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記者從「標準助力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2019年,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制定發布了10個農產品技術標準體系,經過最新修訂相關標準新增至14個。
會議現場
記者了解到,2019年,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制定發布了10個農產品技術標準體系,標準體系通過一年的運行使用,為相關農產品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也顯現出體系收集農產品標準分類不夠細、標準收集不全、各體系框架分類不一致、宣傳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為有效解決發現的問題,2020年,該局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對標準體系進行第一次修訂。新修訂的《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2020版)是圍繞貴州省重點推進的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以國家標準為基礎,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相互銜接,互相補充,覆蓋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系列標準的有機整體。《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由總綱和14個產業(產品)標準體系組成,14個產業(產品)分別為茶、食用菌、蔬菜、肉牛、肉羊、水果、生豬、刺梨、生態漁業、辣椒、生態家禽、油茶、花椒、竹產業等。相比去年的10個農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又新增了肉牛、肉羊、花椒、生豬。體系包含了2814項標準(國家標準871項、行業標準1473項、地方標準393項、團體標準74項、企業標準3項);每個產業(產品)的標準體系由12個部分構成,包括通用基礎、產地環境、品種繁育、設施設備、農業投入品、種植養殖生產技術、病蟲草害防治、採收(屠宰)、加工及產品、安全衛生及檢驗檢測、包裝及貯藏運輸、追溯及銷售等,考慮到茶產業的特殊性,單獨增加了「衝飲」部分。《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是規範農業生產、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安全水平、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標準體系發布後,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將組織好標準的推廣和實施,把先進的科技成果和種養殖經驗,通過標準轉化為生產力,提升貴州優勢特色農產品的質量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貴州發布新修訂農產品技術標準體系
為做好標準體系的推廣應用:要加大宣傳力度,面向目標市場,利用各類農產品推介展銷平臺,大力宣傳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營造貴州農產品優質安全的良好形象。要加強標準培訓,將農業標準化納入農業龍頭企業和高素質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內容,提升標準化人才隊伍的業務素養和專業技能,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開展面向小農戶的標準宣傳培訓。要嚴格標準實施,引導生產經營主體制定相應生產操作規程和質量控制標準,規範生產過程,鼓勵生產主體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上明示產品執行標準。要強化監督評價,加大監督力度,促進農產品生產主體按標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用嚴格的監管推動標準化生產,不斷提高地方標準水平和實施效果。據悉,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將持續跟蹤維護14個農產品技術標準體系,不斷加以修訂完善,並根據工作需要,繼續組織技術力量,建立包括皂角在內的其他貴州特色農產品標準體系,助力全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龍
編輯 羅鎮武
編審 李中迪 羅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