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粉之友 閃極100W氮化鎵四口充電器體驗

2020-12-24 愛搞機

閃極 SHARGE S100 宣稱是市面上體積最小的 100W 四口充電器,7 月 18 日發布,3C1A,即 3 個 Type-C 口,1 個 USB-A 口,雙氮化鎵晶片,售價 289 元,前五天的首發價是 239 元。對於首發用戶,它就是性價比最高的 4 口百瓦氮化鎵產品,沒有之一。

PD/PPS 快充的普及,讓多口快充頭顯得越來越實用。一個充電頭解決手機、平板、筆記本、耳機、手環等各種數碼產品,可以極度簡化桌面的布線,還能順手省個排插。而在個四口快充頭實際能做成怎樣呢?

外觀與配件

閃極 SHARGE 是家 2020 年初成立的公司,剛拿到了李楠的投資,產品暫時只有 4 款:100W 數據線、65W、90W 和 100W 氮化鎵多口快充頭。 上圖左到右是 100W 數據線、90W 三口快充頭和這次體驗的 100W 四口快充頭。

閃極 100W 數據線,線長 1.5 米,雙頭 Type-C ,編織線,鋁合金頭,用料很足,線身偏硬。

有 E-marker 晶片,支持 USB 3.1 Gen2,可以 5A PPS 100W 充電。單賣 39.9,和充電頭湊單減 10 元,定價比大部分第三方的雙頭 C 口線良心多了。

我們手上這個閃極100W氮化鎵四口充電器,因為是 「發布會紀念版」,所以包裝誇張了點。

旅行版自帶3種轉接頭,直接加插在接口上使用。上圖左到右分別是英規(3 頭很粗壯的那種)、歐規(兩隻圓角)和澳規(只有兩隻斜角)。除了出國,澳規轉接頭還可以用來對付那些老舊鬆弛、根本掛不住充電器的插座。

閃極 S90 三口快充頭與 S100 四口快充頭對比。

內部結構

上圖是發布會時的官方拆解。快充頭裡用了雙氮化鎵 GaN,帶主動 PFC(穩定電流,降低紋波)。布局上也能發現,能單口上 100W 的 Type-C1/C2 明顯用料更猛,而功率只有 30W 的 Type-C3 和 USB-A 是一路的。最近的快充頭大多都是這樣的處理,真是 A 口沒人權啊。

順便對比一下閃極 90W 的三口快充頭。為了提升功率密度,90W 頭這邊把電路板拆成了好幾份放在側邊,上下都是散熱片,也難怪會比自家 100W 厚了。

大小與重量

三維 73*73*28mm,大小在 4 口產品裡算小了,和蘋果的 61W PD 頭差不多,比自家的 65W 3 口氮化鎵產品要大一圈,但稍微薄一些。因為是縱向布局,在常見的雙列排插上,S100 難免會佔用對面插座很大的空間。不過它都有 4 口輸出了,排插對面大部分情況都不需要再插其他東西了。

左下角是蘋果五福一安環保快充頭,左上角是 OPPO 的 50W 旺旺仙貝餅乾頭、倍思65W三口快充頭;中間是小米的 65W 頭(CDQ07ZM)、右邊是小米的古董 65W 頭和蘋果的 61W PD頭。

閃極的 90W 和 100W 氮化鎵頭,大小分別對應「體積控制較好的普通 60W 頭」和「體積控制很糟糕的 60W 頭」。

不過這個 228g 的重量,雖比接近瓦數的 MacBook 適配器輕不少,但也超過 iPhone 11 Pro Max 512GB,配合和超大杯手機接近的寬度,它還是適合呆在公司或家裡。出差通勤的話,還是咬咬牙將就一下帶 90W 或 65W 級別的產品比較舒服。

功率與兼容性

閃極 S100 的因為接口多、支持的快充規格多,直接導致功率輸出表非常複雜,排列組合的輸出規格大概如上圖:

Type-C1/C2 口都是 5A PPS 100W 的功率,雙口齊用 65W+30W;

Type-C3 和 USB-A 口是一路,最高30W。因為最高功率 100W,且優先供給 C1/C2 口,所以 3 口齊用的輸出會是 45W+30W+24W 或者 65W+15W(後面兩個口加起來才 15W);

四口齊用是 45W+30W+15W(後面兩個口加起來還是 15W)。

A 口沒人權的狀況,還影響到和它一路的 Type-C3 口,真是慘絕人寰。

協議方面,三路輸出(C3 和 A 口其實是共用一路)覆蓋了BC 1.2、APPLE 2.4A、三星 AFC(最高 24W)、華為 FCP/SCP(最高 25W) 、QC4+/QC 3.0/QC 2.0、PPS/PD(100W)等公開協議。沒有 OPPO 的 VOOC 授權(一加和 OPPO 設備只能走 PD)和最近兩年那堆手機廠的私有協議,第三方充電頭能做到的協議基本都全了。

PD 這邊,前兩個 Type-C 口都有 5A PPS 100W的能力,而和 A 口一路的 Type-C3 口輸出要低一些,最高 20V 1.5A。 3 路快充電路都可以支持到 20V 的規格,所以應急情況下,它能同時給 3 臺 MacBook/ PD 充電的筆記本供電,只是功率被卡在 45W+30W+24W 就是了。

給小米筆記本 Pro 充電可以跑到 65W 左右。

16 寸 MacBook Pro 滿電的情況下,多開幾個高清視頻的網頁,照樣得跑到 85W 以上。

實踐再一次證明,用 61W/65W 的充電頭給 16寸 MacBook 充電,是很浪費電池壽命的。操作稍微猛一點,電腦還會掉電,繼續消耗電池循環,相當尷尬。

上圖是一加8 和 Redmi K30 Pro。對於手機這邊,除了三星和華為能用上自家的協議,其他基本都是跑 PD。

實際能跑多高,主要得看機型本身對快充協議的支持力度,像黑鯊和三星這種支持 5A PPS 的,可以跑到 50W 和 45W 。K30 Pro 可以跑到 22W 左右,但像 iQOO 這邊幾臺機型都只能 10W,一加8 觸發的 5V 4A 也只有 16W 左右。真是沒想到,很多安卓手機用 PD 充電的待遇反而不如 iPhone。

對於 iPhone 和 iPad,可以做到盲插,iPhone 11 Pro Max 哪個接口都可以 23W 最高功率。

總結

對於大部分用戶,65-90W 的 3 口產品就夠了,這類型產品在體積、重量和價格都很「甜點級」。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入門用戶,設備眾多的玩家,或者是需要百瓦級 PD 充電的蘋果全家桶用戶,就需要 4 口甚至以上的快充頭了。

閃極 S100 氮化鎵 4 口快充頭的典型場景,是筆記本+手機+平板,再加個智能手錶/手環/耳機/備用機,可以一下子省掉 3 個充電頭,斷舍離,生活美滋滋。而且 PD 標準才是未來,能遇見的好多年裡,規格都不會落伍。因為 PD 充電時,蘋果設備比很多安卓旗艦功率都高,S100 給蘋果全家桶用倒是非常合適。

它最大的缺點是 C3 和 A 口這路供電只有 30W,且雙口齊用就只能 15W,極大削弱了這第 4 個口的實用性。就算只是接個耳機充電盒,也會導致 C3 口只剩不到 15W 的功率。

此外,可用功率「僅僅」只有 100W,對於 4 個口來說還不夠分。只要有任何一個口被佔用,單口最高輸出就剩 65W 了。65W 雖然能滿足大部分筆記本,但 16 英寸 MacBook Pro 這種就餵不飽了。所幸的是,除了筆記本,其他設備都不會長期佔用接口。

雖然還有餵不飽的情況,但 3C 1A、快充支持協議齊全,單口能上 100W,單單這 3 個點就值回 239 元的首發價了。至於功率密度、多口轉接、穩得出奇的電壓輸出,這些都算還不錯的「贈品」。

很多 90W 三口,甚至 65W 三口產品都快摸到 200 元了。對於設備多的用戶,239 元就能上 4 口百瓦頭,多剩下一個快充頭的錢去買辣椒醬,不香嗎?

相關焦點

  • 氮化鎵好不好用?ELECJET電友65W氮化鎵充電器
    最近幾年,「氮化鎵」這個新世代的半導體材料,慢慢成為市面上充電技術的重要概念,市面上主打這項技術的充電器也愈來愈多,不過為了更好的支援更多充電設備,單一輸出的充電器在實用度方面還是稍有不足,也因此也有更多同時支援多埠輸出的GaN充電器出現,而本篇文章要為大家介紹的「電友ELECJET GaN氮化鎵65W充電器」就是支援多埠輸出市面上的其中之一
  • 以一拖三,ELECJET電友65W氮化鎵充電器套裝,一款不發熱的充電頭
    對於氮化鎵充電器,之前也只是聽說有多麼多麼的牛,而經過親自體驗,真沒想到一個充電頭也有如此科技含量。這次試用產品的是ELECJET電友65W氮化鎵充電器套裝,這裡要感謝360眾測平臺提供的產品試用機會。ELECJET電友是一家專注於研發與銷售基於USB-C物理接口PD充電協議快充系列產品的品牌。
  • 多協議大功率小體積,電友65W 2C1A氮化鎵充電器評測
    126.3g,傳統三口65W充電器大概在150g左右。 並排放置後更加明顯,電友65W氮化鎵充電器體積約為蘋果61W的一半左右,並且電友還是三口輸出功率也更大
  • 市售35款65W左右氮化鎵充電器大搜羅
    2.徵拓(閃極、摩米士、閃魔) 徵拓這款和電友那款幾乎是同時期上市徵拓 S3 體積在目前的多口氮化鎵充電器裡應該算是最小的。後面的閃極、摩米士、閃魔換了外殼模具,體積大了一點,沒了充電指示燈,同時 PPS 協議也縮水成了普通的 3A,其他的基本沒變。
  • CES2020:Anker GaN系列三款新品氮化鎵充電器亮相
    作為全球極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科技盛會,CES 2020吸引了45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1200多家初創企業;淨展覽面積超過290萬平方英尺(26.9萬平方米);同時,據預計,本次將迎來超過17萬名行業觀眾,6000名媒體記者。在這裡,用戶將先人一步體驗到包括5G、移動互聯互通、人工智慧、區塊鏈、語音喚醒、智能助手等在內的前沿創新技術。
  • 拆解報告:Baseus倍思45W 雙C口氮化鎵充電器CCGAN45CC
    繼羅老師代言的65W 2C1A氮化鎵快充之後,倍思連續開發了多款氮化鎵快充,在45W功率級別,就推出了1A1C和雙C口兩款氮化鎵充電器,今天充電頭網就和大家分享倍思雙C口氮化鎵充電器的拆解。這款產品兩個接口支持全協議,單口最大支持盲插輸出45W,性能完全一致,十分方便,雙口輸出時為30W+18W。
  • 出門,一個充電器就夠了——米物甄妙65W氮化鎵充電器
    我一直都覺得生活在這個時代是幸運的,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極大地提升了各項生活的體驗。就拿每天都離不開的充電來說。最早,一個設備配一個充電器,連充電口都不一樣。後來,充電口逐漸同一,還有了多口充電器,出差時再也不用又是電腦充電器又是手機充電器,零零總總一大堆了。不過,早期的多口充電器大多體積不小,自身重量控制得也一般。
  • realme 65W氮化鎵充電器開賣,線充套裝169元
    3月19日零點realme官網上架了一款65W氮化鎵充電器套裝,他是realme X50 Pro上標配的65W SuperDart 超級閃充充電器,充電3分鐘播放100分鐘電影,擁有35分鐘即可充滿4200mAh電池的極速體驗。
  • 激進還是保守,倍思120W氮化鎵充電器體驗
    大功率充電器主要應用於筆記本電腦、大功率移動電源和多口同時充電等等。正常的輕薄本標配65瓦的充電器,而新款MacBook Pro電池容量高達100Wh,標配96W USB-C充電器,如果使用第三方小功率充電器,相信那充電體驗會相當的不爽。自用一款100W移動電源和聯想筆記本,移動電源平時也使用65W充電器充電,速度確實慢了一拍。隨著大功率充電需求越來越多,如何快速充電已經是目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 世界上最小的100W氮化鎵充電器上線眾籌
    圖片來源:HyperJuice 2月2日消息,國外廠商推出了名為HyperJuice的100W氮化鎵充電器,稱是世界上最小的100W氮化鎵充電器,整體僅有一盒撲克牌大小,其體積比目前的傳統充電器小50%。
  • 綠聯65W多口氮化鎵充電器開箱,3C1A兼容多協議,表現如何?
    從去年開始,各大廠商陸續推出65W乃至更高功率的氮化鎵充電器。充電器的體積變小了,不過如果遇上幾個設備都要充電的話,只有一個充電器還是不太夠用,所以多口充電器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今天要給大家測評的是綠聯最近推出的一款65W 3C1A四口氮化鎵充電器。
  • 多口+超大功率 倍思120W氮化鎵充電器引領快充時代
    怎樣才能在保障大功率的前提下又確保充電器不至於增大呢?在這樣的背景下,氮化鎵充電器就應運而生了。現在,國內知名的手機廠商都開始採用氮化鎵充電器。氮化鎵充電器也就是採用了氮化鎵作為材料製成的充電器。氮化鎵,化學式GaN,英文名稱Gallium nitride,是氮和鎵的化合物。
  • 告別雜亂的充電頭,綠聯3C1A氮化鎵充電器讓生活更高效
    隨著GaN氮化鎵技術在充電器應用上的成熟,除了手機廠商外,各大配件廠商也紛紛投身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有UGREEN綠聯。繼推出單口氮化鎵充電器後,綠聯根據用戶需求和市場情況,又推出一款3C1A的四口氮化鎵充電器,功率最大支持65W。
  • APE隆佳展聯合英諾賽科推出全新超薄68W雙C口氮化鎵充電器
    年初進一步發布105W 2C1A超小型GaNPower氮化鎵充電器,在短時間內也取得全世界安規認證(cTUVus、PSE、FCC、ROHS、BSMI),並且對各家氮化鎵IC的特性已充分了解及應用。 現APE又即將發布68W 雙C口超薄氮化鎵快充充電器,厚度僅有17mm,APE率先掌握了超薄68W雙C口氮化鎵充電器製造工藝,並且轉換效率高達93%,而目前一般的超薄充電器效率只能做到90%左右。因此APE超薄68W 雙C口超薄氮化鎵快充溫度更低,更安全可靠。 為什麼APE要發布超薄氮化鎵充電器?
  • 拆解報告:良值40W氮化鎵USB PD快充充電器
    購買了Switch的用戶應該都深有體會,Switch的原裝充電器個頭實在是太大了,攜帶外出十分不便。而且Switch支持15V2.6A充電,在兼容性上也比較挑充電器,縱觀市場上各大品牌充電器,能夠完美支持讓Switch全速充電的少之又少。
  • 橫評訴值|哪一款氮化鎵 65W PD 充電器能伴你走天下?
    綠聯 PD 66W 氮化鎵充電器雙口 2C119 元 綠聯 PD 65W 氮化鎵充電器四口 4C149 元 綠聯 PD 65W 氮化鎵充電器四口 3C 1A149 元
  • 拆解報告:ANKER安克60W 1A1C氮化鎵充電器A2322
    GaN氮化鎵充電器以其更快充電更小體積的優秀性能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理所當然的也就成了各商家的必爭之地。最近充電頭網拿到了ANKER安克一款氮化鎵充電器A2322,這款充電器配有1A1C雙輸出接口,並且A口最大輸出功率15W,C口最大輸出功率45W,總輸出60W,可以滿足日常快充需求。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這款充電器的拆解,看看裡面用料如何。
  • 閃極GaN 100W 四口快充頭,讓「一充多用」一步到位
    這次聊聊來自 Sharge 閃極科技的 100W GaN 四口快充頭。作為市面上罕見的高配置,它的單口最高功率直接邁向 100W,其中 C3 口和 A 口共用一路快充,三口同時使用也可以達到 50W + 30W + 30W,也就是 110W 的總輸出功率,足以滿足絕大多數筆電的充電需求。
  • 拆解:京東京造65W氮化鎵充電器
    京東京造的這款65W氮化鎵充電器配有1A1C兩個輸出接口,目前的主流快充協議基本都支持,1A1C兩個輸出接口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65W和30W,雙口同時輸出63W,可以滿足市面上大多數電子產品的快充需求。Jdxednc
  • 拆解報告:Mcdodo麥多多2C1A 65W氮化鎵充電器
    最近Mcdodo麥多多也推出了一款65W氮化鎵快充充電器,這款產品配備目前熱門的2C1A三個接口,其中兩個C口最大輸出分別是65W和30W,A口最大輸出30W,此外這款充電器支持市面上的主流快充協議,電壓檔位齊全,可以滿足多種電子設備同時充電需求。下面充電頭網就對這款產品進行拆解,一起來看看其內部用料做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