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特爾發布了十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雷神更新了其遊戲主機產線,推出新一代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遊戲主機。雷神911黑武士三代不採用全新外觀設計,全系搭載十代酷睿處理器以及全新一體式水冷,擁有更強大的性能和更高效的散熱,以及QI無線充電、一鍵超頻等功能,一上市就吸引了廣大臺式機愛好者的眼球。
那麼,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主機究竟為玩家帶來了哪些驚喜,十代酷睿處理器將如何提升遊戲體驗?接下來的評測將逐一揭曉。
本次送測的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主機配置如下表所示。
全新Tron設計語言不止炫酷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採用了Tron設計語言,與上代產品相比,由於採用了更多的曲面設計,機身更加圓潤,具備延伸感。
在機箱正面到機頂有一圈莫比烏斯燈帶,配合背光logo,也是開機鍵,提升了科技感。另外,無論是將機箱放在桌面上還是桌子下方,位於正面的「大尺寸」開機鍵都可以讓你毫不費力的開機,那怕是夜間沒有開燈也能輕鬆摸到。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前面板採用了分子結構排布的滿天星中網,看上去更有設計感和立體感,同時還帶來更大的進風量,提升散熱效率。
為了避免雜物進入機身,在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機箱內側增加了網孔細密的隔塵網。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全新的外觀設計也帶來了一系列「彩蛋」。首先在該機機箱頂部仍舊配備了較為豐富的接口,玩家日如果連接移動硬碟、耳麥等設備無需移動機箱便可實現。
此外,在機箱頂部還有「一鍵超頻」按鍵,可快速提升電腦性能,應對更高負載使用場景。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臺式機可以支持無線充電?在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的機箱頂部配備「Qi無線充電」區域,在遊戲時如果發現手機或者智能手錶、無線耳機等設備的電量過低,不用慌忙尋找數據線,直接將放在機箱上就可以進行充電。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無線充電區域與機箱巧妙融為一體,同樣支持背光,增加了科技元素。另外,支持無線充電還可以避免桌面出現更多凌亂的線纜,讓有強迫症的小夥伴也不再糾結。
除了以上這些方面,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相比上代在機箱設計上還有一項變化——隱藏式提手,並採用跑車級漆面工藝,增加了機身一體觀感。另外,當玩家擦拭機箱時也更加方便,去掉了很多難以清潔的邊邊角角。
全玻璃側透+免工具拆解
側透設計可以讓臺式機看上去更加炫酷,深受玩家喜愛。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採用了全玻璃側透,且內部風扇、內存、散熱器、顯卡等均可支持燈效,十分炫酷。
值得一提的是,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的兩側護板均採用免工具拆卸設計,想要取下全玻璃面板只需鬆開四顆固定螺絲即可。
在機箱內部,可以看到一體式水冷、四個內存插槽,中部為顯卡。為避免長時間使用後顯卡下墜造成主板變形。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為顯卡增添了支架,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
該機SSD插槽位於顯卡下方,最底部為電源、硬碟倉。
擰下雷神911黑武士三代後端的兩顆固定螺絲便可以將另一側金屬側板取下。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採取背部走線,並使用理線器進行了整理。機械硬碟倉位於底部,除了已經安裝的2TB機械硬碟外,玩家還可再安裝一塊機械硬碟。
總言之,雷神911黑武士三代不僅外觀炫酷,同時憑藉免工具拆卸設計,升級或更換內存、存儲十分輕鬆。
接口豐富,擴展輕鬆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不僅在機箱頂部擁有多個I/O接口以及機箱內部的擴展插槽,同時該機後端也配備了豐富接口。
機箱後端上半部分為主板自帶接口(其中部分顯示接口需要使用顯卡提供的接口),包括4×USB 3.1 Gen1、2×USB 2.0、1x網線、2×MicroPhone等接口,可以將長時間使用的鍵鼠等外設連接在這些接口上。
下方顯卡還提供1×HDMI、1×DP、1xDVI接口,可以完成顯示器等外設連接。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配備600W電源,接口位於機箱底部。
在電源下端,雷神還增加了一片隔塵網,便於清潔,避免影響電源散熱。
i7-10700K+RTX 2060+雙通道DDR4 3200
作為一款高端遊戲臺式機,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提供豐富的配置規格,本次評測機型搭載了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700K處理器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2060獨立顯卡。
i7-10700K採用Comet Lake架構,基於14nm製程工藝,主頻3.8GHz,8核心16線程,擁有16MB三級緩存,TDP 125W。作為十代酷睿的一大亮點,英特爾對睿頻頻率做了進一步提升,i7-10700K通過英特爾睿頻加速Max技術3.0支持最高5.1GHz睿頻頻率,全核睿頻頻率高達4.7GHz。
目前遊戲以眾多應用仍舊依賴高頻率核心性能,同時更高的性能、更高的頻率有助於提高幀率,實現更低的延遲,因此十代酷睿處理器升級睿頻頻率的成效可以直接展現在遊戲中。
另外,相比上代i7-9700K,i7-10700K再次支持英特爾超線程技術,提升了多任務處理性能。並且十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的封裝設計也進行了調整,通過將處理器晶片層做薄,得以配備更大的散熱模塊(頂蓋),提升處理器散熱性能,結合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的一體式水冷,讓玩家無需擔心處理器散熱。
當然i7-10700K最重要的提升還是在性能方面,下面通過一些軟體測試來進行介紹。在CPU-Z測試中,i7-10700K多核成績為5904,相比上代提升了約42%;單核成績為598,提升了約6%。
在7-Zip基準測試中,i7-10700K成績為71847MIPS,相比上代提升了約81%。
在Fritz Chess Benchmark中,i7-10700K成績為34680,相比上代提升了約28%。
i7-10700K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多核成績為2053cb,相比上代提升了約35%;單核成績為220cb,相比上代提升了約4%。
在CINEBENCH R20測試中,i7-10700K的多核成績為4868pts,相比上代提升約30%;單核成績為522pts,相比上代提升約4%。
所以,不難看出憑藉8核心16線程以及更高頻率等優勢,使得i7-10700K相比上代8核心8線程的i7-9700K實現大幅性能提升,特別是在多線程應用中的表現。對比三年前遊戲臺式機普遍採用的i7-7700K處理器,那麼i7-10700K的性能提升就更大了,如在CPU-Z多核測試中,i7-10700K成績為i7-7700K的2.2倍;在Fritz Chess Benchmark中,i7-10700K成績為i7-7700K的1.9倍;在CINEBENCH R15多核測試中,i7-10700K成績為i7-7700K的2.1倍。
除了處理器,內存也是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的一個亮點。該機主板提供四個內存插槽,本次送測機型配備了雷神自家打造的16GB DDR4 3200雙通道內存。用戶可以開啟XMP獲得更高的內存頻率,以提升性能。
通過AIDA64進行性能測試,雷神911黑武士三代內存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42466MB/s,寫入速度達到44082MB/s。
至於NVIDIA RTX 2060顯卡,玩家們已經很熟悉了,就不需要過多介紹了。RTX 2060採用圖靈架構,擁有6GB GDDR6顯存,通過3DMark進行測試,結果如下。
存儲方面,雷神911黑武士三代配備了512GB SSD+2TB HDD的混合存儲組合,兼顧高速率和海量存儲,玩家可以將常用軟體、遊戲安裝在SSD中;如視頻等大文件則可以存儲在機械硬碟中。
通過測試,雷神911黑武士三代配備的SSD讀取速度可以達到2000MB/s,寫入速度也超過了1600MB/s。
一體式水冷,散熱無壓力
一體式水冷是雷神911黑武士三代的一大亮點,可以更好地發揮新一代處理器的強勁性能,免除玩家的後顧之憂。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配備雷神第二代水冷系統,採用泵排一體設計以及更大面積散熱冷頭,擁有雙滾珠軸承風壓扇、微水阻冷排,提供更出色的散熱效率。
進行雙烤測試,在滿載運行時,CPU功耗穩定在125W左右,核心溫度78℃,頻率穩定在4.7GHz左右,GPU溫度40℃。在啟動一鍵超頻後,CPU功耗可以達到145W左右,但核心溫度仍舊控制在80℃以內,因此憑藉強大的水冷散熱,無論是長時間遊戲還是超頻體驗,雷神911黑武士三代都能夠提供穩定性能。另外,對於搭載未鎖頻的K系列處理器的機型,也為玩家提供了手動超頻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長時間高負載運行過程中,雷神911黑武士三代並沒有發出明顯的噪音,保證了相對安靜的使用環境。另外,雷神表示水冷三年非人為漏液全賠,為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散熱可靠性提供了又一重保障。
在散熱方面,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機箱設計便有考量,前後通透設計以及背部走線,保證風道通暢。同時機箱底部留有空間,可以保證電源等模塊的散熱效率。在機箱底部還加入了防滑膠墊,即使放在桌上使用,搖晃電腦桌也不用擔心機箱滑動。
十款遊戲實測,暢爽體驗
本次選擇了《無主之地3》、《絕地求生》、《古墓麗影:暗影》、《刺客信條:奧德賽》、《戰地5》、《巫師3》、《F1 2019》、《GTA 5》、《守望先鋒》、《CS:GO》以及《英雄聯盟》等十款遊戲進行實測。雷神911黑武士三代在不同遊戲的對應畫質及1080P解析度下,得到的平均幀數、最高幀數、最低幀數如下表所示。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主機遊戲測試結果
可以看出強大的硬體配置保障了雷神911黑武士三代在單機遊戲、電競網遊中均可以提供順暢遊戲體驗。如《刺客信條:奧德賽》等對硬體有較高要求的3A大作中,雷神911黑武士三代也可在高畫質下提供平均幀數超過80的順暢體驗,讓玩家享受遊戲特色操作體驗的同時,不錯過遊戲中風格迥異的景色。在《英雄聯盟》、《CS:GO》等電競遊戲中,玩家即使在最高畫質下也可以輕鬆獲得三位數的平均幀數體驗,因此即使在激烈團戰、剛槍對狙時也不用擔心因為卡頓而「涼涼」,特別是對於一些喜歡錄製遊戲視頻或者主播們而言,出色的多任務處理能力,即使在遊戲時開啟直播、錄製軟體也不用擔心幀數過低造成翻車,以至於長時間展現不出真正的技術。
除此之外,i7-10700K支持的一鍵超頻功能,可以在短時間內為玩家提供更極致性能,更好的應對一些需要強大算力的場景。NVIDIA RTX 2060顯卡支持的光線追蹤也可以有效提升遊戲體驗的沉浸感。憑藉出色的性能,在《戰地5》高畫質下開啟光線追蹤後,雷神911黑武士三代仍舊能夠提供順暢體驗,同時遊戲中反射等光影效果更為逼真;在《古墓麗影:暗影》中,開啟光線追蹤陰影質量到整體高畫質,帶來更逼真的陽光等動態光效,提升遊戲沉浸感,且遊戲的平均幀數仍舊可以維持在60幀以上。
以下為遊戲測試的幀數圖。
《無主之地3》
《無主之地3》自帶基準測試,在DirectX 12、高畫質設定下,運行基準測試,得到的平均幀數為81.2,最高幀數147.6,最低幀數44.3。
《絕地求生》
對《絕地求生》分別進行了超高畫質以及非常低畫質的測試,在超高畫質下平均幀數為130.2,最高幀數180,最低幀數89;在非常低畫質下,遊戲平均幀數高達195,最高幀數231,最低幀數144。因此,遊戲中玩家即使在超高畫質下也可以獲得三位數以上的平均幀數,最低幀數也遠遠超過60,不用擔心遊戲中突然卡頓。如果是追求更高刷新率,那麼將畫質調整到非常低後,最低幀數也達到了144,如果配備高刷新率電競顯示器,那麼完全可以在剛槍、卡位時佔據一定先機。
《古墓麗影:暗影》
《古墓麗影:暗影》自帶遊戲性能基準測試,在DirectX 12、高畫質設定下得到的平均幀數為114,十分順暢。
此外這款遊戲支持以「陰影」效果為主的光線追蹤效果,在高畫質下將光線追蹤陰影質量設定為「高」,運行基準測試,平均幀率仍舊達到了64。
《刺客信條:奧德賽》
在高畫質下運行《刺客信條:奧德賽》的性能基準測試,平均幀數為86,最高幀數168,最低幀數47。
《戰地5》
在高畫質下體驗《戰地5》,平均幀數126.3,最高幀數160,最低幀數112。
這款遊戲同樣支持光線追蹤,在高畫質下開啟光線追蹤後,遊戲仍舊十分順暢,畫面更為逼真有代入感。
《巫師3》
在高畫質下《巫師3》平均幀數高達112.3,最高幀數128,最低幀數94。遊戲不僅在騎馬、戰鬥時十分順暢,同時精良的畫面設計很好的展現出來,水面等場景動態效果十分逼真。
《F1 2019》
在競速遊戲中,卡頓同樣是大敵,很容易造成轉向、減速不及時而影響成績。在超高畫質下運行《F1 2019》幾個計時圈下來,平均幀數達到155.9,最高幀數181,最低幀數104,十分順暢。
《GTA 5》
將顯存佔用調整到約3GB、畫質設定為非常高運行《GTA 5》的平均幀數約為146.5,最高幀數188,最低幀數112,駕駛或者在城市穿行時沒有卡頓。
《守望先鋒》、《英雄聯盟》、《CS:GO》這三款電競遊戲對於電腦配置要求不高,但更高、更穩定的幀數可以避免關鍵時刻卡頓,三款遊戲在各自最高畫質設定下的幀數圖如下。
超高畫質下《守望先鋒》平均幀數為103.6,最高幀數127,最低幀數84。非常高畫質下《英雄聯盟》平均幀數213.7,最低幀數129,最高幀數256。自動高畫質下《CS:GO》平均幀數340.1,最高幀數392,最低幀數235。
寫在最後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主機憑藉採用Tron設計語言以及十代酷睿等出色配置,可以為玩家帶來由外到內的體驗升級。全新的機箱採用了更多曲面,配合莫比烏斯燈帶、分子結構排布的滿天星中網、隱藏式提手等設計讓電腦更具一體觀感,增強了科幻感,同時保留的側透設計和內部燈效更為炫酷,滿足玩家對個性化的追求。
新加入的Qi無線充電等功能方便用戶日常使用,在遊戲的同時為手機回血充能,並且不用擔心線纜讓桌面更加凌亂。另外,免工具拆卸設計、一體式水冷可以讓玩家擴容更簡單,也可以在更高負載下持久穩定運行,保證更安靜的遊戲環境且沒有後顧之憂。
當然在遊戲體驗最關鍵的性能方面,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主機得益於十代酷睿處理器以及NVIDIA RTX 20系列顯卡加持,無論是電競網遊還是單機大作都可以輕鬆應對。該機支持出色的多任務處理能力還可以讓玩家在遊戲的同時進行直播、錄製,精彩操作實時記錄。如果想要提升沉浸感、代入感也沒有壓力,開啟光線追蹤後,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主機也可以在較高遊戲畫質下順暢運行。另外,玩家想要短時間內獲取更高性能輸出,可以啟動「一鍵超頻」,即使沒有DIY經驗的用戶也可以輕鬆做到,進一步發揮十代酷睿等強悍硬體的性能優勢。
總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名重視遊戲體驗的玩家或者遊戲主播,那麼性能強悍穩定且外觀科幻炫酷的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主機值得擁有。
6月8日-6月18日,這款產品在京東平臺火熱開賣,購機還有多重好禮相送,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雷神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提前預約,了解更多銷售信息。
連結:https://item.jd.com/100012816140.html#crumb-wrap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