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報導,當地時間8月23日晚,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安邦巿,一名中國籍女子遭三名男子拖手拖行並實施搶劫,受害人極力反抗並高聲求救,在場民眾挺身相助,當場制服一名嫌犯。
從這起華人被搶劫的案件當中,我們應該思考,在我國國力和國際地位日益增強的今天,海外華人為何總是遭受欺負呢?為什麼海外華人的生存狀態如此堪憂?他們為何成為了經常被外國人侵犯的弱勢群體?
有驚無險:3男子自稱警察將中國籍女子拖走
近日,馬來西亞一名中國籍女子在眾目睽睽之下差點被綁架,事發經過被現場路人用手機拍下,並發布到網上,引發網絡瘋傳。
據《星洲日報》報導,這起擄人事件發生於當地時間8月23日晚上7時許,擄人地點就在吉隆坡的班丹柏蘭嶺一家茶餐廳,被拖走的華人女子今年29歲,在當地擔任銷售員,8月23日晚上七點左右,她在餐廳與友人喝茶時,3名自稱警察的男子突然出現,抓住受害人的雙臂,並把她拖到停車場。
視頻顯示,女子嘶聲尖叫哭喊「救命啊」,企圖引起路人注意,在過了好幾秒後,有幾名男子走上前大吼了幾聲「HOI!HOI!」。這時,那兩名馬來西亞男子才鬆手,華人女子趕緊連滾帶爬地逃離現場。其中一名46歲男子當場被民眾制服,其餘2名同夥混亂中逃脫。警方調查後發現,落網嫌犯是一名被停職的警員,警階為伍長。
警方稱,受害者被搶走現金5000令吉(相當於8258元人民幣)和化妝品,但所幸沒有受傷。警方已鑑定另外2名嫌犯的身份,目前全力緝捕中。落網嫌犯目前被警方延扣7天至本月30日。
這起搶劫案的發生不是普遍所見的搶錢包案,而是連人帶包一併強行奪走,歹徒如此猖獗,瞬間引發網絡熱議。一名網友評論稱:「生平第一次聽到一個女孩子的那種絕望似的求助廝喊聲,她多麼希望有人立刻飛上前救她一把,我心深深被震撼了,心疼……」
並不少見:華人被搶事故頻發,受害者多是婦女和老人
實際上,華裔在國外被搶及攻擊事件並不少見,尤其是在華裔聚居區,經常會發生此類暴力事件,受害者多是無反擊之力的華人婦女和老人。
據封面新聞報導,2018年5月8日晚10時許,馬來西亞一名華裔女子正在武吉丁雅Icon City後巷內取車。正當她打開車門時,突然遭一名印度裔男子從後襲擊,匪徒不單暴打她,還用尖刀插入她的右邊臉,她頓時鮮血直流。
無獨有偶,此前一名89歲的華裔老人在舊金山公園晨練時也被一名非裔男子搶劫及毆打致重傷,在醫院昏迷兩周。警方將嫌犯抓捕歸案後發現,該名非裔男子還牽涉另一名16歲華裔少女被搶劫案。
除了舊金山是華裔受害案件多發地以外,紐約也有多起此類暴力事件發生。34歲的皇后區華人女子在出門時被三名非裔男子強行推入家中,罪犯將家裡洗劫一空,還強姦了這名華人婦女。
難以置信:華裔被欺凌搶劫的原因竟是一味忍耐,明哲保身
此前,舊金山肖化區的社區領袖李美玲指出,所有報告的新聞事件基本上都是華裔被非裔及西裔暴力搶劫和攻擊,這是把華裔當成攻擊目標的犯罪。
面對海外同胞在繁華時代裡頻遭攻擊的悲劇,最重要的原因是種族歧視,據一項民調顯示,58%的受訪者曾因自己是華裔而受歧視,美國心理研究協會(APA)數據報告顯示,17%的亞裔學生報告他們曾被欺凌,其中54%的學生在課堂上受到校園欺凌。
其次,一味忍耐,明哲保身也是華裔成欺凌搶劫的目標的一項重要原因。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信奉「萬事和為貴」的法則,往往在被欺負的時候不反抗,事後通常會選擇息事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受欺負了也不報警,就是警察上來調查取證的時候也不積極配合。
這種不善於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做法,這種無底線的容忍罪犯的行為反倒助長了惡勢力的猖獗,最終受害的還是華人。
無獨有偶:中國遊客被搶也頻繁發生
近年來,隨著我國出境遊人數的增多,中國遊客在國外被搶劫的事件也頻繁發生。2019年「五一」假日期間,為避免國內旅遊熱潮,部分遊客選擇出國旅遊。然而,儘管躲開了人海,卻遭遇了鬧心的事。
據新晚報消息,當地時間2019年4月29日晚,法國巴黎發生中國旅行團遭搶劫事件,不僅造成了1.3萬歐元現金損失,該旅行團成員的護照也隨旅行包被搶走,受害者還被噴射催淚瓦斯。
而這並非個例,僅在短短數月內,中國駐法大使館官網上就通報了數起社會治安典型案例。
需要警惕的是,不少搶劫事件完全是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實施的犯罪活動,劫匪在機場、酒店等附近踩點,觀察中國旅行團的到達時間進而謀劃犯罪。
提出疑問:中國遊客在海外被搶案件為何頻發?
專家分析,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不均衡導致的各國社會發展差距加大,歐洲國家部分外來移民沒有很好融入所在國而導致的社會治安問題等,是造成上述事件的重要外部原因。此外,中國遊客購買力較強,且往往隨身攜帶大量現金,穿戴名牌服裝、貴重首飾、名牌手錶等,極易招致不法分子「特別關注」。
因此,在國外旅遊,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根據我國駐外使館發安全旅遊警示,建議遊客要記好當地的救急電話,比如中國駐外使領館、導遊、酒店等;勿將貴重物品留在酒店和大巴上,務必結伴而行,不要單獨行動;出門不要攜帶大額現金,儘量多用銀行卡,重要證件最好和財物分開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