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目前筆電市場已被分為兩大陣營,一個追求強悍性能和舒適的遊戲體驗的遊戲本陣營,另一個則是甘願犧牲性能,希望獲得更長續航和便攜性的輕薄本陣營。不過,事實上在兩者之間其實夾雜著一小部分的用戶,他們希望能夠擁有一臺具備長續航和便攜性特點的筆電,同時遊戲體驗比傳統輕薄本更加出色,但在此前市面上並沒有出現這樣的產品。
不得不說,聯想非常懂得抓住用戶對於產品的痛點,並藉此推出相應的型號,而前面所提到的那一小部分用戶需求,現在終於得以實現,那就是筆者手中這臺聯想YOGA 14s。
為什麼說聯想YOGA 14s的遊戲體驗要比傳統輕薄本要更好?很大原因來源於它搭載了一塊90Hz刷新率的屏幕,這在之前的輕薄本市場上是相當罕見的。雖然不能與市面上那些動輒144Hz以上刷新率的遊戲本相提並論,但得益於高刷屏的加入,遊戲體驗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毫無疑問是要強過那些使用60Hz刷新率的競品。
當然,聯想YOGA 14s的屏幕素質也十分出色,同時超過了此前銷量火爆的小新Pro 13以及同期的YOGA 13s。首先是解析度提升到2.8K的新高度(2880x1800),並且諸如100% sRGB高色域覆蓋、16:10屏幕比例、萊茵低藍光認證等都得以保留。其次,這次聯想YOGA 14s的屏幕峰值亮度從之前型號的300nits提升到了400nits,因此在戶外強光下的屏幕可視性更好了。
外觀設計方面,今年的聯想YOGA 14s與YOGA 13s完全一致,依舊秉承近幾年聯想奠定的簡約風格。雖然官方未有說明,但筆者推斷聯想YOGA 14s與YOGA 13s在工藝方面也是相同的,略微磨砂的金屬質感給予整機很好的品質效果,不過兩者在顏色上略微有些不同,聯想YOGA 13s顏色稍微灰一點,而聯想YOGA 14s更篇藍一點。
另外,由於屏幕尺寸以及電池容量的增加,聯想YOGA 14s的重量相比聯想YOGA 13s稍微增加了一點,重量來到了1.38kg,厚度差距不明顯,但這個數據在同尺寸輕薄本裡依然屬於「非常輕薄便攜」的定義範疇。
這次聯想YOGA 14s在觸控板方面也有了提升,觸控面積相較上代增加了36.1%,加上表面的玻璃覆蓋,手指滑動操控非常跟手和過癮。鍵盤採用了全面優化的1.3mm鍵程,並且配有耐磨防汙鍵帽塗層,敲擊手感軟硬適中,反饋感明確,長時間辦公碼字的舒適度問題不大,夜晚使用也配有4擋背光供用戶選擇使用。
之前筆者體驗聯想YOGA 13s時,對標配的雙雷電4接口感到十分驚訝,而聯想YOGA 14s同樣也標配了雙雷電4接口,並且比聯想YOGA 13s更好的是,聯想YOGA 14s保留了一個USB Type-A接口。光是這一個接口就能決定你外出辦公時是否需要額外帶上一個接口擴展塢,不過筆者這裡還是建議那些準備購買聯想YOGA 14s的朋友,還是需要為它配一個藍牙滑鼠。
比較有意思的而是,聯想這次為YOGA 14s內置一塊軒轅AI智能晶片,它可以通過配合機器內的TOF傳感器和IR攝像頭,可以輕鬆實現更快更準的人臉識別以及人走自動鎖屏的功能,以及智能屏幕亮度調節和智能鍵盤背光調節等等。
前面也說到,聯想YOGA 14s的電池容量相比聯想YOGA 13s更高,容量達到了61Wh。根據官方說辭,1080P本體視頻播放時間約為21小時,續航基準測試約為17小時,日常辦公模擬約為11.8小時,即便是面對需要經常外出辦公的商務人士相信也是足以應付的。另外,聯想YOGA 14s也支持PD快充協議,1小時可充電約80%,因此在續航方面無需擔心。
下面筆者來說說聯想YOGA 14s的性能參數部分,CPU方面搭載了採用全新的Tiger Lake架構以及10nm製程的英特爾第11代酷睿處理器i5-1135G7。雖然核心數和線程數保持不變,依舊為四核心八線程配置,但經過筆者使用CINEBENCH R20和CPU-Z進行測試,單核和多核性能跑分相較上一代提升還是很明顯的。
內存和硬碟方面,與聯想YOGA 13s有所區別。聯想YOGA 14s並沒有搭載前者所使用的新一代PCIe Gen4固態硬碟和LPDDR4X-4266超高頻內存,但實測數據方面依舊不差,這裡筆者附上使用AIDA64測試的內存速度測試和AS SSD的硬碟速度測試。
顯卡部分,此次的聯想YOGA 14s使用的話英特爾全新的銳炬高性能集顯,但不排除未來聯想提供MX450獨顯版本上市。回到集顯上,英特爾強調這次的銳炬集顯可以媲美獨顯的性能。為了進行驗證,筆者使用了3DMark進行測試,有專門針對集顯測試的Sky Driver和Night Raid模式,也有難度較高的Time Spy和Fire Strike模式。
從跑分來看,銳炬集顯的性能確實不賴,那在實際遊戲中的情況又是如何呢?這裡筆者選擇了三款熱門網遊,分別是《英雄聯盟》、《守望先鋒》、《CS:GO》。聯想YOGA 14s在遊玩《英雄聯盟》和《守望先鋒》時的表現都很不錯,《英雄聯盟》2.8K解析度全開畫質下,泉水和單人對線在120~150fps之間,團戰可以穩定在100fps左右,而《守望先鋒》2.8K解析度高畫質下,平時可以穩定80~100fps,團戰在60~70fps之間。不過,不清楚是否是優化問題,《CS:GO》的遊戲體驗就沒前兩者理想,時常會出現短暫性的卡頓。
為了滿足高性能帶來的功耗釋放,聯想YOGA 14s內置雙熱管雙風扇散熱系統,以及一系列堆料般的散熱配套,看得出來聯想在這方面確實下了血本。
雖然聯想YOGA 14s與聯想YOGA 13s同使用相同的CPU,但在功耗釋放方面兩者並不相同。聯想YOGA 14s在單拷CPU模式下,CPU峰值功耗為28W,穩定值為22~24W左右,溫度控制在67~70°C,峰值為74°C,這些與聯想YOGA 13s大致相同。
不過,一旦切換至壓力較大的FPU模式就完全不同了,CPU峰值功耗來到了41W,穩定在38W左右,峰值溫度上升到了98°C,之後穩定在94~96°C,整體要比聯想YOGA 13s來得更加激進。
總結
不管是聯想YOGA 14s,還是聯想YOGA 13s,這兩臺機子在筆者看來都是目前輕薄本市場中強有力的競爭黑馬,也能從側面看出聯想近兩年對於產品的專注度和對「用戶到底需要什麼?」有了屬於自己準確的答案。由於兩者價格方面相近,肯定會有用戶糾結二者之間的選擇。聯想YOGA 13s在輕薄略佔小優,但如果你希望有更好的遊戲體驗,那麼擁有90Hz刷新屏的聯想YOGA 14s會更加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