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夜晚,總是過分的安靜。
月朗星稀,空氣清冷又純淨,月光像蒙了一層紗一般,籠罩著周圍的一切,恬淡又美好,讓人忍不住沉浸在這份靜謐裡。
人總是年歲越長,越不喜熱鬧。
生命無常,人生需要淡然。
安靜的生活,安靜地過著平常的日子,守護著生活的平淡,守護著漫漫歲月。
看著一年四季變換,欣賞花開花落,望著天空鳥兒飛過,靜聽流水潺潺,享受著清風拂過臉頰的溫柔。
慢慢地,將生活中的瑣碎也變成了一種欣喜,因為沒有欲望,一切都藏著幸福。像宋代的青花瓷,泛著清雅的光,透著歲月的痕跡,讓人內心沉靜。
世間紛繁複雜,需要懷著一顆平常心,尋找一份心曠神怡,做一個從容淡定的人。
宋朝詞人蔣捷有一首《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透過詩句,仿佛看到一位白髮詩人,在僧廬下聽雨抒懷,感嘆人間悲觀離合,如階前雨一樣無常。
是啊,既然悲歡離合總無情,那不如既來之,則安之,安安心心地接受它。
安靜,就是人成長後的樣子。不用刻意地去掩飾,更不用虛偽地去表演,只是將一些記憶埋在心裡,偶爾拿出來,獨自品味。
房間裡,電視劇正播放著悲歡離合的故事,主角正在一次次生死考驗中成長,慢慢地變強大,經歷著人生的苦辣酸甜,也仿佛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歡笑與溫暖。
披起外衣,到月下徘徊,和嫦娥對話,看看月中的兔子是否還在搗著藥杵。
冬日裡的月越發的明朗,星星眨著眼睛,望著大地,偶爾有身影經過,應該是忙碌了一天的人,歸家了。
家,永遠是最溫馨的港灣。
窗外燈火闌珊,我想,每一盞燈下都正發生著一個溫暖的故事吧,所以,那燈光才會如此才如此溫馨可親。
關閉電視,關上門窗,安靜慢慢地貼上心脾。打開一本書,眼前仿佛有一道風景浮現,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原來一顆心穿越寂寥,是如此的便捷,仿佛看到了靈魂在與空間對話,與時空重逢。
煮茶,茶香味漸漸瀰漫整個小室,茶葉浮騰,像極了人的一生,此起彼伏。終於,叮的一聲響,塵埃落定,飄出嫋嫋沉香。
往事困擾,都沉在了一壺茶裡,然後輾轉於唇齒間。
或許,每個人都需要在內心有一片靜隅,擺脫外面的喧囂和吵鬧,內心因寧靜而生暖,因溫暖而安穩。
餘秋雨曾說,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
在心中,尋一院落,有花有草,有風有鳥叫,條條小徑,通往心中的聖地,那裡是心之嚮往的地方,安靜而溫暖。
人活著,千萬不要較勁,很多時候,你以為打敗了他人,其實只是你自己在表演,也讓他人看到了你更醜陋的地方。
如果你想駕馭生活,命運只會告訴你要隨和。
如果你想和時間賽跑,那麼你肯定是最終認輸的那一個,任何人都不要妄想打敗時間。
善待自己,才是最終的路。
人生的禪修,或許就是在繁華浮世裡找一片安寧,不是要到深山老林裡念經修禪,而是在喧鬧中找到內心深處最安靜的自己。
人生一世,風風雨雨,美好不會總會在你身上盤旋,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事,能夠偶爾有驚喜就是完美。
但,無論發生什麼,一定要保持清醒,內心不慌不亂,任何事都如過眼雲煙。
生活的智慧,有時候不是腦中的盤算,而是對待世事的豁達。
一個清醒的人,即便身在懸崖邊,也會看好地勢,安然處之。
名利都是身外物,人生無常才是最真實的人生。紅塵如夢,若能有一顆隨遇而安的心,就能在任何時候坦然面對自己的情感。
安靜不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去想,而是,面對滄桑,能夠平和寧靜,坦然從容,離喧囂遠一點,離真實的自己近一點。
冬日雖然寒冷,北風還在耳邊吹,沒有春的嬌美,沒有夏的芬芳,沒有秋的蕭瑟,卻更加靜美和質樸。正如一個人胸中有丘壑的人,自然能夠做到用謙遜來修身,用安靜來養性、
就如人的內心,在冰雪中靜水深流,處事不張揚,態度柔和。任塵世喧擾,我自安然不動,世事紛擾,皆與我無關。
生活因靜而更加美好,安靜,享歲月靜好。
用文字養心,用詩書養魂!感謝您的關注!——坦然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