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條件,讓人們對孩子的寵愛更多了,特別是爺爺奶奶們。相比於以前帶孩子買東西,現在網絡支付的發展,許多未成年人都會使用手機,甚至比大人都熟練。有時候孩子需要買東西,拿著長輩的手機,輕鬆支付一下就搞定了,還被大人們誇很能幹。
不過河南駐馬店的一個11歲小女孩,這種網絡購買消費方式卻有點太大了,短時間內用爺爺手機,消費了近4萬元。而這些錢都是在一個小賣部消費的,這都是買的什麼,需要這麼多錢。
11歲女孩轉帳小賣部老闆4萬元,對方拒不承認,聲稱只是暫時保管
駐馬店的莊女士發現11歲的女兒,近期頻繁光顧一家小賣部,而女孩爺爺手機支付寶中,也是經常收到各種花銷開支,卻不知道什麼原因。最後了解才知道,是自己的女兒偷偷拿爺爺手機,在小賣部消費、充值,累計消費了4萬元。
莊女士和小賣部老闆交涉的時候,對方先是表示花錢是孩子自願的,又以記不起帳了為理由推脫。當面對大額轉帳記錄時候,又說這些錢都是暫時幫女孩保管的,她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拿回去。最後在民警的教育下,小賣部老闆才退還了35000元。
賺錢要有底線,縱容未成年人大額消費,違背做生意講良心原則
對於一個11歲的女孩,在法律上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她只有做了和自己年齡相適應的民事行為,才能算有效。對於這樣的孩子,如果花幾元錢買個書本都是合規的。而在一個小賣部消費高達4萬元,這已經超出現在年齡的行為能力了。
作為小賣部的老闆,對女孩的消費方式不加制止,還引導其充值,將動輒三四千元轉帳給自己,心安理得收納。雖然美其名曰暫時保存,但這些錢肯定都是孩子父母的,憑什麼放在你這個陌生人那保存,你這又不是銀行,難道還有利息不成。
做生意不講誠信,昧著良心賺錢,雖可得一時的利益價值,但伴隨而來的都是信用危機,最終被市場拋棄。甚至有時候還行走在犯罪邊緣,會因為自身的違法行為,讓其承擔苦果。
二維碼的新消費方式下,引導孩子怎麼花錢,家長們還是任重道遠
11歲女孩在這件事中,有兩點值得讓人深思的。一是偷偷拿爺爺的手機,去消費而沒有被大人發現。二是在購買不少東西後,都拿到學校送給同學了,從最後商家只退回35000元,女孩在短期內消費5000元,也是不少了。
現在手機行動支付方式的出現,各種熊孩子給遊戲充值、主播打賞的新聞層出不窮,人們在感嘆科技進步時候,也開始為孩子各種糗事買單。這裡面和大人對孩子教育管理不到位,有很大的關係。
工作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加大,讓家長經常用一個手機打發了孩子。孩子在手機的陪伴下,家長確實解放了時間,但伴隨而來的各種不經意手機支付問題,接踵而來。在網絡及現實的誘惑下,以前孩子想買東西,還要問大人要現金或積攢的零花錢,現在只要知道家長的微信支付等方式,一個簡單的二維碼,就可以悄悄地將消費行為完成了。
未成年人對金錢多少的概念還沒有形成,像這個11歲女孩,以為只要手機轉下帳,至於幾十元和幾千元的關係,都是一堆數字,根本不重要。在行動支付方式普及情況下,在對孩子金錢觀的教育中,家長們還是要多思考思考的,依然任重道遠。
對於11歲女孩給小賣部老闆轉帳4萬元的事,你是怎麼看待的,歡迎留言討論下哦!
我是小依,做好有態度的分享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