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你的謊言》這部豆瓣評分9.0來自7年前的老番,為我們詮釋了愛的另一種樣子,雖然充滿了欺騙與謊言,卻又最純粹最真摯。
劇情介紹 。
從很小的時候起,在母親的引導和教導下,有馬公生(花江夏樹 配音)便將成為優秀的鋼琴師當作了自己的畢生理想,一路走來,亦斬獲了不少佳績。不幸的是,在11歲那年,有馬的母親去世了,而有馬亦再也無法聽見自己所演奏的琴聲,如此一來,他同自己最初的夢想漸行漸遠。
在念初三那年,一位名叫宮園薰(種田梨沙 配音)的女生出現在了有馬的身邊,薰演奏的樂器是小提琴。很快,有馬便被薰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才情和熱情所吸引了。讓有馬沒有想到的是,薰竟然指定有馬成為她比賽中的伴奏,在薰的影響下,有馬漸漸重燃了對於鋼琴的熱愛,他和薰之間的距離也因此越來越近。
當人們提起愛情,談論的是什麼?
表面上看,《四月是你的謊言》是原本因為母親去世而留下心理陰影的公生,通過和燻的相遇重拾鋼琴。
但是往深處挖一點,小時候的公生因為失去了母親而放棄了鋼琴,蹲在地上抱頭痛哭。而初中的公生在失去了燻以後,卻能以微笑處之。
我想這就是本片的核心主題:少年的成長。唯一的主角只有公生。 通過和燻的相遇,公生再次找到了在音樂道路上前進的方向,燻就是在道路上指引公生的光芒,它耀眼如花火,絢爛而短暫。當花火散去,公生會重新在黑暗中迷途,不知所措嗎?
我想不會,公生依然會堅定地走下去,因為在花火照亮的短暫時間裡,他意識到了自己同時也被其它人關注和在意著,自己也被其他人愛著,這就是他通過和燻相遇獲得的成長。不論是好友渡、對手武士和繪見,還是紘子老師和相座妹妹,以及自己一直沒有意識到的椿對自己的感情。整部片子並沒有大篇幅拘泥於公生和燻的愛情戲份中,反倒是有大量公生和這些人的互動。我想其用意就在此處。公生通過加深和其他人的羈絆,更加清楚了自己彈鋼琴的意義。
醬醬的話 。
如果是五年前的我大概對這部作品的愛還會更上一層樓,會愛到忍不住預約通卷BD即便沒有藍光播放器。少年偏愛愁滋味,人老就愛傻白甜。不再是學生的自己看著一群初中生的生活還是會溼掉眼眶,至於這裡面究竟有多少是對自己的同情,有多少是對作品的共感,自個兒也分不太清楚。
13年年底動畫化消息毫無聲息的時候接觸到了漫畫原著,分鏡與氣氛都把握的獨樹一幟,更是我熱愛的古典音樂題材。
交響情人夢之後,如此題材的作品都被公式化的拿來相互對比,本作自然如此。同樣是兩個音樂天才的相遇,同樣是古典音樂,同樣的莫扎特。
但交響情人夢是教科書一般的少女漫畫,故事的最後野田妹打敗了各路大魔王,在夜光下得到了千秋王子的戒指,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四月卻不是。新川直司寫的結局根本不是少女漫畫,從標題開始就是一個打著少女漫畫幌子的謊言。 動畫製作很精良,主要角色的演奏場景刻畫皆良心,秉承了原作漫畫優秀的節奏感,色調春意盎揚,原作很多可愛的分鏡也完美還原。
拋開古典樂的選擇,原創OST的存在感也爆棚。能在貝多芬、莫扎特、聖桑、蕭邦、巴赫環繞的作品中有不俗表現的BGM註定會被人銘記。GOOSE HOUSE獻上的OP1也非常棒,是同期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詞完美契合原作。
那麼回到故事本身。早已褪下制服的我看著這群十多歲的孩子這麼拼命努力不禁有些羨慕。為了音樂努力,為了愛情努力,這種日子距離自己太遙遠了。
公生和小薰的做法或許都有些青春期的矯情,但這種青澀卻來得恰到好處。我們有整個人生的時間來當無趣而成熟的大人,在能夠胡鬧的年紀胡鬧一把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許多年過去你或許早已忘記自己為了某場比賽的選曲,但你卻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為何重新翻開琴蓋。
公生是個註定的主角,因悲劇而成長,因失去所愛的人而被迫成熟。如果說,男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戰鬥的話,公生短短的十餘年人生就是不斷的與所愛的人告別,而這告別總是在他還沒來得及開口袒露心跡前就悄然到來。他還未能領會母親曲意表達的愛之前,他還未能明白小薰刻意捏造的謊言之前,無比匆忙的,她們就這樣消失於公生的人生。
獨處的日子總是太過漫長,幸福的時光又總是如此短暫,這大概就是天才註定的人生。孤獨,渴望溫暖,溫暖卻從未眷戀過他。 小薰的選擇自私嗎?寫下這一段的我其實到現在都沒忍心去看漫畫的結局,小薰的選擇很切合Kurt Cobian那句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fade away,與其不知所謂的死去,倒不如拼命綻放著,就算是強顏歡笑也要拼盡全力的去爭取曇花一現的機會。
她也的確做到了。很多年後,有馬公生的樂迷也許仍能回憶起不適合伴奏的公生,同那位颱風獨特有些胡鬧的小提琴家共同獻上的聖桑。
到現在醬醬仍然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有什麼比兩位天才相互拯救更令人動容的呢?
悲劇的意義就在於讓人銘記,深情若是一樁悲劇,必以死來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