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劇中,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鐵血丹心與人世常情、鬥智與鬥勇、友情與愛情交相輝映。 《亮劍》沒有刻意抹黑過任何一個角色,沒有試圖通過貶低敵人來凸顯主角。它談論民族大義,談論軍人氣節,談戰爭精神,談時代變化。
《雪豹》該劇被評為繼《亮劍》以後最成功的抗戰題材電視劇,並且有80後版《亮劍》之稱。劇組在戰爭場面上花了功夫、下了血本,不多的戰爭場面卻被拍攝出了電影的感覺。同時很多可以設置戰場戲的地方,導演都很克制地一筆帶過;但是該有戰鬥的地方,拍攝起來卻毫不含糊。
《亮劍》和《雪豹》都是國產抗戰劇中優秀作品的代表。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在劇中都樹立了一個神一樣的抗戰英雄。
《亮劍》裡的李雲龍,打破了以往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他沒有文化、滿嘴說髒話,戰爭年代,穿著更是不講究,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戰鬥英雄,憑藉著不按套路出牌的特點,讓日軍聞風喪膽。而《雪豹》裡的周衛國,最大的特點也是不按套路出牌,他能掐會算,無所不能,痞性十足,血氣方剛,擁有極強的戰鬥力,讓人看了以後荷爾蒙爆棚。
周衛國是個高材生,從家庭背景到成長曆程都是社會上層精英的代表,周衛國之父周繼先,是最早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的,家門顯赫,勢力龐大,而周衛國作為家中嫡子,從小就有特有的傲氣,也造就其一身天不怕地不怕地痞性,就讀於復旦大學,後來考上黃埔軍校,出眾的能力令其獨佔鰲頭。
德國進修兩年更是其具備的精通英、德、日文,槍法一流、劍術高超的高素質,機智的腦袋加上一流的素質,加上主修特種戰術就註定了其必定是一個創造奇蹟的人。
李雲龍屬於「泥腿子」出身,正宗的大老粗,父母無名,大字不識幾個,更沒上過正規軍校,一張口就罵人,誰不服找誰幹,機智勇猛,不能吃虧,有仇必報,想法超乎尋常,經常幹些出格的事,平凡中帶著驚人的霸氣和永不服輸的精神。
再次,二人的感情經歷相同,在戰爭中,周衛國的未婚妻蕭雅被逼死,李雲龍的妻子楊秀琴也英勇就義,後來周衛國娶了最初的真愛陳怡,李雲龍也遇見了田雨,兩人的愛情經歷似乎在戰爭中有一樣的劇情。
不論是周衛國還是李雲龍,同樣具有飽滿的人物感情,劇情的安排更使倆人的性格凸顯,他們狂傲不羈,男人氣概,令觀眾看後酣暢淋漓。
李雲龍是虛構的角色,自然自帶主角光環各種牛逼,是被神化了的人。而李雲龍是有原型的,有缺點也有優點,是個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符合現實。故而李雲龍更勝一籌。
論家境、論學歷,李雲龍是遠遠比不上周衛國的。然而正是因為這樣:未嘗上過正規軍校、沒有顯赫家族勢力為他撐腰,但他依舊成為一個擁有卓越指揮能力的軍人!這種天生的本領是李雲龍更勝一籌。另外,李雲龍到後來做了軍長,而周衛國只是一個團長,相差太遠。
周衛國所帶的隊伍給人以一種一頭獅子帶著一群小羊的感覺,並且被神化了的周衛國竟一個人可以幹掉日本天皇,如此還需要部隊幹嘛呢?
而李雲龍的部隊在他的帶領下成了一群嗷嗷叫的狼。李雲龍有自己的一套戰術,並由他訓練出來的戰士個個都有著亮劍精神,骨子裡的霸氣讓他在部隊樹立了威信。而周衛國沒有李雲龍的陽剛之氣,他的傲氣只會讓戰士們不服。更何況,他的部隊只有幾個人,團隊精神遠不如李雲龍。
在作戰方面,李雲龍採用的戰術,因為沒有經過訓練,所以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屢次在鬼子想像不到的地方,取得勝利。這樣的勝利,不是經過訓練而是因為實踐出真知。而反觀周衛國經過系統的訓練,這樣的好處是理論多餘實踐,反而不太有利於作戰的地點。
在訓練兵方面,他不是傳統的訓練,有能耐吃肉,沒能耐喝水。在武力方面,因為屬下不服,可以直接和他進行挑戰,贏了之後,也可以很君子的說戰場之上,沒有朋友,贏了,就是贏。
在情感方面,周衛國不太理智,因為初戀女友而殺人。李雲龍在情感與愛情面前,雖然由於秀琴,他選擇了開炮,可何嘗不是為了大家的保全,而捨棄了小家呢。有人說李雲龍大老粗,可是在面對愛情方面,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直來直去,一點不含糊。
他對待朋友意氣,能讓跟著他的獨立團屢建奇功,也能在和尚被殺之後,流下難過的淚,而放走土匪。他能前腳罵趙剛,後腳就道歉,也能給旅長立軍令狀,之後耍滑頭,說自己錯了。在李雲龍的身上,看不到高大全,看的只有接地氣,這樣的人才是有血有肉。
周衛國擅長的是特種兵作戰方式,李雲龍則是擅長大兵團出擊。從周衛國在騎風口一役便可看出,還有多次行動中,周衛國都提議以突襲形式進行。而李雲龍帶兵殲滅日本的山騎軍隊,解放平安縣城一役可以看出。倘若兩個軍團對峙,想必李雲龍更加的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