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發現古裝宮鬥劇真的是細節決定成敗,之前小編出了一篇,但卻遠遠不止那些細節,今天咱們繼續盤點下去,讓大家徹徹底底了解《如懿傳》這部作品的經典之處。
珠花之謎:在《如懿傳》30多集當中皇帝給各宮獻上珠花,每個人的珠花都不同,如懿是玫瑰,皇后是佛手花……雖然都不同,但每個珠花的花語卻是和每個人的性格相輔相成,並且這個珠花也為劇情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如懿的玫瑰:一是體現了如懿正直的性格,二是包含了皇帝與如懿之間的愛。而後來如懿的珠花丟了,在尋找途中意外得知皇帝對意歡下藥,為了防止太后的勢力,這就是為了下文埋下了伏筆,如懿從此知道了皇帝的陰暗面。皇后的佛手花:表現了皇后的端莊賢惠,溫婉大氣。純妃的繡球花代表子嗣延綿不斷,多子多福,繡球花的丟失就為下文埋下了伏筆,說明了福氣正在漸漸遠離純妃。
2.因果報應: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在《如懿傳》中是有因果報應的,俗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皇后害的高貴妃和如懿遲遲沒有身孕,結果她的兩個皇子也夭折了;嘉妃陷害惢心,使之弄斷了左腿,她的皇子從馬上摔下摔斷了腿,當然嘉妃不止這一點,她是個聰明人,在背後設計了很多的陷阱和陰謀,自己從中逃脫,結果還是應了那句話,時候到了她的報應就來了;令妃謀害兩個皇子,結果自己的親身骨肉也離開人世。看來古人說的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你所做的錯事當時認為逃過一劫,但其實你的懲罰還在後面,到時候排著隊來找你。
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金玉妍離世後,如懿捻了一片羽毛投入到火爐中,為什麼鏡頭拍了這一細節呢?其實這一鏡頭真的是很經典,有些人說蘊含著如懿揭發她就如扔掉一片羽毛那麼簡單及隨意,但小編不這麼認為,小編覺得她的離世有些許悲涼和憐憫,她這一生就如同隨風飄動的羽毛一般沒有依靠,她以皇子為信念,但皇子誤會了她;她以家族為榮耀和堅強的後盾,但家族卻拋棄了她,這可能是最擊中她心靈的一點,當如懿告訴她母族拋棄了她,她整個人都是崩潰和無法相信的狀態,她喪失了所有本該有的東西。不過如此可憐的她也是死不足惜,無惡不作的時候為什麼不想想今天的場景。後宮女人哪一個不是羽毛般的生存,最終香消玉殞。
4.如懿出冷宮的之後並沒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城樓,在城樓上站了許久,有人就開始猜想如懿的心思,大家有沒有記得兩人第一集就在城樓上說話,為什麼當時的弘曆就知道她在那裡,那如他們的根據地一般,當時的弘曆還說「不管怎樣,我都會護你周全」,如今卻是物是人非。