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紅牛IPO:東鵬特飲2019年銷售40億,含有白砂糖和咖啡因!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五穀講壇

日前,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鵬飲料」)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如果東鵬飲料能夠順利上市,這將是首家知名能量飲料企業敲開A股的大門。

資料顯示,東鵬飲料的主營業務為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涵蓋能量飲料、非能量飲料以及包裝飲用水三大類型,不過,能量飲料(東鵬特飲)才是公司的主導產品,近年來佔東鵬飲料總收入的比例在95%左右。

能量飲料的發展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1927年葡萄適(Lucozade)作為第一代能量飲料於英國出現,1966年紅牛誕生於泰國,在此之後,各種能量飲料陸續問世。

2002年怪獸飲料(Monster)於美國上市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進入21世紀以來,能量飲料逐漸風靡於歐美各國。能量飲料目前已發展成為飲料行業重要的細分品類,並呈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

如今,東鵬飲料旗下東鵬特飲,與紅牛、樂乎、體質能量、戰馬等構成了中國能量飲料行業的主要版圖,而東鵬特飲也被稱為「山寨版」、「抄襲版」的紅牛。

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為427.75億,而2014年至2019年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複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這讓行業內知名品牌受益匪淺。

以東鵬飲料為例,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8.44億、30.38億和42.0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各自約為2.96億、2.16億和5.71億元。

此前,東鵬飲料號稱2018年銷售50億元,可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存在很大的水分,且與銷售超過200億元的紅牛比起來,有著很大的差距,業界人士調侃:「被甩出好幾條街呢!」

東鵬飲料方面表示,公司作為能量飲料的先行者之一,致力於推動能量飲料發展,經過多年努力,成功塑造了廣大消費者熟知的品牌「東鵬特飲」,然而相對單一的產品結構使得公司經營業績對能量飲料的銷售依賴程度較高。

據悉,東鵬飲料起步於廣東地區,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已建立了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優勢。

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廣東區域銷售收入佔東鵬飲料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六成以上。

雖然東鵬飲料也在積極開拓廣西、華中、華東等市場,廣東區域收入佔比不斷下降,已從2017年66%左右降至2019年60%左右,但整體而言,東鵬飲料在廣東區域的銷售佔比仍然較高,銷售區域較為集中。

對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東鵬飲料還是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尤其是在華南市場和三四五線市場,但產品尚未完全滲透到北方市場。

據了解,能量飲料含有一定能量並添加適量營養成分或其他特定成分,能為機體補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釋放和吸收,一般具有「抗疲勞」、「提神」等功效,這也是能量飲料區別於一般飲料的重要特性。因此,能量飲料產生的功效是產品本身的核心價值體現。

從職業分類上看,能量飲料的主力消費軍是工作時間較長的司機、藍領工人、快遞員、醫護工作者等,不過,也在逐步擴大至白領、學生等更多的消費群體。

同時,消費場景也從加班、熬夜、運動後等各類「疲勞」場景逐漸擴展到聚會、旅行、日常保健等更為休閒的消費場景,部分能量飲料品牌開始贊助遊戲電競、音樂節等活動,開發了新的消費場景,更加符合消費年輕化的趨勢。

業內人士告訴《五穀財經》,消費群體的持續擴大、消費場景趨於多元化以及品牌不斷豐富是中國能量飲料消費水平不斷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

隨著能量飲料市場的興起,較高的毛利率也吸引了眾多參與者。近年來,部分知名企業紛紛推出了新型能量飲料產品,如統一旗下的夠燃、安利旗下的XS、伊利旗下的煥醒源等,但此類產品在國內銷量較小。不過,隨著新入局者加大渠道鋪貨、品牌營銷,也是不可以小覷的。

另外,以80後、90後、00後為主的消費者更加注重營養、健康和新鮮的產品,這也制約著能量飲料的發展空間。

「能量飲料中含有白砂糖、牛磺酸、咖啡因,這些因素過多食用、長期飲用,對人的身體是有潛在危害的,」一位營養領域的專家告訴《五穀財經》,未來將是奶及奶製品的天下,其他飲料企業必須推出符合消費趨勢(營養、健康)的產品,才能夠打破發展瓶頸,「旺仔牛奶、營養快線、可樂,都是因為在營養和健康上不足,近年來收入基本停滯了,企業只能被迫創新升級,或是推出新品。」

據生命時報等主流媒體報導,根據美國一項新研究,短時間內飲用大量能量飲料會令血壓升高,危害心臟健康。

研究員薩欽沙教授表示,能量飲料中含有咖啡因、糖、牛磺酸和人參提取物等,其健康風險不能僅歸咎於咖啡因,應進一步調查究竟哪種成分是「罪魁禍首」。他說:「公眾應該意識到能量飲料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QT症候群患者來說,能量飲料會帶來巨大的健康危害。」

為了培育新的盈利增長點,近年來,東鵬飲料不斷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及推廣,上市了由柑檸檬茶、陳皮特飲等新產品,進一步拓寬了消費群體,豐富了產品線。

但是,東鵬飲料方面也承認,柑檸檬茶等其他系列產品的整體銷售規模相對較小,短期公司仍存在產品結構相對單一的風險,如果能量飲料行業市場環境出現惡化,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山寨紅牛」東鵬特飲衝擊IPO能否進一步挑戰紅牛?
    據其招股書顯示,東鵬飲料旗下產品涵蓋能量飲料、非能量飲料以及包裝飲用水三大類型,主營業務為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東鵬特飲、由柑檸檬茶、陳皮特飲、包裝飲用水等。上述報告還指出,能量飲料在在中國雖然起步較晚,但2014年至2019年國內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複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除紅牛、東鵬特飲、樂虎等品牌外,知名企業也紛紛加入戰局,如統一推出的夠燃以及伊利上線的煥醒源等。
  • 東鵬特飲衝刺A股:去年營收42億 曾被指長期山寨紅牛
    東鵬特飲起步於廣東地區,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廣東區域銷售依然佔公司總營收的66.66%、61.1%、60.12%。東鵬特飲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28.43億元、30.37億元、4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96億元、2.16億元、5.7億元。
  • 「山寨紅牛」東鵬特飲上市在即:如何擺脫抄襲原罪?
    如果你問謝霆鋒,他可能會讓你去喝一瓶東鵬特飲。成立於1987年的東鵬飲料,如今走到上市的門口。憑藉著東鵬特飲這款產品,東鵬飲料在中國飲料市場上不僅有了一席之地,而且一年50億的銷售額,讓其有了上市的底氣。但在光環加身的同時,一些隱藏在東鵬特飲內裡的弱點也暴露出來。從涉嫌抄襲紅牛,到挖角加多寶,東鵬特飲身上槽點重重。
  • 「山寨紅牛」上市,東鵬飲料夾縫中求生存
    因為我對咖啡因比較敏感,劇烈運動的時候服用咖啡因飲料或者食品,會導致心率不齊,所以我跑步前不喝運動飲料,跑馬拉松也只服用零咖啡因的能量膠。 他們喝的飲料,絕大多數是紅牛,但有一位掏出來的不一樣,是東鵬特飲。 眾所周知,紅牛的包裝是金罐,東鵬特飲也有一款金罐,雖然有點不一樣,仍然容易被認錯。
  • 紅牛vs東鵬特飲誰更強!
    憑藉一句廣告詞「困了累了和紅牛」使得紅牛火遍大江南北。紅牛功能飲料公司源於泰國,至今已有38年之行銷歷史,憑著卓著的品質和功能,產品行銷全球70多個國家與地區,憑藉著強勁的實力和信譽,"紅牛"創造了非凡的業績,成為世界銷量第一的功能飲料,2004年在全球年銷量達20億罐。但是2015年紅牛的「生父」泰國紅牛把紅牛的「養父」中國紅牛告上了法庭開始了商標的爭奪戰!
  • 靠山寨起家,一年賣50億,東鵬特飲上市就能打得過紅牛嗎?
    紅牛品牌也因此受到了很嚴重的傷害。2015年,紅牛的銷售額曾達到230.7億元,到了2018年,銷售額反而停留在200億元,止步不前。2019年7月,華彬集團公布了紅牛的半年業績表,根據數據顯示,紅牛和旗下新功能飲料品牌戰馬的銷售額合計為147.2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紅牛的銷售額為138.9億元,而戰馬的銷售額則與去年全年持平,為8.3億元,同期增長47%。
  • 靠「抄襲」紅牛走紅,東鵬特飲準備上市!老二的位置能保住多久?
    不是紅牛,是東鵬特飲!曾經,蜜姐以為這句廣告詞是紅牛的專利,直到看到了東鵬特飲。前輩們的熱度,真是百蹭不厭。近日,據證監會官網,東鵬特飲的母公司: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 東鵬特飲披露招股書:靠模仿紅牛廣告走紅 過度依賴單品
    東鵬特飲一度依靠模仿紅牛廣告語推出「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而走紅,但卻始終未能超越紅牛的市場地位。而長期依賴大單品也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在功能飲料市場份額逐漸變大,但自身規模始終受限的情況下,夾縫中生存的東鵬特飲將何去何從?
  • 國產飲料「大王」誕生:靠一瓶飲料年入40億,還是紅牛的最大勁敵
    紅牛作為國內功能性飲料的先驅者,最高時佔據了國內功能性飲料市場80%的市場份額,一年銷售近280億,而作為中國紅牛的創始人,嚴彬也是成為了身家百億的大富豪。 2018年胡潤百富榜中,嚴斌以780億的身價位列第23位。但事實上創立紅牛品牌的是泰國首富許書標家族。嚴彬僅僅是代理中國紅牛。
  • 東鵬特飲:我有一雙翅膀
    另外,由於受到全球經濟不穩和國內消費市場波動加劇的影響,資金周轉效率較高的食品飲料企業也開始不同程度的接受資本市場拋出的橄欖枝,前兩年對資本市場高冷的農夫山泉、娃哈哈、老乾媽等都時不時傳出要上市的消息。從東鵬飲料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中羅列的數據來看,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額為427.75億元。
  • 東鵬特飲IPO前業績暴增:上市意圖遭存疑 突圍勝算幾何?
    中沃旗下的體質能量、華彬旗下的戰馬、達利旗下的樂虎、可口可樂旗下的魔爪,再加上東鵬特飲、紅牛……大多數消費者或許都很難說出這些產品的箇中差別。根據歐睿國際於2019年12月發布的研究報告,紅牛在當年的能量飲料市場份額為57%,遠超過佔比15%的東鵬特飲,而樂虎又以10%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來形容東鵬特飲目前的市場地位也不為過。
  • 它被稱為低端紅牛,售價不到紅牛一半,今謝霆鋒代言一年狂賺40億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功能飲料的品牌被稱為是低端紅牛,售價不到紅牛的一半,但是現在靠著謝霆鋒做代言人,一年狂賺40億,這個飲料品牌就是東鵬特飲。東鵬特飲是葡萄牙國家隊的官方飲料,卻因為自己的包裝實在是太土,而被廣大群眾給嘲諷。大家都知道國內賣的最火的功能飲料就是紅牛,紅牛是從泰國引進中國的,後來在中國廣受歡迎,在紅牛火了之後也出現了很多類似於紅牛這樣的功能飲料。
  • 擬募集14.9億元上市 功能飲料「老二」東鵬特飲不困了?
    2017-2019年,東鵬特飲營業收入分別為28.4億元、30.4億元、42.1億元。其中,能量飲料是東鵬特飲的主導產品,2017-2019年分別貢獻收入27.35億元、28.85億元和40.03億元,佔總收入的96.19%、94.99%和95.11%。
  • 「紅牛」相爭,「東鵬」在後
    比如說那句「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宣傳口號除了文字順序上的顛倒之外,可以說完全是抄襲了紅牛的「困了、累了,就喝紅牛」。 也是因此,從誕生之初開始東鵬特飲就被大眾看做是紅牛的「山寨貨」。
  • 堅持25年不漲價,紅牛憑什麼打敗可樂!
    第三種是泰國紅牛2019年授權中國內地生產的,配方中含有西洋參;背後是泰國天絲集團。另外,紅牛除了有中國版和泰國版外,還有奧地利版。這幾種紅牛在配方上有些許不同,奧地利紅牛還有碳酸,就是帶氣的。2003年,來到中國的第9個年頭,紅牛銷售額破10億;2005年至2015年,紅牛從每年銷售不足2億罐漲到55億罐。到2011年,紅牛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恐怖」的87%,在全國擁有400多萬個銷售網點。
  • 魔爪飲料2019年營收290億,在中國卻依然艱難
    儘管其在開拓全球多個市場無往不利,可目前,中國消費者還是更習慣購買紅牛或者東鵬特飲......除了遲遲攻不下的中國市場,魔爪飲料在美國則要面對來自星巴克的「狙擊」。2007年-2016年的十年間,魔爪飲料公司創造了股票漲幅近690%的佳績,是美國功能飲料品牌中的明星,在美與紅牛分庭抗禮。  2016年,魔爪飲料公司得可口可樂青睞。以資產互換的方式,可口可樂用21.5億美元取得魔爪飲料公司16.7%股權,並成為魔爪飲料公司第一大股東。那之後,魔爪飲料公司加速了布局全球的進程。
  • 東鵬特飲要上市 它的野心不只在功能飲料
    創始於1987年的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鵬飲料」)原本是深圳一家老字號飲料生產企業,真正改變這家老牌飲料企業命運的是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2003年國有企業向民營企業改制,時任銷售總經理的林木勤走上臺前,完成了對東鵬飲料的私有化改制;2009年底,功能飲料新品「東鵬特飲」進入市場,從而讓東鵬飲料逐漸在全國飲料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 東鵬特飲教你如何讓傳統快消乘上網際網路+的快車
    一組數據告訴你東鵬特飲紅包營銷有多牛逼,根據最近東鵬特飲公布的數據得知,目前東鵬特飲累積用戶量達上億個,累計發放紅包10億個,紅包平臺單日流量300萬+,月活躍人群2000萬+,這數據已經吊打國內的一些中等APP了。東鵬特飲掌舵人林木勤先生應該去申請一個世界吉尼斯記錄了,畢竟他是這個地球上發紅包最多的男人了。是機遇,也是挑戰!
  • 一瓶紅牛,還有中國和泰國品牌之分?
    對方表示,紅牛的商標授權已到期,中國紅牛如果繼續使用「紅牛系列商標」生產、銷售產品,侵犯了泰國天絲合法權益。為什麼會這樣?回想1995年,41歲的嚴彬和72歲的許書標是忘年之交,兩個從一線基層打拼而來的人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 喝了20年的紅牛 才知道中國版紅牛和國外差這麼多
    健康時報記者牛宏超/攝   中國版紅牛添加劑有爭議   誕生於泰國的紅牛飲料,行銷160餘個國家,1997年經原衛生部批准進入中國大陸,被批准為一款具有抗疲勞功能的保健食品,迄今已有整20年。   忽略了不適宜人群和禁忌   在記者調查的15個國家中,絕大多數國家成分中,都或多或少含有咖啡因和牛磺酸,這是兩種主要被認為是提神的成分。然而,中國版本的紅牛產品,卻明顯忽略了一些不適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