,利用手中的權勢,恃強凌弱而胡作非為,欺壓人民或者他人,導致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等行為的發生。所以說,如果一個人的命運出現了上面這樣的情況,那就肯定會對於人生產生出十分不利的壞影響。當醜土之人的命運出現雞(即地支酉)和蛇(即地支巳)這兩種因素相聚時,就構成了「巳酉醜」三合金局的良好格局,這就是命理學上所說的「強土得金即為食祿豐盈之象」和真正展現出土良好的「誠信」的天然特色,當然,這種上佳的自然狀態誰不希望與期待?
如果一個人的命理上出生之日和出生之時有很多的「水」與「木」這兩種因素,則會顯示出寒水結冰、冷土凍木的不良局勢,可以肯定的是土、水、木三者都會受損受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自然調節之道,所以,古人告訴了我們「直須行入巽離方」這樣的絕佳方案,巽離方就是指東南方,也就是指木火旺盛之地,火旺則水土暖,木旺則利於大地田園的翻墾耕耘,這樣,土水木三者皆可得以大用,自然是圓滿無比的絕好理想狀態了。
上述對於醜土骨象觀點的解讀可能有失偏頗之嫌,但是,我們抱著相互交流學習的態度來解讀他,如能望其頸背而後努力,假能意得古人十之一二,則吾願足矣!願與諸君共勉!
(未完待續。。。。。。接下篇十二支骨象之寅木)
龍易居士
以文會友,以易結緣!
看千山飛度雲水作畫,品一泓流溢文儒衍秋!
2018年01月05日於四川營山西月湖畔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華夏民族經典!
(本文內容來源於龍易居士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備註: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