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居民投訴,塘坑水庫水面漂浮死魚,高溫天氣下死魚腐爛,導致周邊惡臭難聞。8月24日,塘廈鎮委副書記、塘坑水庫鎮級河長葉浩昌帶領鎮農林水務局、鎮水務工程建設運營中心、塘廈社區居委會相關人員,到塘坑水庫實地了解情況。
當天,塘廈鎮水務中心加派工作人員清理死魚,累計清理出死魚約2.5噸,另外打撈出「清道夫」魚種近10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中心將對清理出的死魚和「清道夫」魚進行填埋處理,同時持續打撈死魚和「清道夫」魚。
據分析,此次魚類死亡原因一方面是天氣炎熱,水體升溫,魚類缺氧造成;另一方面是有害魚類泛濫,一種叫吸盤魚(又稱垃圾魚、清道夫)的外來魚種在水庫中泛濫成災,嚴重影響水生物鏈,原有魚種遭「清道夫」爭食而死。
葉浩昌要求相關部門,加快處理漂浮死魚,調查魚類死亡原因,並對塘坑水庫水質進行檢測。當天塘廈鎮水務中心組織相關檢測機構對塘坑水庫水質進行檢測,結合7月23日、8月21日水質檢測情況判斷,當前塘坑水庫水質無明顯惡化。
塘廈鎮水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對塘廈各水庫的巡查和水質檢測,確保水質安全達標。該中心呼籲市民,為了保持生態平衡,請不要將有害物種投入水庫,防止外來物種汙染。
據了解,塘坑水庫位於塘廈圩西北方向,1958年動工建設,1962年建成,集雨面積5.1平方公裡,總庫容668萬立方米,是塘廈第二大水庫。目前,塘坑水庫水質為Ⅴ類,非飲用水源。塘廈自來水取自東深供水,市民無須擔心自來水水質受影響。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