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整治涉水違建,打通巡河通道。根據廣州市總河長令第8號下達的任務要求,增城區須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涉水疑似違法建設整治任務。目前,增城區已全面完成了240宗共計25.362萬平方米疑似涉水違法建設整治任務,任務完成率及銷號覆核通過率均達100%。
經過核查及整治,全增城區打通巡河通道28393米,截汙納管63910米,永久「揭蓋復湧」2491米,整治排汙口725個。
高度重視 迅速動員部署
為確保廣州市總河長令第8號下達的整治任務落實到位,增城區委區政府將該項工作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由增城區總河長、副總河長於今年4月籤發《增城區總河長令第6號》,對涉水拆違任務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此後,增城區委、增城區政府多次召開增城區委常委會、增城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涉水違建整治銷號工作,召開全增城區誓師大會對落實市總河長令第8號任務進行總動員。在增城區委區政府及各級河長的強力推動下,全增城區各鎮街凝心聚力,切實將河湧拆違工作落到實處。
分類整治 堅持應拆盡拆
位於寧西街九如村山豬窿水庫邊,建於1987年的一處涉水違建拆除工作一度難以推進。由於建築年限長、範圍廣、面積大,拆除阻力大。為此,寧西街主要負責同志多次現場督辦,終於在10月22日對該建築進行整體拆除,拆除面積約1000平方米。
新塘鎮上邵湧約300米河段被暗化,長期存在錯、漏、混接及汙水溢流、滲漏等問題,嚴重影響水質穩定。為此,新塘鎮加強宣傳引導,耐心解釋,廣泛動員村民配合河湧整治,拆除騎壓河湧鋼筋混凝土建(構)築物1400平方米。目前被暗化的河段已全部實現揭蓋復湧,淤積的垃圾、淤泥已清除,錯、漏、混接及汙水溢流、滲漏問題已全部整改。
切實做到「應拆盡拆」,是增城區在落實市總河長第8號令任務過程中始終堅持的原則。與此同時,增城區要求各鎮街對涉水疑似違法建設加以甄別,並根據實際情況分類處置。對可以採用「騎樓式」拆除改造的,採取打通巡河通道的方式開展改造;對核查屬實,且屬當地村民唯一住房,建築物未嚴重影響堤防及河湧行洪安全的,或納入「三舊改造」、符合相關文件規定具備緩拆情形的,嚴格按照市河長辦銷號流程進行處理,做到整治任務清、銷號標準明、審核材料嚴,對覆核不過關的堅決予以退回整改。
攻堅克難 開展「拔釘」行動
針對仙村鎮仙村湧與新塘交界處歷史遺留的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涉水違建存在邊界、權屬不清的問題,增城區河長、水務等部門主動對建築物的手續及合法性進行核查,並邀請市河長辦、市水務局現場督導,協調兩鎮聯動推進,成功將該建築物整體拆除。
這是增城區開展涉水違建「拔釘」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針對面積比較大、群眾意見比較大、存在偷排直排隱患且非民宅的典型案例,增城區按照「一案一策」方式,採取「拔釘」專項行動,推動拆違工作落實。
增城區河長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增城將繼續加強對已整治違建的覆核檢查工作,強化河湖長日常巡河履職,防止整改不到位或死灰復燃問題發生,確保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