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霜毛禿後歸——毛筆是怎樣從粗短的雞距發展成今天的羊毫的?

2020-12-19 笑語千年

毛筆是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和繪畫工具,是一種用動物的毛製成的筆,被列為中國的文房四寶之一。現代人雖然更習慣使用鉛筆、原子筆、鋼筆書寫,但毛筆卻擁有這些筆替代不了的作用。

中國毛筆的種類繁多, 可按筆的大小、筆毫的原料 、筆毛的長短、筆管的質地 、筆的用途五類來區分 。 按筆頭大小可分為大、中、小三種;按筆毫的原料可分為羊毫筆、狼毫筆 、紫毫筆、兼毫筆等等;按筆毛長短可分為長鋒, 中鋒, 短鋒;按筆管的質地可 分為竹質筆、木質筆 、其它質筆;按筆的用途則有冰清玉潔筆、珠圓玉潤筆、 右軍書法筆等等數十種之多。

雞距筆

中國毛筆的發展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古筆階段,第二階段是秦筆階段,第三階段是毫筆階段。先秦之前制筆工藝比較簡單,漢唐有了極大進步,到了元明時期出現了散卓制筆法,毛筆的形制一直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對書體的發展和書風的影響都有著重要意義。

先秦時期的毛筆,筆鋒粗短、硬勁,筆頭形似雞距,故又名"雞距筆"。這種筆在製作時先以麻紙裹住筆柱,再加上披毛,最後一齊深納筆管之中,露出筆管的筆頭很短,相應的筆鋒也較為粗短。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寫過一首《雞距筆賦》,稱雞距筆的特點是:"就足之中,奮發者利距;在毛之內,秀出者長毫",又說"斯距也,如劍如戟,可擊可搏",說明這種筆的筆鋒鋒利無比,入木三分。

雞距筆的特點是出鋒短,筆鋒勁硬,吸墨不多,轉側也不太靈便,不利於行書和草書的書寫。所以自宋朝諸葛高研製出散卓筆之後,便逐漸被散卓筆所取代。

散卓筆

散卓筆筆毫約長寸半,藏一寸於管中,一筆可抵他筆數支,又稱"諸葛筆"。它有軟熟、散毫、虛鋒的特點,不用柱毫,而是用一種或兩種獸毫參差散立紮成,筆毫軟硬適中,具備尖、齊、圓、健四德,具有性能柔潤、根基牢靠、久用不散、書寫流暢的特點。

唐宋之後,隨著造紙術的發展,紙幅越來越大,要求筆的形制也要相應的增大,便於書寫大字。散卓筆在製作過程中直接選用較短毛料支撐筆形,從而解放了筆柱,使同樣長度的毛料能製作出鋒更長的毛筆,蓄墨量和書寫範圍也大大增加,因此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

散卓筆的筆毛選用純毛製成,用筆提按能大能小,書寫大字小字都能揮灑如意。特別是出現用公雞頸部和尾部兩側的長毛製成散卓筆後,每一根細毛都有鋒穎,著墨後鋒穎不變形,能夠緊緊的圍攏在一起,有羊毫的柔性,又有狼毫的剛性,性能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雞毛散卓筆以嶺南出產的質量最佳,南宋地理學家周去非說"兩廣多閹雞,羽毛甚澤,人取其頸毛絲而聚之為筆"。當時韶州出產的雞毛筆,以雞毛為筆披,以其它硬毫為筆心,使用三層覆毛工藝,使得筆的性能挺健,著墨能力較強,能寫大字,也能抄寫小楷。而且雞毛筆價格低廉,與貴重的紫毫筆相比更為受到下層文人的喜愛。

羊毫筆

南宋之後,隨著無心散卓筆的廣泛使用,人們在書寫過程中,發現羊毛與雞毛、兔毛相比,不僅資源豐富,而且蓄墨能力更強,更加適合用來製作大筆。

羊毛以前只是做為毛筆的輔助材料,更多的是被用在毛筆的披毛之上,而筆尖部分很少有使用羊毛的。在宋朝之前的上層知識分子中,兔毫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北宋時,一部分文人選用羊毛為毫的毛筆後,發現羊毫筆在使用過程中"無平不陂",下筆可以根據筆意變化,書寫的線條能夠柔中帶剛,圓勁飛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羊毫筆。

北宋大書法家黃庭堅就是羊毫筆的先行者。他在試用過羊毫筆後說:"老羝撥穎,霜竹斬幹,雙鉤虛指,八法回腕。張子束筆,無心為樸。雞著金距,鹿戴千角",並用羊毫筆揮毫寫下了傳世的偉大作品《老杜浣花溪圖引》。羊毫筆在他的使用下,頓挫分明,線條綿柔,圓勁飛動,引起了無數書法愛好者的追捧,羊毫筆也得到了"文中虎"的美譽。

羊是古代常見的家畜,出毛率很高,所以羊毛的價格十分低廉。自南宋以來,羊毫筆成為廣大底層民眾廣泛使用的書寫工具,但是上層文人將其視為"次等筆",將"羊毫"與低廉的"瓦硯"並舉,說這種筆在書寫中滲墨現象嚴重,書寫時手感不佳,難登大雅之堂。羊毫筆與兔毫筆相比,書寫的效果如蚯蚓一般柔弱無骨,只有那些貪圖省錢的人才會使用。連南宋大詞人劉克莊都說:"兒曹貪價賤,鴉蚓掃如飛",用鴉爪和蚯蚓來嘲笑羊毫筆的書寫效果。

湖州羊毫

到了元朝,羊毫筆迎來了翻身的機會。元朝的湖州制筆匠人改進了羊毫筆的製作工藝,製作出了天下聞名的"湖筆"。"湖筆"又稱"湖穎",所謂"穎",就是指筆頭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黑子"的深淺,就是鋒穎的長短,這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並、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製成的,有"千萬毛中揀一毫"之說。湖筆"毫雖輕,功甚重",制筆技藝非常精細複雜,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譽。

湖州羊毫筆只擇取杭嘉湖一帶所產的優質山羊毛為原料。因為這一帶山羊在冬季吃含高蛋白的科桑葉或水花生,有的還以圈養為主,鋒嫩質淨。筆工們將這些優質筆毛料,按質量等級分類,分出"細光鋒"、"粗光鋒"、"黃尖鋒"、"白尖鋒""黃蓋鋒"等四十多個品種。每一個品種之下,還有再分出若干小類,其精細程度,絲毫不亞於繡花。湖筆選料嚴格,主要選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須陳宿多曬,除去汙垢,然後再根據毫料扁圓、曲直、長短、有無鋒穎等特點,浸於水中進行分類組合,一般要經過浸、拔、並、梳等七十餘道工序。相比兔毫和狼毫,羊毫筆書寫的字,能大能小,尤其是適合巨幅圖軸的創作。

湖筆的成名,與元朝大書畫家趙孟有關,他對當地的湖筆製作技藝十分關心和重視,據《湖州府志》記載:他曾要人替他制筆,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製,要求非常嚴格,這種嚴格的質量要求,使得湖州的羊毫"絕技甲天下"。

明代以後,巨幅書法興起,羊毫成為制筆尤其大筆的重要原料。 這時的羊毛筆主要為 兼毫筆 ,形制能大能小 ,被形象地稱為"巨細筆"。 這時人們對於羊毫筆的態度也有了明顯改變 ,明代書法家、東林黨魁趙南星便說過:"草書時羊毛筆 ,自信天公不見遺。" 他曾手持特大羊毫,在長紙上揮灑 :"使二童捉兩頭,且飲且笑且書,一杯茶頃輒數百言。 情理既允,文彩復遒 ,用是內無廢歡,外無廢事"。這次創作,趙南星使用了一升多墨汁,可以想見當時他手中的羊毫筆形制有多巨大 。

羊毫筆的特點

能大能小是羊毫筆的特點, 其他兔毫 、狼毫由於長度的限制,都無法與羊毫筆相媲美。 特別是明代巨幅立軸的盛行,為羊毫筆提供了發揮的空間,很多書畫家在選擇羊毫時,都會定製不同規格的筆 。明代大奸臣嚴嵩也是個書法家,他就曾"特製大者二枝 ,大者三十枝 ,小者六十枝。 須令多著羊毛而以兔毫領之,在好不在多也"。嚴嵩選擇羊毫筆,強調以兔毫為引,羊毫為鋒,兔毫"在好不在多"說的是筆中兔毫要適量,要以羊毫為主,並非昂貴的兔毫越多越好。羊毛多便於蓄墨 ,摻入兔毫更可以增強彈性,兩者的優勢互補,使用時自然得心應手。雖然嚴嵩人品不行,但是從他選筆的要求來看,還真是個大行家。

羊毫筆並不是完全由羊毛一種毛製成的,而是由幾種動物的毛"兼毫"製作而成。 明 代使用羊毫筆的書家以董其昌為著。 可以說董其昌秀美空靈的書風,與羊毫筆的使用 是分不開的。董其昌的學生倪濤在記述師父作書時稱 :"用羊毫筆,其頭甚長,約一寸七八分,又略豐美,所謂毫毛茂茂 ,但筆尖瘦耳。此寫大書筆也。寫小措小行,或微雜紫毫,或竟用紫毫。若論匾額 ,亦用羊毫之大者,絕不用掠及豬毫。"

董其昌使用的羊毫筆,筆頭長度有五六釐米,所以他的立軸以及長卷大字作品都是用羊毫筆創作的。 董其昌的 《王維五絕詩》、《 行書女蘿繡石壁五言詩條幅》等等,無一不是用筆妍美軟媚, 風神蕭散自然。由於董其昌的成就極大,所以受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也將羊毫筆當作自己的主要書寫工具。

一支好的羊毫筆,對山羊毛的質量要求很高。什麼樣的山羊毛才符合制羊毫筆的標準呢?這與羊的性別和產地有關。一般來說,冬季氣溫越低,羊毛的質量越好;同樣條件下,母山羊的毛更為柔軟,質量也要優於公山羊。

在同一隻羊的身上,不同部位的羊毛質量也不同。一般來說,羊的頸後部和腿上的毛最佳,胸前和背部的毛質量較次,羊肚子上的毛質量最差。

中國書法界流傳一句話:"筆要軟 ,軟則遒;頭要長,長則靈"。因此用羊毫創作時, "不怕不正,不怕不著意把持 。浮淺恍惚之患,自然靜矣"。 羊毫筆柔中帶剛, 筆 頭收放自如,特別是在羊毫中摻入一點硬毫後, 便能達到"柔毛何意內含剛,恰與詞人寫錦囊。 放出晶芒高萬丈, 依然佛頂白毫光"的神奇效果。所以一隻好的羊毫筆並不 是完全用純羊毛這一種材料製成的,而是以羊毫為主、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兼毫筆。

從清代開始,湖州羊毫筆成為進貢皇室的貢品,這也極大刺激了湖州羊毫筆製造業的發展。太湖平原盛產羊毛,連乾隆皇帝都說湖州羊毫筆"鋒銳力勁,最便臨池",並寫下一首御製詩稱讚湖州羊毫筆:"誰把羊毫縛,吳興筆匠纏。齊名毛穎傳,合配薛濤箋。行草隨吾意,橫斜豈汝愆。縱教俱老禿,哪及我衰年"。在乾隆眼裡,湖州羊毫筆已是能與天下馳名的"宣筆"和"薛濤箋"相提並論的名筆,足見當時人們對湖州羊毫的喜愛。

總結

中國歷史上制筆的材料一直處於發展於變化之中,不同年代的書作品風格固然與時代有關,也和創作時的筆有著很大的關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書法固然與書寫者的功底分不開,但一枝優秀的筆,對書法繪畫作品來說,無疑有錦上添花之效果。所以歷代制筆匠人對毛筆的也是不斷改進 。 毛筆品種不斷增多,工藝也越來越先進,日趨完善和精美。今天的毛筆不僅是書畫創作的工具,也是供人鑑賞觀玩的藝術品。

相關焦點

  • 想寫好書法,該怎麼去挑選一支適合自己的毛筆?只需記住4個字
    羊毫1、 初學書法,該用什麼樣的毛筆合適?歷史上研究說王羲之的蘭亭序是用雞距筆寫的。其實呢,一支什麼樣的筆跟書法家的字寫得好不好,其實是沒有太大的關係的。為什麼呢?雞距筆但是,初學書法,根據你所挑選的臨摹碑帖來選擇毛筆,是比較關鍵的。比如學習顏真卿的《顏勤禮碑》,因為顏勤禮碑是顏真卿晚年楷書的巔峰之作,用筆老辣縱橫,筆畫對比強烈,楷書藝術氣息濃厚,橫細豎粗。
  • 筆造萬端傳千年:簡論毛筆的名稱及形制流變
    不同載體的文字實物記載、出土和流傳的呈現、歷代書畫家的品評都成為今天我們反觀毛筆名稱與形制發展演變的視角。在唐宋時期,也有很多著名的制筆名匠,如黃暉「雞距筆」。白居易《雞距筆賦》中說:「足之健兮有雞足,毛之勁兮有兔毛。就足之中,奮發者利距;在毛之內,秀出者長毫。」《漢書》顏師古註:「距,雞附足骨。」此時盛行的雞距筆,筆桿粗壯而短,筍尖式筆頭,鹿毫為柱心,麻紙裹住根,兔毫為外披,這是一種筆頭形似雞距的鋒短犀利的毛筆。
  • 國畫入門——毛筆的挑選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筆(毛筆) 一般剛入門畫國畫的小夥伴的在挑選毛筆的時候都會有點無所適從,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毛筆的分類常識,從而學著去挑選合適自己的毛筆。
  • 毛筆總是別人手中的好,一篇能說清毛筆的文章,供書法愛好者收藏
    但追求實用、追求美是我們人類的天性,尤其是我們漢民族,就這麼簡單的毛筆從古至今發展成了各種各樣的工藝,才有了我們現如今市場上看到的各式各樣的毛筆。毛筆的分類自古就五花八門,說有幾十上百種一點都不誇張,但萬變不離其中。毛筆有「三義」、「四德」、「五善」之說。「三義」即「精、純、美」。
  • 文人收藏之中國毛筆的千年歷史,滿滿的全是乾貨!
    在我國有一種傳統的說法,認為毛筆是秦時蒙恬創造的,蒙恬可能對於毛筆的製作有所改進,但怎樣改進的也沒有記載。秦時始用兔毫竹管而有"筆"的名稱。這種用兩種不同硬度的毛製成的筆,能剛柔相濟,便於書寫,實為一大進步。
  • 文房四寶之一:毛筆的種類及選擇方法
    中國的毛筆種類繁多,不同的書與畫,對毛筆的軟硬、筆毫有不同要求。硬毫筆       硬毫筆的筆毛彈性較大,常見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須、石獾毫、山馬毫、豬鬃等。       兔毫筆。兔毫筆歷史悠久,在長沙出土的戰國筆就是用兔毫製成的。它是將筆幹一頭劈開數片,把筆頭插入後再用絲線緊扎而成。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兩種。
  • 曉舟文房:毛筆分類及初學者該怎麼選購毛筆?
    硬性:兔毫、鼠毫、鹿毫、狼毫軟性:羊毫、雞毫中性:羊兼毫、羊狼兼初學者可以選擇羊毫或者是兼毫。◇ 篆書毛筆:羊毫毛筆來書寫,尤其長鋒羊毫或長鋒兼毫更能臻於至善境界。◇ 隸書毛筆:隸書大多為逆鋒起筆,所以用羊毫毛筆或兼毫毛筆來書寫較易表達。◇ 楷書毛筆:楷書用筆較行草來說,運筆緩慢,所以筆的彈力就會十分關鍵。
  • 你的書法毛筆,買對了嗎?
    你的書法毛筆,買對了嗎?近期在某短視頻平臺,看到一位書法大師書寫作品的視頻非常火,書寫時那揮筆自如的瀟灑,如行雲流水,又激起無數人對書法的興趣愛好,但是對於新手來說,選好一支毛筆非常重要,今天辰煜和大家聊聊,如何選一支適合初學者的毛筆?使用毛筆時需要注意哪些日常保養?
  • 選擇毛筆的學問 從「欺軟怕硬」到「軟硬兼施」
    對於初學者來說,如何選擇毛筆是一門學問。很多人反應在網上買了些很貴的毛筆,卻感覺不好寫。這可能並不是毛筆不好用,而是你選錯了。軟毫:常見的軟毫是羊毫、其次還有胎毛筆、雞毫等。羊毫筆儲墨量大,便於鋪毫,寫出比較豐腴的線條。缺點是彈性不夠,用力按壓,筆鋒便趴下去,彈不起來。羊毫筆多用於繪畫,如果一定要用羊毫寫書法,可以寫一些偏豐腴的行草書,如蘇軾、王鐸等。
  • 練字選毛筆的痛苦你經歷過多少?
    首先,要介紹一下毛筆的結構,毛筆分為筆頭(現在大部分毛筆筆頭都是無心散卓筆,就是把筆頭材料按比例混合梳均勻,然後摘取粗細合適的一撮毛,叫筆柱,外邊在加一層薄薄的外披,批毛一般比筆柱短一點點,具體多少,筆頭大小不一樣,也會不一樣。),筆桿,筆頭從頭到尾也可以分為筆尖,筆肚,筆根。其次是毛筆的分類。
  • 學書法,怎樣選好一支毛筆
    那如何選擇一支比較好的毛筆呢? 要想寫好字,肯定要選一支好毛筆,選毛筆也是有學問的,下面談一談選好毛筆的重要性。 毛筆「四德」 毛就是毛筆,是用動物的毛製成的。毛筆有「四德」之說,明朝屠隆《考盤餘事》中說:「制筆之法,以齊、尖、圓、健為四德。」
  • 古代書家與毛筆:從王羲之的鼠須筆到趙孟頫的湖筆
    這種硬毫筆據說就是雞距筆。關於這種筆,白居易專門寫了一篇《雞距筆賦》:「足之健兮有雞足,毛之勁兮有兔毛。就足之中,奮發者利距;在毛之內,秀出者長毫。合為乎筆,正得其要。象彼足距,曲盡其妙。圓而直,始造意於蒙恬;利而銛,終騁能於逸少……故不得兔毫,無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雞距,無以表入木之功。」
  • 硬筆書法一定要寫出毛筆的感覺嗎?它應該如何確定發展方向
    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因為書寫的工具不同,應該是各具風採,硬筆書法不必去追求書寫效果有毛筆書寫出的感覺,但是,書法的技巧方面是相通的,因此,硬筆書法可以借用毛筆書法的技巧來改進書寫。硬筆書法的特點是注重形質,主要體現在字型方面,而毛筆書法則是「唯筆軟而奇怪生焉」應該發揚毛筆的特性,因此,兩者各有所長,應該發揚各自的優點,以達到百花齊放的藝術效果。
  • 常見毛筆種類及特點解析
    毛筆是我們在寫毛筆字和作畫的時候常用的一種文房器物,市場上的毛筆種類不少,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在眾多的毛筆種類中,選出適合自己使用的呢?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不同的毛筆的特點都是什麼。一起來具體的看看吧~常見毛筆種類及特點解析軟毫——羊毫羊毫根據製作毛筆時使用的「毛的位置」的不同,又分為羊尾毫毛筆、乳羊毫毛筆、羊鬚毛筆等。不同品種的羊毛做成的毛筆,還分青羊毫、白羊毫、黑羊毫、黃羊毫等。
  • 毛筆種類有很多,孩子書法學不好,很有可能是毛筆沒選對
    毛筆的問題既是一門學問,又是書法愛好者必須了解的常識。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把字寫好,筆必須要好用。《書道拍案驚奇》的觀點:即便告訴你用什麼毛筆,你也不會挑選毛筆,什麼毛筆才是好毛筆,還得先簡單了解下毛筆常識。
  • 初學書法如何選擇毛筆,三種方法,教你選到合適的毛筆
    今天還是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學習書法的事情。大家既然想學習寫書法。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毛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毛筆按筆毛軟硬分為三種,兼毫筆,狼毫筆,羊毫筆大致分這三類。也可以按出鋒選筆,有提鬥筆,大楷筆,中楷筆,小楷筆等。但是這三類中又有許多細分。有長鋒狼毫筆。有小楷筆,有中楷筆。下面我們按照以下三種方式選擇毛筆。
  • 如何選擇一隻好的書法毛筆?
    先介紹一下選毛筆的基礎知識:1.毛筆按筆毫分為硬毫、軟毫、兼毫硬毫分狼毫(黃鼠狼毛)、紫毫(野兔毛)等,以硬獸毛製作。顏色棕黃,彈性好。軟毫即羊毫。兼毫,用兩種不同硬度的獸毛製成,如七紫三羊(紫毫夾羊毫)、白雲(羊毫夾狼毫)。顏色外白中棕,特性介於軟毫硬毫之間。
  • 如何細分毛筆的種類和用途? | 中華好字帖
    純羊毫毛筆的筆性較柔,除特別嘉好者,甚少人用來寫楷書,欲用羊毫毛筆寫楷書,必須功力足,運筆認真,才能達成效果。2、行書用筆      行書的運筆速度較快,有緩急的變化,筆劃的抑揚變化較多,筆順也稍改變,而筆劃由一筆進入另一筆時,往往以線連貫,僅具脈絡,而不清楚分界線。為了把握住字體的氣韻、高雅,除書家的用心外,選用的毛筆以狼毫毛筆較適宜,因其較宜把握住頓、挫、停、收、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