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相信世界上有龍、有過龍,還是認為龍純屬虛構產物,我們都能感受到龍對中華文明的影響有多大。隨便翻翻成語:飛龍在天、生龍活虎、車水馬龍、葉公好龍、魚龍變化、龍爭虎鬥……
也是因為影響力大,龍常常出現在各類影視劇中,比如《至尊紅顏》裡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經看到武媚娘金龍纏身;史書更不用說,《舊唐書》記載唐宣宗李忱還是皇子時就常常夢見乘龍上天,《清史稿》記載康熙生母懷孕時有龍纏繞其身。
那麼龍究竟存不存在呢?這個問題已經困擾國人百年,甚至引發了中外學者爭議。因為龍文化不僅影響本國,也影響了外國,韓國、日本都受龍文化影響。1972年,日本考古專家曾經在奈良縣發掘出一座高松冢古墳。
古墳裡的壁畫是這樣的:東青龍,西白虎,北玄武,再加上人物群像和星座。雖然不知道墓主是誰,但壁畫上的《青龍圖》已經確認是7世紀作品,此時的中國正處於唐朝時期,龍的形象是三爪,日本深受唐文化影響,所以此畫中的龍與唐三爪龍一模一樣。
除此之外,日本一座有300多年歷史的古寺裡,一直聲稱收藏有「中國龍」標本。這座古寺就是位於大阪市浪速區的瑞龍寺,現在能查到的資料表明此龍來自中國福建沿海地區,發現於1878年(清光緒四年,日本明治十一年)。
可以看到這條龍的樣子有點「呆」,由於被製成標本,其身體經過了防腐處理,被刷上一層金漆,已經看不出原來的外表色澤是怎樣的。而且它的體型還比較小,身體長度也就1米左右,嘴邊有須、頭上有角、眼部向外突出。
古畫上的龍雖然細節有些變動,大體形象還是一致的,這條龍一看就滿足了「腹似蛇、鱗似魚」等龍的特徵,但它是一條三爪龍。龍到底長了幾個爪子?因為沒親眼見過真龍,誰也說不好。
但1934年的「營口墜龍」事件裡,3個看了21世紀解密節目、提出質疑的營口市老人蔡壽康、黃振福、張順喜都表示自己看到的龍是四爪,並且對把龍草率判斷為鬚鯨的說法感到很不滿。他們認為十二生肖裡的龍不是老祖宗憑空虛構,和其他生肖一樣取自真實。
再反過來看日本瑞龍寺的這條龍,據說當年福建漁夫們捕獲了它,此龍出水不久便死去,後來被抹上鹽,引發轟動圍觀。藏龍屍的漁夫將其偷偷賣給了日本商人,商人帶回國後又高價轉讓給富商萬代藤兵衛。
也許是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萬代藤兵衛後來竟然將龍標本捐給瑞龍寺,瑞龍寺便收藏到今天。類似的例子中國史書上能找出一堆,《史記》就記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遼史》與《續夷堅志》也記載了遼太祖射下一條5尺小龍。
龍,也許真的存在。由於現代考古已經推翻了「黃帝造龍說」,其他有關人造龍的說法也備受質疑,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龍至少曾存在過,只是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