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
它越真實存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疼痛中成長,負重中前行,這便是人,活著本就不可能只有快樂,或許正是苦難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今天要介紹的人物來自手塚治虫大師的漫畫《多羅羅》除了漫畫,該部作品也被製作成了動畫轟動一時。
百鬼丸就是這部作品的主角,一個被遺棄又僥倖活下來的怪物。
手冢先生筆下創造的人物,他們活下來本身已經是一個奇蹟,百鬼丸也是如此。
室町時代,武士醍醐景光為了滿足自己一統天下的野心,與四十八魔神定下契約,獻上自己未出世的兒子百鬼丸的身體,以獲得昌盛的國運。
因此百鬼丸出生時便看不見、聽不到、說不出話、沒有四肢、面目醜陋。醍醐景光強迫妻子丟棄百鬼丸,於是百鬼丸就被放在一艘小木船裡,一路漂流至河川。即使這樣他還是活下來了,被壽海醫生收養,裝上了假肢。百鬼丸的生命就這樣頑強地滯留在了這裡,除了生命本身他一無所有。
後來百鬼丸踏上了從妖魔手裡奪回身體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他遇見了同樣是孤兒的多羅羅,也許因為同樣的孤獨讓他們彼此依偎,一起踏上了旅程。
早期的百鬼丸為了奪回身體不顧一切近乎接近於魔神,而多羅羅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景下都保有純淨的心靈,這或許也是後期百鬼丸能逐漸回歸人性的原因之一。
百鬼丸的歷程可以描述為:先做大人,再開始做孩子。又從孩子逐漸成長為大人。作者先讓他看淡生死,獨當一面,一無所有,再讓他去聽、去看、去感受、去擁有。到最後他都沒有獲得真正的救贖,他也似乎不可能獲得救贖。
當與魔神的交易取得了天下的庇護,與妖魔的戰鬥就變成了對百鬼丸自己一個人的正義,對其他所有人來說都是為害人間。那麼,究竟什麼是正義?
最後帶給百鬼丸痛苦的父母和弟弟都死了,天下大亂,他和多羅羅也要分離。痛苦、壓抑配合著戰爭的背景被渲染到了極致,那麼希望在哪裡,活著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多羅羅和百鬼丸一定要分開嗎?」
下面的回答是這樣的:
「奪回了身體所有部分的百鬼丸已經獲得了新生,但是親人的離去讓百鬼丸頓感空洞與落寞,現在感受到的世界還是原來的那個世界嗎?人性究竟是什麼?從前只能靠心靈的火焰去感受,現在不一樣了,這樣的想法讓百鬼丸踏上了新的旅程再次找回自己。」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有這樣一句話:「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越真實存在。」疼痛中成長,負重中前行,這便是人,活著本就不可能只有快樂,或許正是苦難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主播:楊煜航
製作:陳怡霖
編輯:楊煜航 陳怡霖
製片:陳怡霖
監製: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