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皇帝是天下第一尊貴的職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當了皇帝之後,普天之下的財富能任意支配,所有的人都要對你唯命是從,還擁對任何人的生殺予奪大權。
而且這個皇帝不但是金飯碗,還可以世襲,子子孫孫接班。
所以說,英雄豪傑都想坐上龍椅、穿上龍袍,過一把皇帝癮。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皇帝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男人們做夢都想當皇帝,而女人們的夢想,似乎就是想當皇后或者嬪妃,沒辦法,女性在古代社會地位有限,成長空間不足。男尊女卑,女人地位低,從皇帝到文臣武將,都是大老爺們的事,一般情況下,輪不到女人當皇帝,難度太大。
不當皇帝,當個皇帝身邊的女人也不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錦衣玉食,享盡榮華,尊貴無比,還福蔭娘家人。一不小心生了個男孩當了太子,那更是母憑子貴,無比嘚瑟。
如果說不想當皇帝的男人不是好男人的話,不想當皇妃的女人就不是好女人。
可惜中國在二十世紀初就推翻了帝制,皇帝被扔進歷史垃圾堆,想當皇帝的人就是白日做夢,註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帝制都被終結了,自然而然,想當嬪妃的女人自然也是痴人說夢,註定是一枕黃粱。
可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中國沒有了帝制,外國還有。
中國男人去國外當皇帝可能性太小,因為大家不會平白無故歡迎一個外來男人去統治他們。但中國女人去國外當嬪妃卻有可行性,因為對他們的生活不會有多大影響。
擁有華裔血統的文雅麗,就做過丹麥王妃,丹麥國家雖小,其王室在歐洲也是承襲已久,是正兒八經的歐洲王室。當然她後來跟約阿希姆王子離婚,又與王室攝影師再婚,後來又離婚,說明她是一個相當獨立的女性,敢愛敢恨,無所畏懼。
在遙遠的非洲大陸,有不少國家實行帝制,有的則是掛羊頭賣狗肉借民主共和之名實行帝制,因此就給了女人當嬪妃好夢成真的機會。
我國就有一位十八歲的美女,就胸懷遠大理想,遠嫁非洲做了王妃,這個敢想敢做的女子名叫林碧春。
大家知道,成功的路千萬條,但是通往皇帝身邊的路卻是獨木橋。想當皇妃的女人成千上萬,等於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
一個中國女子是如何戰勝千軍萬馬,成為最後的幸運兒,她的命運如何呢?
新中國成立後,西方不少國家都跟大陸建立了外交關係,這讓臺灣國民黨政權驚恐萬狀。
於是,蔣介石代表的所謂"中華民國"就不擇手段,拉攏世界上一些小國跟其建立所謂的"外交關係",中非共和國就是其中被拉攏的對象。
時勢造英雄,國民黨不擇手段搞"金錢外交",也給了平凡女子林碧春一個出人頭地做皇妃的機會。
臺灣當局拼命拉攏的這個中非共和國,當家的叫博卡薩,跟薩達姆、卡扎菲一樣,也是「民族英雄」身份起家。
薩達姆從小失去父親,靠叔父撫養成人。博卡薩也是個苦孩子,從小父母雙亡,悲慘的童年讓博薩卡養成了堅毅、頑強的性格。
當時的中非是法國人的殖民地,一心想當神父的博卡薩被爺爺揪著耳朵加入到了法國人的軍隊。
二戰結束後,博卡薩跟隨法國軍隊前往越南參加了法國跟越南長達十年的印度支那戰爭。
1960年中非在法國的許可下獲得獨立,博卡薩奉法國人之命組建中非軍隊,為日後奪權打下基礎。
1966年元旦,博卡薩跟薩達姆一樣,帶著一幫小弟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合法總統,奪權之後,也像薩達姆、卡扎菲一樣開始搞獨斷統治。
博卡薩對付反對派和人民手段極端殘忍,在國際上臭名遠揚,被千夫所指,成為孤家寡人,很多國家都譴責他,更不會承認他是中非的合法領袖。
在此情況下,博卡薩就向臺灣示好,想讓臺灣"承認"自己。
中國臺灣在國際上處境也不怎麼樣,面臨著從聯合國退出的窘境,兩"國"屬於難兄難弟,對博卡薩的示好,臺灣當局樂得照盤全收。
可以說,兩個政權為了共同的目標,狼狽為奸,走到一起來了,彼此把對方都看做救命稻草,緊緊抓住不放。
應蔣氏的邀請,1970年10月,博卡薩前往中國臺灣進行"國事訪問",對於博薩卡的到來,臺灣方面是竭盡全力討他的歡心。
甚至不排除博卡薩和林碧春邂逅,就是臺灣當局精心安排的一出歡迎大戲。
博卡薩住在高雄圓山大飯店,就是在這裡,他遇到了在飯店"兼職"的貌美如花的少女林碧春。
那時候的林碧春還是一位十七歲的小姑娘,楚楚動人,活力無限,全身上下洋溢著滿滿的青春氣息。
兩人攀談之後,博卡薩感覺非常默契,相見恨晚。
大魚果然上鉤,這個好色的獨斷者,果然對林碧春依依不捨,難以忘懷,在臨走的時候毅然決然向臺灣官員表示喜歡這個女孩,要向她求婚。
臺灣當局聽了心裡暗喜,要的不就是這樣的結果嘛。
於是,當局就全力以赴,要成全這段美滿的異國姻緣。
對於林碧春本人來說,這不是什麼壞事。
博卡薩是大獨斷者,是中非的無冕之王,嫁給他就是嫁給了皇帝,自己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后,等於一步登天,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即使不是組織安排也值得,何樂而不為?
於是到了第二年,這位十八歲的臺灣姑娘就順理成章嫁給了博卡薩,成為了讓人羨慕的"王妃"。
平心而論,博卡薩當時對林碧春這個中國臺灣女孩是非常痴迷的,結婚的時候用專機到臺灣迎娶,婚禮非常鋪張,奢華,可以說是世紀婚禮。
他們的新房,是博卡薩斥巨資打造的,金碧輝煌,富麗堂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林碧春的娘家人也被接到了中非,好吃好喝好招待,享受著皇親國戚的待遇。
林碧春深深地陶醉其中,幸福無比,覺得遇上了好郎君。
可是她不知道,做皇帝女人是最苦的,因為古今中外沒有一個皇帝的愛是長久的。
博卡薩既然是無冕之王,就不僅僅是一個妻子,雖然數量不像中國古代皇帝那樣多,但在林碧春嫁給博卡薩的時候,博卡薩已經有了八位妻子,林碧春事實上是博卡薩的第九位王妃。
普通男人有了錢還會冷落結髮妻子,移情別戀在外面包小三,何況博薩卡這個英俊威猛,最有權勢和財富的皇帝?
對博卡薩來說,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再有風情的異國佳麗,時間久了也會膩味。
博卡薩不僅不缺中非女子,全世界的女子他也不缺,當時世界上的「友好」國家和地區都紛紛向博卡薩獻媚,各國女子紛紛被送到博薩卡身邊。
博卡薩應接不暇,新歡不計其數,哪還會稀罕林碧春這個舊愛呢。
博卡薩這人腦子聰明,自己不要的女人,也害怕別人染指,給自己戴綠帽子。
於是他的嬪妃都不能自由活動,不能跟男的接觸,以免發生不該發生的故事。
林碧春一個青春洋溢的女子,那裡能受到了這份寂寞,她據理力爭要求自由,博卡薩堅決不肯,就對她說,如果你不習慣,我可以送你回家。
其實博卡薩是故意這樣說的,他認為林碧春捨不得紙醉金迷的宮廷生活,不會忍心離開他。
可是他想錯了,對林碧春來說,自由比富貴更重要。
當追求自由的林碧春開始向博卡薩要求回家的時候,博卡薩卻反悔了,自己的女人,就是自己的財產,自己就有支配權。
直到五年後的1976年,林碧春借患病的由頭,懇請中國臺灣當局的官員前去交涉,博卡薩才允許林碧春返回了中國臺灣,自己的一雙兒女卻被博薩卡扣留在了中非。
同年,博卡薩這個大獨斷者像袁世凱一樣,嫌無冕之王做得不過癮,於是就把中非共和國改為中非帝國,在12月4日這個黃道吉日登基稱帝。所有開歷史倒車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博卡薩也不例外,所幸的是他比83天皇帝袁世凱長命了些,好歹做了兩年皇帝,才被推翻。
被推翻後,博卡薩流亡到象牙海岸,這時候顛沛流離的博卡薩想起了自己的九姨太,希望到丈人家去,跟林碧春鴛夢重溫,被她斷然拒絕了,開弓沒有回頭箭,便宜不能讓你老博都佔了不是?
不用說林碧春願意與否,此時的博卡薩已惶惶然如喪家之犬,是標準的棄子,臺灣當局又豈能容他粘上?世界上哪裡有真正的友誼,互相利用才是真正打開方式,無論是對臺灣當局還是林碧春本人來說,博卡薩已沒有任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