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田什麼車?」看到Inspire的車友基本都會這麼個疑問。
「哦哦,東風的雅閣」,「美版低配謳歌」,「歐版雅閣」「日規低配傳奇」也會得到諸多答案。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向車系命名相對嚴謹且簡單的本田也遇到如此尷尬的複雜情況?
尷尬的出身:過渡的車型
在前幾期提到1989年本田作為日系車主力軍,率先進入美國高端車市場並投放謳歌品牌,讓本田對美國高端車市場充滿信心的原因是「雅閣」在美國賣得太好了,自信滿滿的本田卻也並沒有喪失了謹慎,認為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應當有個過渡,於是在謳歌的車型(高端車型)和雅閣(中端車型)中間推出了一款過渡車型,就是Inspire。
銷售方面,Inspire在美國的銷售渠道是本田雅閣的銷售渠道,謳歌卻是獨立的。有意思的是Inspire上市後,可以在謳歌的經銷點買到Inspire,也能在本田的銷售點買到Inspire, 所以你說它是頂配雅閣,低配謳歌都沒什麼問題。在美國初代上市時全稱是Accord Inspire,還有一段時間是謳歌車型Acura Vigor命名。
而在日本本土,由於沒有謳歌品牌的回歸,Inpire也有作為legend(謳歌同款日系命名)的過渡版本存在。是不是特別的混亂?
隨著謳歌品牌在美國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低配謳歌和頂配雅閣的差距越來越小,車長甚至都趨於一致,Inspire的存在也逐漸尷尬,不知道90年代時的美國人是否願意多花2000美元讓自己的雅閣上多上Inspire的字樣,內飾裡多條木飾,車身長出1.7釐米。隨著2012年Inspire的停產,雅閣也隨著成為中高檔轎車。與謳歌的所謂過渡也正式完成。Inspire也淡出視線。
尷尬的情懷:試作機的命運
眾所周知本田熱衷與發動機的研發。儘管Inspire的出身尷尬,高不成低不就的,但是骨子裡的本田情懷可是一點都不含糊,2012年前,車身裡的V6,直5的發動機可是真的和謳歌是一個水準,而雅閣作為中型車代表,肚子裡儘管有大名鼎鼎的K20A,依然畢竟難逃「破4缸機」的桎梏。
這應該是Inspire曾經與雅閣區別最高光的時刻了,但是問題來了,都說本田是買發動機送車,這個時候第三代Inspire已經是美國本土化生產了,銷量卻是迷一般的低,大家對於買發動機這事不太買帳。
此時日系另外兩位大佬雷克薩斯,英菲尼迪的發力讓本田發現,即使賣的發動機再好,迷一般市場定位的車也送不出去,應用於Inspire的技術和設計元素徹底淪為了雅閣在美國市場上位的墊腳石,使得雅閣現在有了中高檔轎車這一歸類,並為雅閣全球後續車型提供了許多的數據和靈感。
尷尬的中國夢:總差一招棋
2000年後美國市場謳歌車型,和雅閣系列的市場地位逐漸成型,中國市場成為了本田發展的重要區域。2003年本田技研與東風集團建立合資公司,在2009年正式推出「思鉑睿」進軍中國的中級轎車市場,這車型與當時橫掃中國中型車市場的雅閣6代幾乎一模一樣,而思鉑睿還保留了歐版的一些配置,銷售時的補貼政策也比雅閣6好,按說理應和雅閣6一起成為大放異彩的雙子星,可是如同受到詛咒般,思鉑睿的國內銷量慘澹。
這種狀況,與它身在美國的姊妹車Inspire所遇到的尷尬境地,何其相似。2012年Inspire停產後,作為「低配謳歌」心臟的K24v4發動機被裝在「思鉑睿」二代的身體裡,2014年該車型作為僅在中國銷售的車型上市,原指望銷量有所回升,讓inspire的情愫「西方不亮,東方亮」。但是不知本田到底是如何對這個車型進行的定位和在中國市場的規劃。只能感嘆生不逢時,雅閣這時已經發展到了第九代,2013年9代雅閣不僅宣布重燃「地球夢」,身體裡裝上3.5L的V6J35發動機,還推出了混動車型。
這讓和雅閣同一個「親爹」的甚至還有1/4歐美血統的「思鉑睿」欲哭無淚,銷量可想而知。時間到了2018年,「痛定思痛」的東風,結合了「思鉑睿」經驗,幾乎又照抄了雅閣十代的所有元素。推出了全新一代Inspire,不僅完全喚醒這個停產6年的系列,並完全由中國工廠製造。為了...老埃寫不下去了,實在看不懂和09年思鉑睿同版本的這蜜汁操作。
不過從消費者來說,要是仔細說起來現在東風Inspire和廣本雅閣十的區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好,不必太苛求,老埃覺得沒什麼太大的區別,頂多就是顏色上細分,和去不同的4S店購買而已。配件大多數通用,而且改裝還能玩出各種花樣來。市面上的配件和各種案例對本田黨來說還是非常友好的。
而Inspire的身上能看到北美謳歌,歐版雅閣,日規傳奇,中式思鉑睿的影子,也屬於日系車裡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了。如此混血的血統,也是很有意思的。
所以改由心生,玩出你自己心中的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更多汽車/改裝車精彩內容可以關注『老埃玩車』微信、微博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