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晉在《望湖亭記》裡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打扮也是很要緊的。
是「很要緊」,現在的人更看重一個人的著裝,從著裝上判斷一個人有沒有錢,有沒有身份,假如,你穿得很普通,去一家單位會被保安攔住;去一家公司談業務,會被認為沒實力,不和你談,不和你說更多的話。
即使是和你曾同窗的同學,他不知道你現在的實際情況,看到你穿著,猜到你「潦倒」,也會「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了」,他認為你和他不在一個層次上,和你拉開距離。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覺得你,還是那句話,沒錢,沒身份,他用不上你。
李立在大學的幾年表現一般。
同學們知道他的大概情況,家在某一個大城市附近的農村(類似上海浦東這樣)。也是個普通家庭。
這年是大學畢業後的第一次同學聚會。
同學在群上發了通知,他雖然不是班上的「熱點人物」,也想去去見見老同學。
算是找找校園時的回憶。
李立從學校出來,家庭雖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生活上仍然簡單,穿的是市場上買的幾十元的衣服,牛仔褲。
這次聚會,他就穿了這一身去了。
他以為同學都這麼多年不見了,見他應該熱情,可實際上大家看到他,上下打量,很冷淡。
他去看同學的打扮,有點兒明白了,人家穿的一看都是名牌,一個個襯的挺拔,靚麗,都像是「成功人物」。
再看自己,外表上確實有點差距。不過,李立不在乎這些,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
酒菜上來,同學開始聊天,有說自己剛從國外旅遊回來,有說自己買了車,有說獎金髮了1萬……
聚會,不是李立想像的美好,聊的這些他也不感興趣,可來了,走了不好看,他默默地坐那兒,吃著。
快結束,一個坐在他身邊的同學忽然對他有了興趣,手去摸他的衣服,就說:「兄弟,你這什麼牌子啊,沒聽說,這材質……市場上花幾十元買的吧。」
他說的話,估計很多同學都想說,他一笑,都笑了。
這笑很刺耳,都是嘲笑聲啊。
這不是看不起我嗎,李立抿了口酒,算是回擊,說:「我這一身是不值錢,讓你們見笑了,來參加聚會給你們抹黑了。」
然後說了句「凡爾賽話」:
我和你們不能比,不是出國,就是買車,我不行,家裡拆遷,給了我三套房,按一套房300萬算,也就1000萬,在家呆著沒事幹,找個工作,工資也就幾千元,圖個生活充實。
在座的同學聽過他的話,互相看了眼,臉紅,再也不說看不起他的話了。
青敢想說:
我們在社會上會見到這樣的人:
他或者抽很便宜的煙;他或者拿低端手機;他或者坐的是二手車……
他是「窮人」嗎,不是,他其實是真正的大老闆,「有錢人」。
這些人生活奉行的是低調,講究的是隨心。
如果以眼睛看到的,就去低看,假如你和這老闆有合作的機會,你的行為就會讓你失去了機會。
文中輕看李立,實際上李立已經是隱性的「千萬富翁」,嘲笑人家,不是可笑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