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籌不納,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出自: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踐姑蘇臺上見他,那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近義詞有:一籌莫展,反義詞有:足智多謀,半籌不納是貶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一點辦法都想不出。半籌不納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半籌不納(bàn chóu bù nà)成語釋義: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成語出處: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踐姑蘇臺上見他,那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近 義 詞:一籌莫展反 義 詞:足智多謀成語用法: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一點辦法都想不出。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感情色彩:貶義成語半籌不納的例句:1、他這個「智多星」此時也半籌不納。半籌不納的成語接龍:半籌不納 > 納貢稱臣 > 臣門如市 > 市怨結禍 > 禍國誤民 > 民情土俗 > 俗不堪耐 > 耐人咀嚼 > 嚼墨噴紙 > 紙短情長 > 長風破浪 > 浪聲浪氣 > 氣吞山河 > 河東獅吼 > 吼天喊地 > 地地道道 > 道聽途說 > 說到做到 > 到處碰壁 > 壁間蛇影 > 影影綽綽 > 綽約多姿半籌不納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