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存量餐飲整合平臺新火林已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和險峰長青領投,尚承嘉尋資本追加投資。
目前新火林已孵化新中式茶飲全資子品牌「小滿茶田」,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新品研發和精細化運營體系的建設。
中國餐飲市場為四萬億規模,但連鎖化率只有5%,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中小單體餐飲門店。而餐飲行業準入門檻低,運營難度卻很大,有數據顯示,在國內700多萬中小餐飲中,年閉店率高達50%以上。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並不具備先進生產能力和專業化運營能力的中小餐飲商戶,生存狀態每況愈下。
而從供給來看,中國餐飲市場已經度過了單純缺少優質增量的階段,「存量整合」成為新的關鍵詞。新火林創始人兼CEO劉子正認為,餐飲頭部化的上半場是連鎖餐飲集體製造優質增量,下半場將會是對於中國700萬存量餐飲小商戶的整合和升級。
新火林於2019年成立,希望構建存量餐飲領域的「新基礎設施」:找到餐飲領域中分散但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品類,以自研產品和品牌為基礎,用存量改造+新式加盟的方式,為商戶輸出優質產品、精細化運營、供應鏈、品牌勢能以及網際網路運營能力,最終實現整個品類的標準化和升級。
劉子正表示,在存量改造的同時,新火林還希望改變混亂低效的傳統餐飲加盟生態。
傳統餐飲加盟品牌方賺取的是一次性加盟費,之後向加盟商收取高額物料費,對加盟商後續的運營管理並不提供什麼幫助,導致加盟商年均流失率高達20-30%。同時,加盟商和品牌方利益不統一,加盟商用「跑料」的方式,減少從品牌方的物料採購,用以對抗品牌方不斷上漲的加盟費和各項「苛捐雜稅」。這樣的生態既沒有幫助加盟商實現合作共贏,也沒有實現品牌方對於規模和供應鏈方面的發展需要。
新火林採取的是「零加盟費+全託管」模式,對門店輸出與直營店相同的管控力度,而門店店主的角色變成了「投資人」。在新火籤約門店後,門店只需提供已有的商鋪和設備,所有核心運營的工作,比如產品研發和迭代、店員標準化服務培訓、供應鏈、品牌營銷、線上運營等,全部由新火林總部統一進行把控和輸出。
餐飲市場品類眾多,在存量整合時,新火林會選擇市場大且有增長空間、連鎖化程度低、適合專業化生產的品類,比如新火林切入的第一個品類——新中式茶飲。
劉子正表示,2019年中國奶茶市場大約為700億,存量茶飲店約為45萬家,同時這個市場高度分散,所有頭部品牌加起來不超過100億,連鎖品牌門店數總量不到2萬家,市場依然被各地雜牌和單體小水吧所佔據,具有廣闊的連鎖化空間和縱深。
與咖啡相比,中國人對於喝奶茶有更高的接受度,近兩年在喜茶、奈雪等本土品牌的教育下,茶飲消費品牌化時代到來。不過,喜茶、奈雪等品牌主打高端市場,客單價較高,更適用於一二線城市;相比之下,10-20元客單價的中端市場,市場空間更大,同時傳統臺灣奶茶品牌面臨品牌老化等問題,是新品牌最好的突破口。
新火林瞄準二三四線城市茶飲和餐飲的連鎖化和產品升級機會,目前已孵化新中式茶飲品牌小滿茶田。小滿茶田的目標客戶是二三四線城市16-35歲的年輕人,主打「一杯15元的最棒體驗」。
小滿茶田採取「高端直營+標準小店+快取店」並行的策略,在單城市實現快速突破複製。劉子正認為,店鋪形態已經不是區分品牌的考量標準,在充分競爭時代,有能力的品牌可以開出各種各樣形態的店,因為消費場景的不斷變化,競爭正在變得綜合且複雜。
近兩年,茶飲市場上演了一場「冰與火之歌」:一方面新茶飲頭部品牌在不斷高歌猛進,而單體小茶飲業卻在加盟後,深陷經營不善與倒閉之潮。有數據顯示,2017年奶茶果汁店全國開店數達到9.6萬家,關店7.8萬家;2018年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量達到41萬家,增長了74%,而關店率竟已達開店率的兩倍。
怪象背後的本質是加盟品牌的鮮少作為和單體老闆對運營茶飲店核心能力的欠缺。劉子正認為,這正是小滿茶田的機會。新火林總部對於存量改造已經建立了完整的SOP,在確定合作之後,從門頭更新、產品輸出、員工培訓到正式運營,只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總部方會輸出幾個核心能力:產品及供應鏈能力、標準化店面運營能力、品牌勢能及數位化運營能力。
今年12月,小滿茶田第一家直營店和首批加盟店在天津開業。接下來,除了跨城市複製,新火林也會實現跨品類複製,計劃未來5年在餐飲各個細分品類裡均成為大型渠道品牌,總門店數突破1萬家。
要在短時間內同時對眾多門店進行強管控,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劉子正表示,餐飲門店的數位化也是非常大的機會。現在存量餐飲門店使用的SaaS系統五花八門,小老闆的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都很低。新火林通過短時間內對門店端的快速整合,會帶來統一的門店數位化運營,對於供應鏈管控、門店運營、智能選址、線上獲客都有很大幫助。
正如上文所說,餐飲行業門檻低但運營難度大,現存的700萬商戶中可能有60%掙扎在生死線上,為什麼新火林具有整合這些商戶的能力?
劉子正表示,要做好這件事,產品、品牌、營銷、網際網路能力和資本能力缺一不可,而這直接體現在團隊上——
劉子正本人曾在美國華平投資集團中國團隊負責消費領域的投資,COO樓靈遠歷任阿里中供和美團點評,曾任美團酒旅華東、華南大區經理,而品牌負責人曾就職於喜茶、瑞幸等一線快消企業,擁有豐富的戰略及品牌建設經驗。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並在上海設立了產品研發中心,由多名餐飲行業資深的創始人加持。
餐飲行業存量升級的機會會在此時出現,與人才的湧入也有很大的關係。劉子正認為,團隊已經走過了磨合期,產品、品牌和運營的三駕馬車已經啟動。本輪融資後,團隊繼續吸收更好的人才關注並加入餐飲行業。相信更好的人才會賦予這個傳統行業更多新的理念和力量。
本文轉載來自:36氪 小崗村村長,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