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一些漫畫行業的知識和信息,我老是收到各種提問,大多是一些諸如版權、籤約、交稅等等的基礎問題,實在沒有心情一一回復,索性寫一篇文章講清楚這些問題,節約大家時間,好好搞創作去吧。
本文講了漫畫市場角色、合作形式、平臺商業模式、公司商業模式、工作室形態、收入、版權、分工、投稿、工作地點、工作環境共11個板塊,如有未盡之處,歡迎留言補充。
漫畫市場角色
個人作者、漫畫內容公司、漫畫平臺三者關係如上圖所示,個人作者或漫畫內容公司創作出漫畫,漫畫平臺選擇其中優秀的進行籤約,發布在平臺上,並支付相應的稿費。
漫畫內容公司本質上也是由一群個人作者組成,通過分工合作,使創作變得更有效率,爭取更大的整體利益。
合作形式
個人作者籤約漫畫平臺屬於勞務輸出,需要繳納約16%左右(每個平臺都不太一樣)的勞務稅,大多數漫畫平臺給的稿費都是指稅前,需要扣除掉相關稅費,再支付給作者。
個人加入漫畫內容公司屬於僱傭關係,雙方籤訂勞動合同。
除此之外,漫畫平臺和漫畫內容公司都有可能與個人作者籤訂經紀合約,年限通常是3年、5年或10年,公司為作者提供商務、運營等服務,而作者在規定年限內所創作出的漫畫、插畫等作品只能由該公司獨家代理。經紀合約對作者有一定的人身束縛,但束縛有強有弱,具體由雙方協商。
漫畫平臺商業模式
除了少數例外,漫畫內容公司和個人作者都依附於漫畫平臺。漫畫平臺聚集了用戶和漫畫作品,通過付費閱讀、版權出售、衍生品出售等方式獲取收入。
參考視頻、小說等領域的發展狀況來看,付費閱讀(觀看)應該是平臺主要收入來源,其他形式只是補充,但國內漫畫讀者尚未養成普遍的付費習慣,導致國漫行業還沒有形成完全健康的商業模式。
漫畫內容公司商業模式
漫畫內容公司組織人員進行漫畫創作,從漫畫平臺獲取稿費,扣除支付給員工的工資和經營成本以後,剩餘的作為自己的利潤,除此之外還可能獲得作品版權分成、衍生品售賣等收入——以上是大多數漫畫內容公司的商業模式,但幕星社、森雨、燃也等少數公司例外,本文不予詳述。
個人作者可以直接籤約漫畫平臺,但很多人還是選擇加入漫畫內容公司的原因在於:國漫以彩漫為主流,更新頻率通常是周更或周雙更,個人作者難以獨自應付這樣的工作量,所以需要團隊協作。
個人作者可以期望從漫畫內容公司得到的服務包括:底薪、助手、商務、運營、社保、行業知識與信息、場地和繪畫工具等等。
工作室的形態
漫畫工作室有三種形態,第一種就是公司,只是規模較小,對外謙稱工作室。之前說的個人漫畫作者需繳納16%的稅,而漫畫公司只需繳納3%的稅,看似很划算,但公司有其他成本,比如需要僱傭財務人員,需要開設企業帳戶,需要開發票,偶爾需要應付行政或審計檢查,而且公司的錢通過工資形式支付給個人時,超過5000的部分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此外在一些城市,註冊公司需要存一筆保證金。綜合比較下來,對於個人作者其實節省不了多少錢,而且註冊公司容易但註銷難,所以不建議個人作者註冊公司,如果是兩人以上,且有穩定的項目來源,可以考慮註冊公司。
第二種是未經註冊的工作室,只是一種稱呼,只要是在一間房子裡工作,從1個人到N個人,都可以自稱是工作室,大家湊在一起共享一些資源,如工作場地、助手、食宿等等,這種工作室形態比較自由,但容易出財務糾紛。
介於公司和未註冊的工作室之間的,是註冊工作室。工作室相當於個體戶,與公司的差別可以自行百度,就漫畫工作室來說,主要差別有兩點:1.公司需為員工繳納社保,工作室不需要;2.公司的股東只承擔有限責任,工作室經營者需承擔無限責任。
現在有些城市的稅務局推出app,個人可以在上面開電子發票,也只需3%的稅,年底去申報一下個人所得稅即可。具體操作一要諮詢當地稅務局,二要諮詢客戶是否接受電子發票。
收入
根據作品質量和作者咖位的不同,頁漫稿費大概在300~800/頁之間,條漫大概在50~150/頁之間,不過今年行情不太好,稿費普遍比往年有所降低。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個人作者從開始籌劃作品,到投稿,到籤約,到作品上線,到領到第一筆稿費,通常需要3個月到半年左右的周期;如果不順利的話,要麼被拒稿,作者籌劃新作品,再走一遍這個周期;或者在投稿和籤約之間增加個改稿階段,改稿階段可長可短,長的也要三五個月。因為熬不過沒收入的籌備期,很多漫畫作者只能選擇加入公司。
如果是在漫畫公司工作,收入就不好說了,月入2000~20000的我都見過,跟所在城市、自身能力和所在公司的薪酬制度都有關係。北上廣深杭會比其他城市的工資更高一些;自身能力越強、崗位越不可替代,工資也會越高;公司的薪酬制度則沒有定論,有固定薪酬的,有底薪加提成的,也有純按工作量計件的。
分工
一些同學不會畫漫畫,但還是想做漫畫相關的工作,這當然是可以的。產出一部漫畫大體需要以下幾個步驟的分工:劇本——草分——精草——線稿——場景——上色——特效,但大部分公司沒有分得這麼細,往往是一人身兼幾職。其中負責精草的通常被稱為主筆,負責劇本稱為編劇,其餘部分都稱為助理。助理中以上色助理的角色較為重要,一些公司會把上色小組獨立出來。一些公司的場景甚至人物都採用建模,所以還會有模型師。
漫畫公司的人員通常有:主筆、助理、編劇、編輯,規模大些的還會有運營、版權商務、財務、法務、人事、行政等部門,漫畫平臺的部門就更多了,往往還有技術部。
其中比較有漫畫特色的職位是編輯,好的漫畫編輯能夠在劇情、分鏡、畫風等多方面為作者提供良好且合理的建議,並在運營層面幫助漫畫達到更好的成績。
版權
在漫畫領域跟著作權是一個意思,主要是指漫畫及其附屬人設、立繪等要素的使用,以及改編影視、動畫、遊戲和出衍生品的權力。
個人作者要想發布漫畫,與平臺和公司的合作方式有以下幾種:
漫畫平臺獨家籤約,平臺支付稿費及約定的其他分成,給予作品相對較好的推廣資源,版權授予平臺5到10年,但平臺有優先續約權。
不籤約全平臺發布,平臺不支付稿費,僅支付約定的付費收入分成,僅給予作品很少的推廣資源——除非作品質量非常優秀或作者本人人脈廣闊——版權歸屬作者本人。另有不籤約但在某平臺獨家發布的形式,版權也歸屬作者本人,但該獨家平臺會給作品更好一些的推廣資源。
在公司裡創作漫畫,公司支付作者工資,作品版權歸屬公司,公司可選擇與漫畫平臺獨家籤約或是不籤約全平臺發布,如果是前者,版權會由公司轉移給漫畫平臺。
個人作者既想拿稿費,又想要平臺推廣資源,還想握著版權,這是不現實的;漫畫平臺付出了稿費成本和推廣資源,需要獲得作品版權作為回報,是合理的。但是有一種風險在於,作品連載一段時間後成績不佳遭到腰斬,平臺事實上已經不要這部作品了,卻又握著版權,使作者不能繼續畫下去。
另外還有一種極端情況,如果平臺倒閉,作者是可以拿回自己作品版權的,大角蟲平臺倒閉後,已有作者收回了版權,但具體如何操作需要去諮詢律師。
投稿
漫畫投稿有三種方式,一是聯繫漫畫平臺的編輯,將稿子發給編輯;二是每個平臺都會在官網或官博掛出投稿郵箱,可直接將漫畫打包投遞到郵箱裡,如果平臺有意向,會有人來聯繫你;三是直接把漫畫上傳到平臺上,如果漫畫質量和人氣都不錯,也會有編輯來聯繫你籤約,不過這種方式我只在有妖氣和騰訊動漫看到過案例。
投稿後一般一周左右能有答覆,有的平臺可能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會開一次評審會,回復周期會相應延長。
工作地點
中國漫畫人口的中心在北京和杭州。北京的優勢是平臺多,求職就業相對方便;杭州漫畫公司和漫畫家都很多,國內人氣最高的幾個漫畫家基本都在杭州。
除了北京和杭州之外,上海、天津、廣州、成都、武漢等地的漫畫發展水平大體上差不多。
另有很多作者在老家三四五六線城市畫畫,通過網絡接稿,優勢是生活成本較低壓力也較小,劣勢是缺乏行業信息和人脈資源。
無論是漫畫作者還是編輯、編劇等,早期都建議在大城市大公司學習積累一段時間,再考慮生活層面的安定。
工作環境
在公司裡畫漫畫的作者,大體上跟其他職場人沒什麼差別,但很多作者是在家裡或自租的房子裡畫漫畫的,最大的問題是作息不規律,這本身就比較傷身體。並且因為彼此的作息都不一致,導致劇本、主筆、助理的對接往往不那麼順暢,造成負面情緒,加上截稿日帶來的心理壓力,所以很多漫畫作者說自己頭髮掉得厲害,真不是開玩笑。
為了排解壓力,絕大多數在家工作的漫畫作者都會養寵物,首選是貓,其次是狗,其他養倉鼠、鸚鵡、龍貓、松鼠等等的都有。另有很多漫畫作者其實是夫妻檔或情侶檔,在漫畫行業裡有個彼此支持的另一半能化解不少壓力,但缺點是一旦行業不景氣,一家人的生活就會陷入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