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會在自己的經濟能力範圍之內,追求更好的品牌,享受生活。
但是這也無形之中展示出了不同家庭的消費能力,貧富差距一眼就能看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攀比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小孩子之間更是如此,他們還比較幼稚,所以在炫富攀比的時候也十分直接。在大人看來,會感到十分不適。
「我的鞋是名牌的!」「我的玩具很貴的,你家買不起。」這種攀比總是出現。
幼兒園女童誤背「古馳」書包,疑炫富被家長排擠
圓圓的爸爸有家自己的公司,媽媽是上市公司的高管,生活條件特別優越。平時都是寶媽照顧女兒的衣食住行。
雖然以圓圓家裡的條件,可以去那些貴族幼兒園,但是圓圓的爸媽覺得女兒太小了,不想她有太大的壓力和負擔,於是就送她去普通的幼兒園。
前段時間寶媽要去外地出差,寶爸便負責帶孩子。在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一時慌亂便拿錯了書包。
等女兒到了幼兒園,準備上課的時候才反應過來,便找老師通知爸爸。老師看到圓圓背的是一款古馳包,只是小孩子的款,也要上萬元。
心中驚訝圓圓的家庭條件,然後拍了書包的照片,發在群裡,告訴圓圓的爸爸。寶爸發現之後,又趕去幼兒園送書包。
等寶媽出差回來之後,發現圓圓的心情一直不好。在不斷追問之下,圓圓表示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不願意和自己玩了。
其他小朋友都說她的東西太金貴了,要是碰壞可賠不起,於是都離她遠遠的。寶媽去幼兒園找老師理論,但是老師卻表示其他家長的想法不無道理。
寶媽覺得他們都不可理喻,決定還是讓孩子轉到別的幼兒園,不想讓女兒受委屈。
大學生「攀比」,比誰的東西便宜
人的攀比心,永遠不會停歇。哪怕是到了大學的時候,還是要互相比,但是這時候的攀比已經不是貶義的了。
一個寢室裡,都是剛剛20歲的大學生,離開家裡來過集體生活。哪怕是到了大學,她們也沒有肆意玩耍,荒廢學業,反而是一起努力學習,爭取得到獎學金。
平時她們喜歡「攀比」,不過炫耀的是誰的衣服買得比較便宜,然後互相要連結,以此來節省生活費。
其實攀比用對了地方,也是很有好處的。不僅不會讓孩子學壞,還能讓人更加努力向上。家長應該利用孩子的攀比心,讓他們找到值得攀比的事情。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攀比心?
1、從自身做起,遠離攀比
不可否認的是,孩子的許多攀比習慣,都是從家長那裡學來的。就拿最常見的炫富攀比來講。如果家長不去提醒孩子的話,孩子是如何知道那些東西的價值的呢?
很多奢侈品不僅僅是因為自身的品質好,更是由於品牌價值。孩子很少能夠懂得這些,在孩子的眼裡只是普通的物品,但是大人看到的就是品牌。
家長不自覺地把這些東西標上了價格,然後傳達給孩子。家長在心中已經有了比較,就不能單獨責怪孩子會攀比了。
家長應該從自身做起,不要有虛榮心理,也不要特意去提示孩子哪個小朋友穿得很貴,讓孩子遠離這種不必要的競爭心態。
2、不要太過嚴格,有些事情可能不是攀比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矯枉過正。有時候看見了一些苗頭,就覺得孩子要攀比了,於是開始批評孩子。
比如,孩子看見別人正在吃的零食,表示自己想要。多半情況下,這種並不是攀比。而家長會覺得,別人有的東西,自家孩子也想有,那就是攀比。
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僅僅是出於一種好奇心,想要嘗試新鮮事物。並不是因為知道了那個東西的價格,故意想要的。
家長應該學會區別開好奇心和攀比心,不要誤傷了孩子。
3、發現孩子有攀比心理,要及時糾正
當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真的有很嚴重的攀比心時,就必須要直面這一切了。嚴重的攀比心,會讓孩子變得虛榮,甚至影響了正常的生活。
教會孩子保持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讓自己舒適即可。沒有必要為了得到一些昂貴的東西,而擾亂了生活節奏,一定要量力而行。
而且每個人的賺錢能力和消費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家長沒有責任必須為孩子提供攀比的物質支持,也不應該鼓勵這種心態。
攀比心理會影響孩子的生活質量和人生觀念,家長應該及時糾正。
對於幼兒園女童誤背古馳書包,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