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看資料的時候看到這句話: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眼之所看皆是遺憾。滿滿的感慨,加上整天都在張愛玲的文字世界裡浮浮沉沉——嗯,情緒必然會受到影響。想到鍾楚紅與張曼玉的《流金歲月》,再想到黑白天鵝的《流金歲月》。這時間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就這麼分秒不差的流逝再流逝。留下的,又是什麼?帶走的,又是什麼?天天營營役役的,到底又為了什麼?
02
張愛玲是我最喜歡的作家,沒有之一。突然之間,發現她的文字竟然還沒有全部看完。看過的,也沒有全部吃透。大學時代,還能每次都寫個小論文什麼的。現在,連看張愛玲的小說都幾乎沒有時間。想到《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寧靜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充電。我是很慚愧的,所以這幾天都在看資料。也不知道有用還是沒有用,看了比沒有看總有更多收穫。活到老學到老,古人誠不我欺。
03
亦舒,也是我喜歡的作家。在這裡,我不喜歡說女作家、男作家。多多少少有些歧視的成分,在這點上不需要區分性別。亦舒小說中,我最喜歡的是《開到荼蘼》。反反覆覆看,只恨文思似荼蘼。可是,人總是要為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負責。這個負責,可能要付出很大很大的代價。亦舒的《流金歲月》中,我看到了人浮於事的朱鎖鎖。但她最後,依然幫助了曾經幫助過她的人——夠義氣。
04
但仔細回頭看看,那是個社會變遷的時代。一切的一切,無不發生巨大變化。不只是城市,還有每個人的思想觀。以前,可能老老實實讀書、安安分分工作就好了。就像蔣南孫,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怎麼看怎麼順眼,怎麼看怎麼乖巧。她的進步空間,永遠都有。卻永遠只有那一些,人生的軌跡也不會有多大的變化。就這樣,平平安安直至天荒地老也是好的。偏偏朱鎖鎖不是,她要活出未來。
05
畢竟,她確實不是讀書的料啊。再下去,她就會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差生。所以,她沒有想著在學習上如何更上一層樓。從校園出來,走入社會——沒有文憑的姑娘,你如何立足?朱鎖鎖找到了最好也是最便捷的方式。我真的不贊成,但她也只有這樣才能生存下去。沒有誰比誰高尚,更沒有誰比誰卑微。都是自食其力,並且不要影響別人的家庭、其他人的幸福。她和誰在一起,也不算過分。
06
但再見家明,朱鎖鎖又是那個陽光明媚的女子。大大咧咧的,只想著好好享受生活、享受快樂就好的無憂姑娘。反而,蔣南孫還是會有些不自然。畢竟,哪怕自己再優秀——在男人眼中,還是朱鎖鎖更加吸引注意吧。但,這不影響朱鎖鎖與蔣南孫的友情。這些年,一直互相支持、彼此幫助。我羨慕那樣的情誼,但現在呢?閨蜜到底是怎樣的存在,我不敢保證。只是覺得,防人之心不可無罷了。
07
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流金歲月,眼之所看皆是遺憾。唯有,珍惜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