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剛發完燒的九叔 39健康網 收錄於話題#疾病監控室39個九媽一樣
很多人都以為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但叔要告訴你的是
這種捂法,一不小心可能捂走性命
此外
一發燒就用酒精擦
一發燒就跑醫院打針
……
諸如此類的錯誤退燒方法
也害了不少人
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九叔今天一次和大家說清楚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先來看看人為什麼會發燒
當身體被細菌、病毒這些病原體入侵
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激活
派出免疫細胞收拾它們
免疫系統表示
於是便給免疫細胞
配了一臺名叫細胞粘附分子α4的老頭樂
正是這臺樸實無華的老頭樂
讓免疫細胞得以在血管中通行
並且能在到達感染處時
穿過血管,殺死病原體
但好日子長了總會出岔子
比如遇上了實力懸殊的病原體
感覺不妙的免疫細胞
會釋放「內生致熱源」
通知體溫調節中樞安排發熱
準備召喚免疫系統的大神
——熱休克蛋白90(Hsp90)
這位大神可以對
細胞粘附分子α4老頭樂進行改裝
讓免疫細胞更快地趕到戰場
加快免疫細胞清除病原體的效率
但它只有在體溫超過38.5℃時
才會被激活並迅速複製
經過Hsp90改裝後的老頭樂α4
瞬間變身高性能跑車
如果此時急著降溫
反而會延長甚至加重病情
免疫細胞戰勝病原體後
也就不再需要飆車了
為了恢復正常體溫
體溫調節中樞會下令身體排汗散熱
由此可見
並不是因為出汗才會退燒
而是因為退燒才出汗
說完了發燒的原理
下面介紹其他一些發燒時容易踩的坑
冰敷只能讓局部降溫
而且對於小於6個月大的幼兒
冰敷會讓他們的體溫迅速下降
反而造成冰火兩重天的不適感
酒精對皮膚的刺激大
特別是兒童的皮膚比較嬌嫩
更容易出現不適
而且酒精會使皮膚迅速收縮或舒張
再加上發燒時皮膚毛細血管擴張
容易讓酒精被皮膚吸收
導致酒精中毒
可用37℃左右的溫毛巾
擦拭前胸、後背、四肢
並用25℃左右的涼毛巾
擦拭臉部和額頭
衣服方面
如果在發燒期,體溫較高
會明顯感覺到冷
可以添加一些透氣的衣物
當體溫出現下降時
就要減少衣物
退燒藥的原理是
抑制細胞釋放制熱因子
也就是不讓體溫調節中樞
收到來自細胞的求援
所以退燒藥只是幫助降低體溫
並不能把病醫好
李劍峰研究組的研究還表明
發燒後6小時
Hsp90的數量將得到最大值
如果因發燒造成其他不適
或遇到高燒(腋下39℃以上)
或是有心臟病等特殊情況
還是應該及時吃退燒藥
有人為了儘快退燒
情急之下會多種退燒藥一起吃
這方法萬萬不可
藥效過強
會導致病人體溫過低而發冷
而藥物過量
還可能造成嚴重腎衰竭
常見的退燒藥有
阿司匹林、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等
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
適用於兒童的的退燒藥只有2種
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不少家長遇到孩子發燒
就急切地想到醫院打針退燒
叔雖然還單身
但也理解各位家長的擔心
不過這退燒針,能不打就不打
因為它的副作用非常大
兒童因打退燒針發生的意外也不少
目前臨床上常見的退燒針主要有
1.安痛定注射液(副作用可致死)
2.賴氨匹林(副作用可致癲癇)
3.地塞米松注射液(副作用可破壞免疫系統)
所以建議遵循醫囑
根據中國0至5歲兒童發熱指南
兒童只推薦口服退燒藥降溫
而成人可在服藥效果不顯著後打退燒針
無論成人還是兒童
遇到發燒都不必著急
因為那是守護我們的免疫細胞
在戰場飆車啊!
參考資料:
[1]Lin, Changdong et al. 「Fever Promotes T Lymphocyte Trafficking via a Thermal Sensory Pathway Involving Heat Shock Protein 90 and &agr;4 Integrins.」 Immunity 50 (2019): 137–151,151.e1–151.e6.
[2]謝宜君.發燒護理的注意事項[J].飲食保健,2020,7(3):263.
[3]何曉梅.小兒發燒原因分析及幾種退燒方法[J].飲食保健,2020,7(8):224-225.
[4]楊宇樺.寶寶發燒並非都是壞事[J].飲食保健,2020,7(15):225-226.
[5]程梅.孩子發燒處理要避免入誤區[J].保健文匯,2020,(14):25.
[6]羅雙紅,舒敏,溫楊,丁俊傑,龔宗容,張萍,高珊,郭琴,朱渝,譚珊,苗瑞雪,萬朝敏,張崇凡.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標準版)[J].中國循證兒科雜誌,2016,11(02):81-96.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發燒,捂汗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