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果實上色,很多人考慮解決果實上色問題,但是對於使用不同上色產品後的後果沒有考慮那麼多,今天玖怡灃老師與大家說說不同著色產品對於果實上色後的影響問題:
對於果實著色產品,從營養方面說一般分為營養型著色肥與非營養型催紅劑,為什麼這麼叫呢,一種是通過營養調節植物的各種機能實現果實提前著色增甜的效果,一種是通過激素或調節劑的形式促進果實對花青苷的非自然形成,解決果皮上色的問題,但是果肉不同同時成熟。
前幾天有一個中晚熟克倫生葡萄用戶說,自己鄰居的葡萄8月初就上色了,自己的比他的晚了半個多月,現在自己的葡萄粉紅色很漂亮,鄰居的顏色暗紅色對於克倫生這個顏色是不值錢的,而且由於這幾天雨水問題,鄰居的部分葡萄出現了返青現象,自己的就沒事,而且自己的葡萄含糖量已經在18以上了,鄰居的吃起來還沒有什麼甜味。
為什麼同樣是克倫生差別這麼大呢?想必大家可以猜到,這位用戶採用的是營養型著色肥,鄰居的是使用的調節劑催紅劑,簡單總結一下他們的區別:
1、營養型著色肥:
上色雖然沒有調節劑類催紅劑上色快,但是上色相對均勻,顏色也會保持靚麗好看,不容易過了,而且在上色的同時也會伴隨著增甜,相對提高果實的品質更好。
2、營養型著色肥上色後相對比較穩定,不易出現返青現象,及時出現也是輕微的,後期還可以恢復,但是調節劑類催紅劑就不行了,後期會造成整體上色不好的影響,不容易恢復,口感相對也差,口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3、營養型的不易造成植物早衰,不易出現果實還沒有採摘葉子就沒有的情況。
怎麼樣其它的咱們不說,就上述三條您還敢使用激素類或調節劑類催紅劑嗎?有的人會說營養型的我們也想用,但是不知道哪個好,而且想找個與催紅劑類上色速度差不多的也不好找啊,今天玖怡灃老師給大家分享個這類的營養型葉面肥:
對於果實上色增甜的快慢與好壞,其實與植物營養的轉化及生長機能有關係,如果我們通過營養的調節促進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及上色需求營養的積累,相對就可以解決果實快速上色增甜的問題。
大家知道與果實上色增甜有關的營養是磷、鉀、硼、鈣、鎂等營養,但是磷、鉀、硼相對很關鍵,但是如果植物光合作用差,根系不好,他們不容易被果實快速吸收轉化,一旦轉化慢還容易抑制其它元素的吸收,這樣上色就更不好了。
但是有一種元素可以解決上述問題,那就是鈦元素,不僅可以促進磷鉀的吸收還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提高果實對營養的積累,還可以促進果實花青素的形成。
因此弱鹼性的鈦磷鉀葉面肥就是補充的營養型著色肥,怎麼做到弱鹼性的呢,那就是磷鉀配比做到450-650的含量配比,呈現出來的就是弱鹼性。
以上內容是玖怡灃老師總結而成,如有不對或想交流的也歡迎大家聯繫,玖怡灃農,益農多豐收!懂技術,懂產品,樂分享!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對於如何使用選擇營養型上色肥,來不得半點馬虎,玖怡灃老師僅提出自己的見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