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智 實習生 付錚
玩網路遊戲時,花錢充值是常規操作,但一名玩家在一個帳號中,竟然投入了近千萬元,你見過嗎?
7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這樣一起典型案例,一名玩家投入近千萬元的網遊帳號,被他人以3888元低價轉賣,雙方產生糾紛,鬧上了法院,這是一起典型的涉「虛擬財產」案例。遊戲玩家投入了近千萬元的網遊帳號,價值幾何?如何判定?來聽法官怎麼說。
網路遊戲《逆水寒》截圖,玩家呂先生正是在這款遊戲中投入近千萬元。
痴迷網路遊戲 玩家陸續投入近千萬
逆水寒,是杭州網易公司開發的一款武俠題材電腦客戶端遊戲,屬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講述了北宋末年一段慘烈的大追捕,並牽扯出江湖恩怨、朝堂紛爭、幫派仇殺、感情糾葛、市井百態等。
自從2018年對外發布,「逆水寒」這款遊戲,受到了不少玩家的追捧。
家境殷實的呂偉,是河南鹿邑人,也是一名資深遊戲愛好者,從「逆水寒」遊戲發布以後,他便一直在玩。
最開始,他是從另外的玩家手中,購得了「逆水寒」的一個遊戲角色,並綁定在一個手機號碼上面,漸漸地,他痴迷於這款遊戲。
李強是四川洪雅人,他和呂偉最初只是遊戲網友,兩人後來成為了現實中的朋友,呂偉把綁定遊戲的手機號和遊戲帳號,都借給了李強玩遊戲。
呂偉說,在逆水寒這款遊戲中,遊戲人物可以通過裝備來提升戰鬥力,不一樣的裝備,不一樣的價格,而一件裝備的價格,從幾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比如一種叫做「月歌鐲」的裝備,網絡上的價格已經炒到了20餘萬元。
呂偉說,為了購買極品裝備和快速升級,兩年多以來,他先後投入了近千萬元人民幣。
帳號借給網友玩 不料被以低價3888元賤賣
為了得到極品裝備,呂偉在這一遊戲帳號上投入了近千萬元,而他又把帳號經常借給李強玩。
而在網路遊戲世界中,遊戲裝備和遊戲帳號是可以進行買賣的,可以在遊戲官網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價格也從成千上萬到數十萬不等,「很多人不理解一個遊戲帳號為啥這麼貴?其實就像蟲草一樣,只要有市場需求,就有相應的價格。」
後來,網易遊戲公司推出了藏寶閣,可以通過該平臺轉移買賣帳號角色,雖然遊戲帳號是借的,但李強產生了歪念頭,試圖把遊戲帳號給轉賣出去進行牟利。
「我原本是想在交易平臺上掛38.8萬元的價格,來出售這個遊戲帳號,沒想到弄巧成拙。」李強說,自己在輸入交易金額的時候,因為玩遊戲時間太久了,頭腦混帳,竟然把交易的金額,錯誤設置為了3888元……
隨後,李強將這個投入近千萬的網路遊戲帳號掛上了交易平臺,很快,就被江蘇一名玩家搶到了購買權,並在交易平臺上完成了帳號買賣,而直到這時,李強才發現,交易金額少輸入了4個0,闖了大禍。
買主不願退還
法院組織三方在線調解
很快,呂偉發現了自己的帳號被低價轉賣,便聯繫到了帳號的買家,試圖通過協商,把帳號給要回來,但對方以3888元的價格撿了一個大便宜,一直拒不退還。
無奈之下,呂偉只能來到成都,向李強的戶籍所在地,四川省洪雅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李強賠償網遊帳號被低價轉賣的損失,並將帳號的購買者和網易遊戲公司追加為被告。
在調解中,買主認為,自己花3888元購買了遊戲帳號,根據網易服務條款規定,是合法購買的,不存在返還的義務;如果需要退回,則必須賠償損失。
而網易公司代理人表示,遊戲玩家交易的價格是玩家自己確定的,公司不會對交易價格進行監控,交易平臺沒有任何責任。
經過法院協調,三方達成和解,操作失誤轉賣帳號的李強,支付給買主9萬元損失,而帳號則被退還給呂偉,網易公司撤銷此次交易,並退還3888元購買費用。
經過一番波折,投入近千萬的網遊帳號,最終回到了呂偉手中。
2020年全國兩會,《民法典》正式出臺,對虛擬財產的保護做出明確規定。
法官提示:
虛擬財產也受法律保護
本案主審法官,洪雅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王雪梅提醒廣大網路遊戲玩家,當前,為了追求新鮮感、刺激感,玩網路遊戲一擲千金的現象頻頻出現,網絡虛擬財產和現實財產一樣,同樣受到法律保護。
在網上交易過程中,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出現侵犯他人財產權的行為,也會涉嫌觸犯法律,希望此案能引起玩家的重視,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糾紛和經濟損失。
2020年全國兩會,百科全書《民法典》正式發布,其中在總則部分第一百二十七條便指出:「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虛擬財產,也受到法律的保護。
(除法官外,文中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