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網絡熱詞,指通過先抑後揚、自問自答或第三人稱視角,不經意間露出"貴族生活的線索"。主要是指「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而這些人都被統稱為「凡人」。
標準的凡爾賽有三要素,分別為: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凡爾賽(Chateau de Versailles)原本是巴黎著名宮殿的名字,後經由博主小奶球從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中提煉為「凡學」,漫畫主要講述了法國上流貴族的奢靡生活。這些貴族就像凡爾賽的玫瑰一般,永遠美麗,永遠優雅。
「凡爾賽文學」最近的一次出圈,源自於微博用戶@蒙淇淇77的一系列微博。這位作家自稱住在大別墅、開著特斯拉,最常打卡的地方就是北京東三環一處高端購物中心。這位女作家寫了許多自己與丈夫的生活故事,四捨五入就是電視裡的霸道總裁愛上我戲碼。
面試住家保姆,保姆英語六級,本科學歷,上一任僱主是法國人,中式西式面點什麼都會做,月薪兩萬五。中間還要拉踩一下普通的保姆。
最近微博還舉辦了一個反向凡爾賽文學大賽。下面請欣賞反向凡爾賽文學創作大賽部分優秀作品👇
有人覺得中英文夾雜著說話就很「凡爾賽」。留學生表示:真的很冤枉。
最近國內正在播出的綜藝《心動的offer 2》,和第一季一樣依然把行業鎖定在了擁有各種精英的法律界。仿佛在看一群神仙打架。
而畢業於國際關係學本科,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前往新南威爾斯大學交換,最後在牛津和斯坦福的雙offer中選擇了史丹福大學法律系的王驍,就是其中的一員。
小編表示已經檸檬了,要有這種履歷,小編恨不得天天貼在腦門上。
不過,在最新一期節目中,王驍的表現雖然大體感覺十分謙虛,但似乎總透露出一股「凡爾賽」的味兒。而真正讓他被「嘲」上熱搜的,主要有兩點。
氣的撒老師都認為他在無形的炫耀,並揚言要把自己北大的水杯拿來。
也許斯坦福這個招牌,拿出來就有「炫耀」的嫌疑,但這裡不得不為王驍說一句冤枉啊!因為大家都挺愛自己學校Bookstore裡賣的各種東西....
例如學校文化衫。美國大學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有Bookstore(書店),裡面除了售賣文具筆記本和書籍之外,就是各類的校園文化衫,從短袖到運動褲,應有盡有。基本上在每個大學校園甚至大街上都能看見上面穿著印著學校校名的衣服,下面隨便穿一條牛仔褲的學生。
穿著文化衫走在外面,方便了校友們的相認。而且好多人不知道穿什麼時,就把學校文化衫往身上一套。悄悄說一句,不少衣服都是和champion,nike這些品牌合作的聯名款。不僅價格便宜,質量還好。
從自我介紹開始,王驍同學就會時不時冒出幾句英文。
「我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任何International相關的東西。」
「最後以distinction的成績,結束了一年的交換。」
「第一次在國內實習,接下來的律所實習十分緊張。因為要practise chinese law。」
看得小編也是一臉懵逼,何炅和範丞丞直接給他貼上了「凡爾賽文學」的標籤。
中英文夾雜的表達方式,一度讓人很反感。在知乎上輸入關鍵字,排第一的就是「為什麼有人喜歡半英文半中文講話?」
不得不承認,出國後的留學生講話確實挺愛夾雜著一些英文單詞,例如presentation,due,deadline,final等等。
實在是有些詞用英文講更簡潔,方便。也沒有誰會特意說我今天有個「隨堂演講」,我作業的」截止日期「是...我今天有個作業要「截止」了。
就像大家不會將oiffce軟體特地說成」辦公軟體「,將PPT說成「幻燈片」,也不會將low特意翻譯成「低端」吧。
例如:「今天去Old Pasadena逛逛嗎,誰周六想一起去Costco的?」
沒有誰會特意將「Old Pasadena」翻譯成「帕薩迪納」來說,就連國內的小夥伴們也不會將costco說成「好市多」吧。
能讓對方快速的明白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才是我們的重點,而且有時候真的是覺得某個英文單詞更貼切一些,一時想不到比它更貼切的中文詞彙,在確保對方能明白這個點的情況下才說英文。
這樣說話真的not only奇怪 but also奇怪好嗎?!我們留學生也不會這樣講話的!
畢竟回國後我相信大家也不會說「我要坐個train去北京」「subway station在哪」
如果你真的遇到這麼講話的一個人,那可能是他的語言能力有問題,腦子不好使。
添加Tripalink南加州小助手
了解活動和一手租房信息👇
Tripalink是一個有愛有趣的Co-living青年社區,為廣大北美青年提供一站式的租房服務和社區化的租房體驗。小Tri將會為大家帶來南加州地區最新房源資訊,分享好玩賽事、遊玩攻略、求職指南等留學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